【明報專訊】香港每年逾77,000人次因心臟病送院,當中以冠心病最多,2016年住院病人達32,800人次。尤其在冬天,心臟病發率特別高。
勿輕信宣傳——坊間不少保健產品標榜「護心」、「降三高」,消費者不要輕信產品標籤,要注意當中的成分是否適用。(LIgorko、Hendra Su@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
不少人選購心臟保健產品,坊間產品多以「護心」、「心丹」、「降三高」、「淨血」、「清血」等作賣點,當中紅麴、三七(田七)和納豆是較常見的成分。到底它們有什麼功效?是否適合心臟病患者服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分別為全球第一、二號殺手。香港衛生署2017年公布人口健康調查結果,訪問了約12,000名市民,發現在15至84歲的人口當中,高膽固醇患病率為49.5%,至於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患有至少一種的人更接近六成;又推算在未來10年,每1000名30至74歲的人士中,逾100人會患上心血管疾病。相信大家都不想成為其中一分子,有人會多做運動、調節飲食,亦有人會服用保健產品。
非人人啱——患有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士是否適合服用保健產品?(Pamela Moore@iStockphoto)
常見成分——三七、納豆與紅麴為心臟或血管健康產品的常見成分。(李祖怡攝)
成分含量不清晰 只有簡單警告字句
然而,該些保健產品包裝上大多只有簡單的警告字句,如「孕婦、小孩忌食」、「如同時服食西藥,請諮詢醫生」,甚至不作提醒。那麼患有心臟病、「三高」人士是否適合食用?
大家考慮服用這些保健品時,勿單看包裝宣傳,最重要睇清當中成分,了解是否適合自己。記者在一間連鎖藥房內,找到18款與心臟或心血管健康有關的保健產品出售,當中8款含有三七、納豆或/及紅麴成分。請來中醫師、心臟科醫生和營養師拆解。
張群湘(資料圖片)
紅麴:
或含莫那可林K 與降膽固醇藥相互作用
不少心臟或心血管保健產品,都標明含「紅麴粉末」、「紅麴米粉末」、「紅麴」或「紅麴萃取物」成分。在中醫角度來說,紅麴有助降膽固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張群湘指出,「《本草綱目》記載紅麴有活血、健脾功效,而現代研究就發現紅麴可降低膽固醇,減少血液稠度,達至活血的作用。因為當血液中的膽固醇高,容易使血液的稠度增加,導致有瘀」。
2017年網上曾誤傳:「紅米早已在1998年被美國禁售,雖然可降膽固醇,但會損害肝功能。」註冊營養師李振洋引述食物安全中心資料,其實是網民將「紅米」與「紅麴米」混淆。紅米是糙米的一種,外層為紅色的麩皮;紅麴米則是由熟米經過紅麴菌屬真菌發酵而成,發酵過程中可能產生不同的色素及化學物質,例如莫那可林K(Monacolin K)。
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解釋,一些紅麴產品含有莫那可林K,它與降膽固醇藥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活性成分在化學上相同,或會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亦可引起與洛伐他汀相同類型的副作用。他提醒,由於紅麴可能與他汀類藥物具有相同副作用,因此不建議正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進食紅麴補充劑;另外,正在懷孕、計劃懷孕或餵哺母乳者,亦應避免服食。
市面上某款聲稱有助穩定膽固醇、血脂、血糖、血壓的保健產品,成分表明「含標準化莫那可林K」,但僅註明「孕婦、哺乳婦女及12歲以下人士,服用前請先諮詢醫生」。「消費者無法知道紅麴產品中存有多少莫那可林K,標籤上通常僅表明紅麴的含量,而非莫那可林K的分量。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經確定含有超過微量莫納可林K的紅麴產品是未經批准的新藥,不能作為膳食補充劑合法銷售。」麥耀光說。
李振洋補充,「煮食用的紅麴類產品,例如紅糟和南乳,通常只含小量或不含莫納可林K,因此沒有什麼特別功效和副作用。但紅麴補充劑上的營養標籤沒有註明含量,其實是『買大細』,不知道當中有沒有莫那可林K」。一般消費者不知道它與他汀類藥物的相互作用,購買紅麴類保健產品便要多加小心,應先諮詢專家意見。
三七:
活血化瘀 或與抗凝血藥相冲
三七又名田七,在中藥裏歸類為止血藥,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張群湘表示,「三七既可止血,又可活血。所謂『止血不留瘀』,止血之餘,不會將瘀血留在體內,引致痛症。有血瘀的話,則可以活血化瘀。」三七可用於治療出血症,例如胃出血、大小便出血、月經崩漏。「現代研究發現,三七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數量,縮短凝血時間,有助止血。」張群湘補充,三七止血作用適合用於血瘀引起的出血,但血虛及血熱引起的出血,則需要三七配伍其他中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又提醒孕婦不宜服用,以免出血動胎氣。
張群湘說:「活血化瘀相當於西醫所說的『通血管』,三七有助通血管,改善心臟功能,可用於血壓高、冠心病患者。但正服用華法林(Warfarin)、阿士匹靈(Aspirin)的人士,應避免同時服食三七,畢竟三七有活血的作用。」冠心病乃中醫診斷的胸痹心痛,患者可能有氣虛、血虛、陽虛、血瘀、痰濕或氣滯等徵狀,因此用藥須中醫師斷症。三七並非適用於所有心臟病人,要視乎體質等因素。
麥耀光補充,抗凝血藥如華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s,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用於預防靜脈血栓、心房顫動,患者服藥期間不建議進食含三七成分的保健產品。另外,華法林容易與食物相冲,患者須避免吃深綠色蔬菜,因其維他命K含量高,會影響華法林效用。心臟科專科醫生蘇睿智補充,華法林能延長血液凝固的時間,而凝血過程中需要凝血因子,部分凝血因子的效用需要維他命K活化。與華法林相比,新一代抗凝血藥物與大多數食品或藥物無相互作用。
納豆:
功效待研究 同服緩慢凝血藥增瘀傷
另一款保健產品成分顯示,同時含有三七萃取物、紅麴米粉末和納豆萃取物,聲稱能保持血管暢通、溶解血管廢物。李振洋表示,「納豆是經發酵的大豆,發酵過程中產生納豆激酶(Nattokinase),據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2005年的一份期刊,當中的纖溶酶(Fibrinolytic enzyme)能溶解形成血栓的纖維蛋白網狀聚合物,其他大豆類發酵食物如豆豉和韓國大醬,亦有類似的酶」。
納豆一直被用作心臟和血管疾病的民間療法,有人認為納豆激酶能使血液變薄,並有助打破血栓,預防由血栓引起的心臟病。麥耀光認為,「效果非常和緩,遠遠不及西藥……納豆只是健康食物,可以每天食用,但不要對納豆激酶補充劑抱有很高的期望,其功效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目前沒有確實的數據證明納豆激酶可作為口服藥物。另外,根據2017年美國臨牀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報告指,進食普通豆類食物或納豆,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沒有直接關係。」李振洋續指,納豆激酶或可減少血液凝固,因此同時服用納豆激酶及緩慢凝血的藥物,如阿士匹靈、華法林、氯吡格雷(Clopidogrel),可能會加大藥效,增加瘀傷和出血的風險,容易流血不止。
李振洋(受訪者提供)
麥耀光(資料圖片)
蘇睿智(資料圖片)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