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要識】疲倦分兩種 身攰?心攰?調理要分明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香港打工仔慘過做牛,捱更抵夜,常常喊「攰」。疲倦,在中醫角度看多屬虛症,因氣虛、血虛、腎虛或心脾兩虛所致。趁着冬天進補季節,以人參補氣、當歸補血,就能驅走疲倦嗎?其實,今時今日,「攰」普遍有兩種意思,一個是軀體方面的疲勞,另一個是精神情緒方面的疲勞,需要了解不同情况,才能對症下藥。

臨牀上不少病人求診時訴說「很易疲勞」、「沒精神」、「不夠氣」,希望調理身體,解決「攰」。每當遇到這些病人,我都會再探問:「到底你所指的疲倦,是指體力不繼?還是常常感到沒精打采、想睡覺?」

體力疲勞:四肢軟弱 脈細弱無力

身體疲勞徵狀包括四肢軟弱、全身力量減退、容易氣促、說話時聲音細弱無力。而每當稍為進行需要消耗體力的活動或運動時,便會感到體力不支,難以適應,出現像頭暈眼花、胸悶氣喘等不適。除此之外,身體比較容易疲勞的人,其面色通常比較蒼白,平日較不好動、怕冷、容易出汗、易患感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同時舌色淡、舌體腫脹、脈細弱無力等,都反映身體機能欠佳。

精神疲勞:沒精打采 提不起勁

至於精神情緒的疲勞,患者會經常沒精打采,做事提不起勁,好像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整個人經常感到昏昏沉沉,什麼事都不想做而只想睡覺,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亦出現健忘,行為退縮逃避或思想負面等。

無論是身體或精神的疲勞,中醫都需要根據患者全身的徵狀表現,四診合參,綜合辨證。容易疲勞,多屬虛證,如中醫的氣虛證、血虛證、心脾兩虛證、腎虛證等,皆能使人疲勞,治療對策各有不同。但疲勞也不等於一定是體虛而需要進補,例如在氣血不運或痰濕積聚的情况下,由於會影響體內氣血的輸佈,令臟腑無法得到足夠的氣血滋養,也可使人出現疲勞的問題。這些屬於「實證」或「虛實夾雜」的疲勞,必須攻補兼施,不能一味補益。

審視生活作息 放鬆減壓

要藉中醫治療改善容易疲勞的問題,必須審證辨治,對症下藥,還要配合養生調攝。短暫提神的方法例如喝濃茶、飲咖啡,或飲用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只能作為應急之用,不能視為長遠解決疲勞的方法。

容易疲勞者,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作息安排,妥善分配時間,使自己有足夠的睡眠休息(成人建議每天應有7至8小時睡眠),並積極養成運動習慣以強健體魄。平時感到壓力大者,宜學習放鬆減壓,包括透過伸展運動、靜坐、培養有益身心興趣、學習正向思維等調整身心狀態。假如經常感到精神疲憊不堪,甚至到了萬念俱灰、了無生趣的地步時,一定要向親友傾訴,或尋求社工、輔導員的專業協助。

■推介湯水一

腎虛:腰膝痠軟 夜尿清長

中醫認為腎精不足能使人疲勞,腎虛證的典型徵狀包括腰膝痠軟、頭暈眼花、耳鳴、夜尿清長等。患者多有長期勞累休息不足的經歷,或由於年老、久病而出現腎虛,因腎精虧虛影響身心。要醫治由於腎虛而引起的神疲體倦,可採用補腎填精的辦法,腎陰虛者可使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可使用右歸丸。

◆淮杞寄生牛膝瘦肉湯

材料﹕淮山30克、桑寄生20克、枸杞子12克、牛膝12克、蓮子12克、瘦肉適量

製法﹕瘦肉切開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90分鐘,調味後即可

功效﹕補腎益精

■推介湯水二

氣血脾胃欠佳:宜用當歸黃芪補氣血

當身體氣血不足,各方面的機能都會減退。造成氣血不足的原因,撇除先天因素外,多由於脾胃功能欠佳,令氣血生化無權;或由於操勞過度,例如長期從事消耗體力或精神的活動,會令體內氣血消耗過度,形成虛證。年老、久病導致氣血消耗的速度比生成快速,也會影響身體逐漸衰弱。婦女如出現月經不調,或在分娩、小產之後,假如發生氣血不足的失調,也可表現出體能下降的徵狀。

治療氣血不足的疲勞,需要補益氣血。常用的補氣中藥有人參、黃芪;中藥方劑如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至於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中藥方劑如四物湯。如想同時補氣及補血,可使用方劑「八珍湯」,它將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及四物湯(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合方同用,有氣血並補的效能。

◆參芪歸地瘦肉湯

材料﹕黨參15克、黃芪20克、全當歸12克、熟地黃15克、大棗3枚、瘦肉適量

製法﹕瘦肉切開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

功效﹕補益氣血

注意﹕體質偏熱或患外感時忌服

■推介湯水三

心脾兩虛:思慮過多無胃口

另一種臨牀常見的疲倦原因是「心脾兩虛」,由於身體或精神過勞,或平日思慮過度,引起「思慮傷脾」,影響氣血生化以致心神失養,造成心脾兩虛。徵狀既有心神方面的不適,如心悸、失眠、健忘,也有脾胃方面的問題,如胃口欠佳、腹脹等。針對心脾兩虛的疲勞問題,中醫治療宜補益心脾,同時補益氣血和養心安神,代表方劑如歸脾湯。

◆杞子圓肉淮山瘦肉湯

材料﹕淮山30克、枸杞子12克、龍眼肉12克、大棗3枚、瘦肉適量

製法﹕瘦肉切開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90分鐘,調味後即可

功效﹕健脾養血安神

■病癒後切記 即停進補

運用中醫補益的方法改善身心疲勞時,一定要準確辨證,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補,也要注意病癒後即止,不能過補。此外,亦要緊記服用有補益中藥改善身心疲勞時,一定要配合養生,效果才可相得益彰。由於各人體質不同,患者在服用中藥之前最好向中醫師徵詢意見。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befc11cd909953c1f9de2a4265e1007d.jpg不同治療——身體疲勞和精神疲勞,治療對策各有不同,不能一味進補。(圖:TSURUTAMA@pakutaso.com;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