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長假自助餐、下午茶大吃大喝?識揀飲擇食免體重飇升
【明報專訊】中秋兼國慶長周末,受疫情所困,未能外遊,不少人轉攻本地酒店的住宿餐飲計劃(staycation)。

(Panupong Piewkleng、zoranm@iStockphoto)
入住酒店度假,難免大吃大喝,不少酒店為吸引客人,提供各種餐飲優惠,更少不了香港人最喜歡的自助餐。
想玩得開心,食得盡興,又不會體重飈升,大家可參考以下staycation貼士。
自助餐 抵住「萬物」誘惑 食得均衡
很多人都喜歡自助餐,因為食物種類多,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但面對大量美食,不少人抵不住誘惑,無論是抱着吃回本或每樣都想試的心態,進食分量都會較平時多,甚至是平時兩至三倍食量;而且選擇食物時,亦傾向減少進食價錢較低的澱粉質、蔬菜和水果,只吃肉類、魚生和甜品,此舉會令身體吸收過多熱量、脂肪和糖,同時缺乏纖維素,增磅之餘亦會影響健康。
沙律開胃打底 攝取纖維
吃自助餐容易「出事」,但其實只要懂得選擇及配搭,要吃得均衡健康又高質並不難。建議先吃一碟新鮮蔬果組合成的沙律,很多四、五星級酒店都使用高級的沙律菜,配以橄欖油、檸檬汁和黑醋汁等,是十分健康及醒神的開胃菜。除了可吸收纖維素,進食主菜時也不易食滯。
揀低熱量刺身 低脂海鮮
刺身是很多人的最愛,其中三文魚、油甘魚等含豐富奧米加脂肪酸,有益健康,但同時熱量也較高,建議多選擇吞拿魚、帶子和鱆魚等熱量較低的刺身。另一方面,海鮮的脂肪比家畜類低很多,大家不妨選取龍蝦、蟹腳、螺、熟蝦、青口、蒸魚和蒸鮑魚等食物;亦可選擇生蠔,但要留意是否新鮮。

海鮮低脂——海鮮的脂肪較家畜低,可選龍蝦、螺、蝦、青口、蒸魚和鮑魚等。(Theerawan Bangpran@iStockphoto) 澱粉質方面,大部分酒店有自家餅房,建議可選新鮮出爐多穀物麵包,充滿小麥香味,值得一嘗。甜品則建議與鮮果一同進食,一來減低油膩感,也可減少甜品食量,令飲食更均衡及多元。至於其他沒有提及的食物,宜取小量與同行人士一起分享淺嘗。
房內用膳 定量質素高 放鬆歎美食
除了自助餐,staycation也提供送餐至客房的特別服務。抗疫時期,選擇在房內進餐是最理想的,既可減少互相感染的風險,而且沒人打擾,可慢慢進食,真正做到身心放鬆。此外,定量的餐膳有利控制食量,食物質素也較高,賣相較精緻,整體進食體驗更佳。
酒店餐廳主要分為5大類,包括中菜、扒房、法國菜、意大利菜及日本菜。餐廳一般提供套餐,當中包括前菜、湯、主菜和甜品,均有不同選擇,客人可自由配搭。前菜分量較少,所以熱量不會太高,可因應個人口味自由選擇。
主菜避高脂 醬汁另上
主菜分量較多,選擇時記緊3個原則,首先不要選擇太高脂肪的肉類,較好的選擇包括鮮魚、魚柳、魚生、海鮮、牛、豬、鹿柳、春雞、雞卷;其次要留意煮法,蒸、煎(不是炸)、焗、酒煮(酒精會蒸發)、湯浸(非油浸)、燜、燉、慢煮(低溫長時間烹調)都是十分理想的選擇;最後要考慮配搭的醬汁,建議要分開上,因為醬汁主要以動物油脂、芝士、忌廉、鹽、糖和粉漿組成,熱量不可小看,進食前才沾上小量可提升食材風味,又不失食物本身味道,亦相對健康。
甜品含水果 酸甜清爽
至於甜品方面,選擇以水果入饌的比較理想,而且水果酸味配合甜味口感比較清爽,進食時建議可主攻本體部分,挑走最高熱量的醬汁,如朱古力醬、焦糖醬和奶油醬等。

糕點肥膩——三層架下午茶的糕點偏肥膩及高糖,宜配紅茶或果茶。(stockstudioX@iStockphoto) 下午茶 邪惡三層架 配紅茶消滯
Staycation還可能提供一頓下午茶,三層架上有鹹點、甜點、鬆餅,再配飲品,想減低邪惡感,可在最後兩項着手。吃鬆餅時,建議只塗上薄薄一層的英式凝固奶油(clotted cream)及果醬,以控制熱量。下午茶餐的點心比較肥膩及高糖,餐飲宜配上紅茶或水果茶,既可減少飽滯感,又比咖啡和奶茶的熱量更低、更健康。
早餐百搭均衡少醬
另外,早餐攻略方面,其實與午、晚餐都是一樣,尤其是自助餐,要均衡地包括澱粉質、蔬果、低脂肪肉類、蛋類、黃豆製品類及奶品類,以少醬汁為主。西式早餐,洋葱蘑菇奄列、荷包蛋、煠蛋、茄汁焗豆、焗番茄或車厘茄、新鮮出爐麵包、焗薯、鮮奶粟米片、乳酪和水果粒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中式的粥、湯粉麵、蒸餃、蒸包亦算是健康之選。至於日式早餐,則可選白飯、煎魚、溫泉蛋、凍豆腐和細碗麵豉湯。
食飽之後,不忘到健身室、游泳池走一轉,消耗過剩的熱量。希望大家在staycation時,要記住均衡飲食、量入為出、多選健康食物、少食多滋味的簡易貼士,就可以玩得開心又放心。
文:蘇永源(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 益生菌 vs 益生元 哪些食物含量豐富?好處你要知(附營養師提供餐單建議)
- 斷食法減肥|營養師拆解16/8斷食法、生酮飲食法注意事項
- 消渴症 vs 糖尿病丨陰陽失調 「三多一少」消渴纏身(醫食因緣)
- 慢呼吸戒凍飲 增陽氣臉紅潤(養生帖)
- 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 新冠疫苗丨新冠疫苗 回復正常生活關鍵(衛生處方)
- 低GI食物未必健康 有營飲食要有菜有肉
- 坐姿不良|打工仔WFH易致痛症?物理治療師:3個90度維持良好坐姿(附4種簡單拉筋紓緩動作)
- 新冠肺炎|室內使用加濕器 6大宜忌 忌混入消毒殺菌劑、自來水 首選蒸餾水 常清潔慎防退伍軍人症
- 遙距診症成疫下常態 新症、觸診、皮膚科等病患未必適合
【明報專訊】中秋兼國慶長周末,受疫情所困,未能外遊,不少人轉攻本地酒店的住宿餐飲計劃(staycation)。
入住酒店度假,難免大吃大喝,不少酒店為吸引客人,提供各種餐飲優惠,更少不了香港人最喜歡的自助餐。
想玩得開心,食得盡興,又不會體重飈升,大家可參考以下staycation貼士。
自助餐 抵住「萬物」誘惑 食得均衡
很多人都喜歡自助餐,因為食物種類多,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但面對大量美食,不少人抵不住誘惑,無論是抱着吃回本或每樣都想試的心態,進食分量都會較平時多,甚至是平時兩至三倍食量;而且選擇食物時,亦傾向減少進食價錢較低的澱粉質、蔬菜和水果,只吃肉類、魚生和甜品,此舉會令身體吸收過多熱量、脂肪和糖,同時缺乏纖維素,增磅之餘亦會影響健康。
沙律開胃打底 攝取纖維
吃自助餐容易「出事」,但其實只要懂得選擇及配搭,要吃得均衡健康又高質並不難。建議先吃一碟新鮮蔬果組合成的沙律,很多四、五星級酒店都使用高級的沙律菜,配以橄欖油、檸檬汁和黑醋汁等,是十分健康及醒神的開胃菜。除了可吸收纖維素,進食主菜時也不易食滯。
揀低熱量刺身 低脂海鮮
刺身是很多人的最愛,其中三文魚、油甘魚等含豐富奧米加脂肪酸,有益健康,但同時熱量也較高,建議多選擇吞拿魚、帶子和鱆魚等熱量較低的刺身。另一方面,海鮮的脂肪比家畜類低很多,大家不妨選取龍蝦、蟹腳、螺、熟蝦、青口、蒸魚和蒸鮑魚等食物;亦可選擇生蠔,但要留意是否新鮮。
澱粉質方面,大部分酒店有自家餅房,建議可選新鮮出爐多穀物麵包,充滿小麥香味,值得一嘗。甜品則建議與鮮果一同進食,一來減低油膩感,也可減少甜品食量,令飲食更均衡及多元。至於其他沒有提及的食物,宜取小量與同行人士一起分享淺嘗。
房內用膳 定量質素高 放鬆歎美食
除了自助餐,staycation也提供送餐至客房的特別服務。抗疫時期,選擇在房內進餐是最理想的,既可減少互相感染的風險,而且沒人打擾,可慢慢進食,真正做到身心放鬆。此外,定量的餐膳有利控制食量,食物質素也較高,賣相較精緻,整體進食體驗更佳。
酒店餐廳主要分為5大類,包括中菜、扒房、法國菜、意大利菜及日本菜。餐廳一般提供套餐,當中包括前菜、湯、主菜和甜品,均有不同選擇,客人可自由配搭。前菜分量較少,所以熱量不會太高,可因應個人口味自由選擇。
主菜避高脂 醬汁另上
主菜分量較多,選擇時記緊3個原則,首先不要選擇太高脂肪的肉類,較好的選擇包括鮮魚、魚柳、魚生、海鮮、牛、豬、鹿柳、春雞、雞卷;其次要留意煮法,蒸、煎(不是炸)、焗、酒煮(酒精會蒸發)、湯浸(非油浸)、燜、燉、慢煮(低溫長時間烹調)都是十分理想的選擇;最後要考慮配搭的醬汁,建議要分開上,因為醬汁主要以動物油脂、芝士、忌廉、鹽、糖和粉漿組成,熱量不可小看,進食前才沾上小量可提升食材風味,又不失食物本身味道,亦相對健康。
甜品含水果 酸甜清爽
至於甜品方面,選擇以水果入饌的比較理想,而且水果酸味配合甜味口感比較清爽,進食時建議可主攻本體部分,挑走最高熱量的醬汁,如朱古力醬、焦糖醬和奶油醬等。
下午茶 邪惡三層架 配紅茶消滯
Staycation還可能提供一頓下午茶,三層架上有鹹點、甜點、鬆餅,再配飲品,想減低邪惡感,可在最後兩項着手。吃鬆餅時,建議只塗上薄薄一層的英式凝固奶油(clotted cream)及果醬,以控制熱量。下午茶餐的點心比較肥膩及高糖,餐飲宜配上紅茶或水果茶,既可減少飽滯感,又比咖啡和奶茶的熱量更低、更健康。
早餐百搭均衡少醬
另外,早餐攻略方面,其實與午、晚餐都是一樣,尤其是自助餐,要均衡地包括澱粉質、蔬果、低脂肪肉類、蛋類、黃豆製品類及奶品類,以少醬汁為主。西式早餐,洋葱蘑菇奄列、荷包蛋、煠蛋、茄汁焗豆、焗番茄或車厘茄、新鮮出爐麵包、焗薯、鮮奶粟米片、乳酪和水果粒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中式的粥、湯粉麵、蒸餃、蒸包亦算是健康之選。至於日式早餐,則可選白飯、煎魚、溫泉蛋、凍豆腐和細碗麵豉湯。
食飽之後,不忘到健身室、游泳池走一轉,消耗過剩的熱量。希望大家在staycation時,要記住均衡飲食、量入為出、多選健康食物、少食多滋味的簡易貼士,就可以玩得開心又放心。
文:蘇永源(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 益生菌 vs 益生元 哪些食物含量豐富?好處你要知(附營養師提供餐單建議)
- 斷食法減肥|營養師拆解16/8斷食法、生酮飲食法注意事項
- 消渴症 vs 糖尿病丨陰陽失調 「三多一少」消渴纏身(醫食因緣)
- 慢呼吸戒凍飲 增陽氣臉紅潤(養生帖)
- 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 新冠疫苗丨新冠疫苗 回復正常生活關鍵(衛生處方)
- 低GI食物未必健康 有營飲食要有菜有肉
- 坐姿不良|打工仔WFH易致痛症?物理治療師:3個90度維持良好坐姿(附4種簡單拉筋紓緩動作)
- 新冠肺炎|室內使用加濕器 6大宜忌 忌混入消毒殺菌劑、自來水 首選蒸餾水 常清潔慎防退伍軍人症
- 遙距診症成疫下常態 新症、觸診、皮膚科等病患未必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