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宜「肝醣超補」 識飲識食 備戰親子跑

鍛煉體能——近年愈來愈多親子跑比賽,家長和小朋友一齊參加賽跑,鍛煉體能的同時又可培養感情。(XiXinXing@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暑假,相信很多家長都為子女安排過不少活動,共享難忘親子時光。開學後,親子活動也不必停下來,就如日常的健體運動,不單有益身心,也能培養親子間的了解和默契。
近年不少跑步比賽增設親子組別,令一些家庭建立共同的奮鬥方向和目標。鍛煉時配合適當飲食,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提升運動表現。然而,成人和兒童的運動飲食方針略有不同,一家人參與運動競賽時,不妨留意以下4點。
飲奶食乳酪睡得好
良好睡眠質素有助提升練習和比賽表現,成人每天需要約6至8小時睡眠,而兒童需要約8至10小時。想提升睡眠質素,營養素色胺酸可以令人情緒平靜,更容易進入有質素的睡眠狀態。色胺酸的來源,包括奶類、豆類食物、雞肉、魚肉、果仁和種子,其中奶類亦含有糖分(乳糖),有助色胺酸更容易由血管進入大腦,促進好睡眠。相反,睡前若進食高脂肪食物,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皆會令睡眠質素下降。
兒童貼士:根據香港衛生署建議,2至17歲人士的奶類分量為每天2杯。2至5歲兒童宜選低脂奶及奶類製品;5歲以上建議選擇脫脂奶及製品。雖然兒童不喝咖啡,但要留意汽水和朱古力都含有咖啡因,避免在睡前食用。
成人貼士:成人的奶類分量建議為每天1至2杯。不習慣早、晚喝奶的話,可選擇低脂乳酪配無鹽果仁作小食,或在日常飲食加入低脂芝士,也是增加色胺酸攝取的方法。

奶類(yelenayemchuk@iStockphoto)
鮮艷蔬果增免疫力
運動比賽之前或會加緊練習,由於身體要應付訓練,免疫力會相對減弱,更容易感染疾病,甚至影響比賽的狀態。在此期間,要多選擇含豐富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增強免疫力。抗氧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包括顏色鮮艷的蔬果,例如三色甜椒、西蘭花、番茄、奇異果、木瓜和牛油果等。這些蔬果以生食最為理想,少油快炒也可以保存到較多的營養素。另外,各種果仁、低脂的肉類與海鮮亦含有抗氧化營養素,適合在準備比賽期間適量進食。
兒童貼士:2至5歲兒童每天需要1.5份蔬菜(1份=半碗熟菜)、1份水果(1份=中型大小,如加拿蘋果);6至11歲兒童每天分別需要2份蔬菜及水果;12至17歲青少年每天需要3份蔬菜及2份水果。
成人貼士:每天建議進食3份蔬菜及2份水果。

(資料圖片)
業餘跑手突然「肝醣超補」或肚脹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賽前需要進行肝醣超補法(carbohydrate loading),藉着進食比平常多的碳水化合物,如飯、麵和麵包等,為肌肉儲滿醣分,在比賽時減少肌肉疲勞、增加持久度等。成人建議於比賽前3至4天,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分量至每公斤體重8至12克,同時減少運動量,以增加肌肉儲醣量。

白飯(資料圖片)
此方法在成年運動員身上證實有效,但對兒童就未必適合,有研究指出,肝醣超補法對兒童的運動表現無明顯幫助。這是由於兒童肌肉裏儲存醣分的空間不及成年人,而且兒童在運動期間,用脂肪儲備提供能量的比例亦多於用肌肉裏的醣分。
兒童貼士:不建議兒童在運動前進食過量碳水化合物。然而飲食仍然應該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大約佔全份食物的一半),配搭充足的蔬菜和適量的肉類。飯麵、菜跟肉的均衡比例是3:2:1。
成人貼士:應否進行肝醣超補法視乎本身訓練的頻密程度和強度。如只是休閒性質,突然作肝醣超補法有可能會引致不適,如消化不良和肚脹等。糖尿病患者如欲進行肝醣超補法,更應諮詢註冊營養師,以免令血糖急升。
補水補電解質防抽筋
運動期間體溫不斷上升,兒童尤為急速,身體經排汗降體溫,以致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可能出現抽筋。因此,充足而適時補充水分在練習和比賽期間都非常重要。如果運動時間較長,可以選擇含有糖分和電解質的飲品作補充,其中電解質中的鉀質和鈣質有助調節肌肉收縮,減少抽筋風險。除了坊間的運動飲品,其實鮮奶和加鈣豆奶,都是方便又適合一家大小的飲品選擇!

(miya227@iStockphoto)
兒童/成人貼士:在賽前1小時,建議喝2至3杯清水(共約750毫升);如果練習或比賽時間超過45分鐘,每隔15至20分鐘便需要喝1杯水。
文:關建慧(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編輯:梁小玲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 【致敏原】港45%過敏患者對曱甴敏感 第二常見 中大發現7種新致敏原 (附防曱甴滋生方法)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一氧化碳中毒難察覺 可致昏迷、腦神經受損或死亡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暑假,相信很多家長都為子女安排過不少活動,共享難忘親子時光。開學後,親子活動也不必停下來,就如日常的健體運動,不單有益身心,也能培養親子間的了解和默契。
近年不少跑步比賽增設親子組別,令一些家庭建立共同的奮鬥方向和目標。鍛煉時配合適當飲食,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提升運動表現。然而,成人和兒童的運動飲食方針略有不同,一家人參與運動競賽時,不妨留意以下4點。
飲奶食乳酪睡得好
良好睡眠質素有助提升練習和比賽表現,成人每天需要約6至8小時睡眠,而兒童需要約8至10小時。想提升睡眠質素,營養素色胺酸可以令人情緒平靜,更容易進入有質素的睡眠狀態。色胺酸的來源,包括奶類、豆類食物、雞肉、魚肉、果仁和種子,其中奶類亦含有糖分(乳糖),有助色胺酸更容易由血管進入大腦,促進好睡眠。相反,睡前若進食高脂肪食物,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皆會令睡眠質素下降。
兒童貼士:根據香港衛生署建議,2至17歲人士的奶類分量為每天2杯。2至5歲兒童宜選低脂奶及奶類製品;5歲以上建議選擇脫脂奶及製品。雖然兒童不喝咖啡,但要留意汽水和朱古力都含有咖啡因,避免在睡前食用。
成人貼士:成人的奶類分量建議為每天1至2杯。不習慣早、晚喝奶的話,可選擇低脂乳酪配無鹽果仁作小食,或在日常飲食加入低脂芝士,也是增加色胺酸攝取的方法。
鮮艷蔬果增免疫力
運動比賽之前或會加緊練習,由於身體要應付訓練,免疫力會相對減弱,更容易感染疾病,甚至影響比賽的狀態。在此期間,要多選擇含豐富抗氧化營養素的食物,增強免疫力。抗氧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包括顏色鮮艷的蔬果,例如三色甜椒、西蘭花、番茄、奇異果、木瓜和牛油果等。這些蔬果以生食最為理想,少油快炒也可以保存到較多的營養素。另外,各種果仁、低脂的肉類與海鮮亦含有抗氧化營養素,適合在準備比賽期間適量進食。
兒童貼士:2至5歲兒童每天需要1.5份蔬菜(1份=半碗熟菜)、1份水果(1份=中型大小,如加拿蘋果);6至11歲兒童每天分別需要2份蔬菜及水果;12至17歲青少年每天需要3份蔬菜及2份水果。
成人貼士:每天建議進食3份蔬菜及2份水果。
業餘跑手突然「肝醣超補」或肚脹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賽前需要進行肝醣超補法(carbohydrate loading),藉着進食比平常多的碳水化合物,如飯、麵和麵包等,為肌肉儲滿醣分,在比賽時減少肌肉疲勞、增加持久度等。成人建議於比賽前3至4天,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分量至每公斤體重8至12克,同時減少運動量,以增加肌肉儲醣量。
此方法在成年運動員身上證實有效,但對兒童就未必適合,有研究指出,肝醣超補法對兒童的運動表現無明顯幫助。這是由於兒童肌肉裏儲存醣分的空間不及成年人,而且兒童在運動期間,用脂肪儲備提供能量的比例亦多於用肌肉裏的醣分。
兒童貼士:不建議兒童在運動前進食過量碳水化合物。然而飲食仍然應該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大約佔全份食物的一半),配搭充足的蔬菜和適量的肉類。飯麵、菜跟肉的均衡比例是3:2:1。
成人貼士:應否進行肝醣超補法視乎本身訓練的頻密程度和強度。如只是休閒性質,突然作肝醣超補法有可能會引致不適,如消化不良和肚脹等。糖尿病患者如欲進行肝醣超補法,更應諮詢註冊營養師,以免令血糖急升。
補水補電解質防抽筋
運動期間體溫不斷上升,兒童尤為急速,身體經排汗降體溫,以致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可能出現抽筋。因此,充足而適時補充水分在練習和比賽期間都非常重要。如果運動時間較長,可以選擇含有糖分和電解質的飲品作補充,其中電解質中的鉀質和鈣質有助調節肌肉收縮,減少抽筋風險。除了坊間的運動飲品,其實鮮奶和加鈣豆奶,都是方便又適合一家大小的飲品選擇!
兒童/成人貼士:在賽前1小時,建議喝2至3杯清水(共約750毫升);如果練習或比賽時間超過45分鐘,每隔15至20分鐘便需要喝1杯水。
文:關建慧(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編輯:梁小玲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 【致敏原】港45%過敏患者對曱甴敏感 第二常見 中大發現7種新致敏原 (附防曱甴滋生方法)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一氧化碳中毒難察覺 可致昏迷、腦神經受損或死亡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