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丨醫徹中西:中西醫合力 尋最佳治癌方案
【明報專訊】近期遇上一名病人,他的擴散前列腺癌頗為頑固,傳統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和化療都沒有太大效用,後來經過腫瘤基因排序,發現腫瘤有一種特別基因,結果用了非傳統治療前列腺癌的免疫療法,再加上電療鞏固療效,病人癌指數下跌,最新的正電子電腦掃描已差不多找不到腫瘤痕迹。
不會貿然否定另一方
近幾天病人覆診,狀態甚佳,閒談中他和太太講述,原來之前接受標靶治療時,雙腳有嚴重淋巴水腫,身體虛弱至不能走路,需要坐輪椅。他曾經找中醫治療,當時中醫說需要約兩個月時間去除淋巴水腫,但經過兩個月治療後,進展不大。病人再問中醫,中醫說療效不佳是因為西藥「毒性太大」,建議停止西醫治療。談到這裏,病人有一點激動。
我覺得奇怪,即使在內地,都是主張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癌症,而並不會貿然否定其中一方。
以這病人為例,開始利用免疫療法時,病人非常怕冷,而且身體虛弱。家人一直用黨參和花旗參煲湯給患者服用,在中醫理論看,這兩種藥材可以補氣,服後病人的確比以往精神了,後來繼續做了幾次免疫治療,癌細胞得到控制,雙腳淋巴水腫慢慢消退,胃口由以往吃少少飯便想吐,到最近可以出街到餐廳「鋸扒」。在這個病人身上,中藥的確輔助了西醫治療癌症,但假若當時病人放棄接受免疫療法,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針灸緩解化療副作用
這是很多癌症照顧者面對的煩惱,癌症病人應否接受中醫治療?根據國內外經驗和研究,答案是頗為肯定。例如,根據現在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治療指引,建議可以利用針灸作為癌症輔助治療,緩解化療後引起的疲倦、嘔吐、失眠;亦都有足夠證據證實,針灸可以紓緩乳癌病人緊張情緒,以及緩解服用荷爾蒙藥後引起的潮熱。而且在美國,針灸治療是包括在醫療保險內;至於中藥方面,在外國認受度比針灸低。但無論香港、內地或其他華人聚居的地方,利用中藥協助治療癌症實在非常普遍,亦有不少研究證實中藥可以輔助抗癌。
西醫治療進步勿放棄
另一方面,假若病人只是接受中醫治療,而不看西醫,又可不可以呢?我並不建議。
其中有幾個重要理由。第一,癌症診斷需要用現代醫學方法才能確診,例如俗稱抽針的組織檢查,才能夠證實患的是哪一種癌症。第二,癌症治療過程中,很多時需要抽血或電腦掃描等檢查,去斷定治療效果和進度。第三,癌症病人可能會有併發症,例如貧血、肺炎或骨痛等,很多時都需要西醫介入。第四,因為醫學和基因科技進展,透過基因排序分析腫瘤已經愈來愈普遍,基因排序結果可以有針對性治療方法,達到個體化治療(personalised medicine),亦即中醫所講「因人制宜」。
現在西醫的抗癌藥物,進入了飛躍式進步年代,每年推出新藥物,加上原有藥物新的應用指標,至少有10種;還有電療和手術技術都不斷進步。所以,即使是西醫,若不是腫瘤科專科,亦未必百分百掌握各款新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故中醫不理解現在新型藥物,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腫瘤科專科醫生,面對複雜的癌症,也會定期和外科醫生或其他專科醫生作腫瘤多學科會議(tumour board),才會斷定治療病人的最佳方案。
所以,若要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的最大優勢,第一步,可以嘗試讓中醫加入腫瘤多學科會議,一齊探討治療癌症最佳方法。相信幾年後開幕的中醫醫院,可以作為這方面的試點。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 中晚期肝癌不適合做手術 局部治療+藥物治療有效控制病情增存活率
- 【血癌】長者患癌人數上升 配合標靶藥溫和治療 副作用可控(醫言有理)
- 【癌症】惡性腫瘤出現肺轉移?中大機械人輔助無創「微波叮熟」癌細胞全球首例 術後兩日內出院
- 【血癌三大類】警惕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相關病徵 及早求醫接受個人化治療
- 【肝癌】醫生拆解四大迷思:不喝酒、無症狀即不會肝癌 九成患者帶乙肝病毒 早發現臨牀治癒率近八成
- 【子宮頸癌】多數患者無病徵 婦女應定期接受篩查(衛生處方)
- 中醫治療癌症 可配合西醫療程 食療+穴位按壓 增食慾、免疫力(攜手抗癌)
- 【肝癌】本港每年1800新症 僅三成適合手術 港大首創「先縮後除」腫瘤 兩年後存活率逾九成
- 【乳癌篩查】了解7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及婦女患癌高中3級別風險(醫學滿東華)
- 抗癌路上逾半癌症照顧者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適時抽離放鬆(㩦手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