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部有傷口 忌辛辣酸燙食物酒精 冬日注意:打針抗疫、忍口護唇(膚見)
【明報專訊】這陣子溫度低及乾燥,大家要注意唇部皮膚護理。對愛美一族來說,美白肌膚需要長時間小心保養,但唇部皮膚護理,似乎較少人關注。唇部皮膚跟其他部位皮膚比較,有些事項是值得注意。
注意唇部皮膚護理 有傷口忌辛辣酸燙食物及酒精
第一,唇膏成分有色素及抑制細菌的防腐劑,長期使用會對唇部皮膚構成一定刺激,出現痕癢、裂紋或紅腫。而對患有濕疹的病人或因暗瘡問題需要服用維他命A酸,唇部容易乾燥,問題更大。
第二,當唇部出現受傷迹象時,再接觸到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辣、熱燙食物等,會引發更嚴重的皮膚炎。
假如出現上述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唇膏而改用潤唇膏,使皮膚得到休息。病人會問是否要停止或減少接觸刺激性食物呢?如果進食前塗上油性潤唇膏作為屏障,食物放入口中避免跟唇部接觸;飲用熱湯時用湯匙送進口裏,減少對唇部直接刺激,有助慢慢回復正常。
還有一點,對喜歡飲酒的人也要小心,酒精明顯會刺激已受傷的唇部,所以避免或減少直接接觸。最後如果還未解決問題,就要諮詢皮膚科醫生作進一步評估。
(編者按:文章稍作調動,原文於1月10日刊登)
相關文章: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Omicron是聖誕禮物?打針抗疫
此外,自2019年起,我們已有兩年沒有感受到濃厚節日氣氛。在剛剛過去幾個節日,冬節、聖誕節及除夕夜,天氣都很不錯,清涼乾爽,大家本來已重拾節日氣氛,雖還未百分百回到疫情之前狀况,但感覺已經離它不遠,隧道前的曙光若隱若現。香港已有約3個月沒有出現本地個案,大家期待可跟內地通關,一切都衷心感謝政府及醫護人員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可惜因為小部分人自私行為,令Omicron近日走進社區出現隱形傳播鏈,希望政府及各醫護人員再次化險為夷,減輕第五波殺傷力。
新冠病毒和愛滋病毒同樣是RNA病毒,在進化過程中不斷改變基因構造,所以新冠病毒在這兩年時間已先後出現幾次變種:英國的Alpha、南非的Beta、巴西的Gamma、印度的Delta,Omicron約2個月前在南非出現。從初步科學數據分析(大部分來自南非),它的傳播速度比Delta快很多,對未有接種新冠疫苗或之前未有受感染的人來說,殺傷力究竟減少或增多仍未有定案。但肯定的是,接種疫苗及曾受感染的人的免疫力,仍然是最有效方法去預防重症及死亡,特別是打完三針疫苗之後,所以將來各地政府好可能要完成接種三針疫苗,才可以達到免檢疫基本要求。有人說Omicron是一份聖誕禮物,幫世界早點結束大流行(pandemic),這說法是對是錯我們拭目以待,但要加把勁請還沒接種疫苗的人,盡快打針,已完成兩針的人盡快打加強劑。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即日籌新安排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1月10日)
文:黃偉傑(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 【難懷孕】每6對夫婦1對有不育問題 按摩肚臍下3寸關元穴 改善男士精子健康(養生帖)
- 【世界肥胖日】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衛生處方)
- 打網球拉傷肩膊不能發力舉高手?原來旋轉肌腱撕裂 手術修補(醫路同行)
- 【痛症】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過量攝取B1、B6、B12加重腎負荷
- 【甩骱】菠蘿蓋兩次脫位 復脫機率近100% 7類人士注意 慎防膝關節老化、膝痛
- 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食得smart)
- 【失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食出好睡眠質素?教你滅壓 放鬆練習改善抑鬱焦慮
- 【新冠康復者】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疲倦、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川貝、蘿蔔(養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