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 KO壞情緒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沒有人想病,但有病時,我們知道積極求醫,相信病向淺中醫。偏偏,對待情緒病,很多人會漠視甚至否定,結果陷於困局,日子過得很苦。

過得自在,活得更好,不能忽略心理健康,過來人「初大人們」接受主流治療以外,輔以其他方法克服問題,專業人士則提供科學方法應對。另類方法純粹輔助性質,治療方法應依據醫生建議。註:以下文章純屬個人經驗分享,不宜盲目跟從,任何治療方案也應跟專業人士詳細討論。

■初大人分享

◆個案(1)

催眠放鬆 「走入」情景

第一次因情緒致病,正值黃梅天,很多人病倒,自己也病懨懨,提不起勁,睡得再多也覺不夠,過了一星期吧,情况依舊,還出現心悸和手震,於是去看醫生。

醫生是相熟的,問了一堆問題,得出以下結論:「你沒病,工作緊張而已。」然後開了五天藥給我。

誠然工作時間長,性質令人容易緊張,但自問樂觀、積極,沒料到醫生這樣說,而且藥到「病」除;醫生處方含有鎮靜劑成分,吃得我很鎮定,太鎮定,感覺古怪。當時跟自己說:那麼年輕就要食「丸仔」,這輩子怎麼過?食完藥要重新做人!

信念似乎有效,如是者,過了近十年。第二次復發又是因為工作,人很緊張、焦慮,還失眠、心悸,去見另一個醫生,他給我助眠藥物,藥同時有紓緩焦慮作用,服後火速見效,沉睡到天明。不過這名普通科醫生給我的藥物無法治本。

緊張時刻 手放額頭

朋友是過來人,建議用催眠治療,在對方身上見證過催眠治療奏效,於是滿懷信心去試,完成為期十次的完整療程,情况大為改善。
催眠沒有道具也不神秘,在寧靜、舒服的房間內,治療師先面談再催眠,催眠時,人半躺着,閉上眼放鬆,例如做些呼吸練習,然後按治療師說的,在腦海將其畫面化並「進入」其中,逐步達到潛意識解決問題。其間很清醒,知道自己做什麼。

治療師又教我緊張的時候,將手放在額頭,藉這個動作「指令血上腦」;在家時聽減壓CD,睡前聽催眠CD,跟治療師指示「進入」相關情景與狀態,這些方法都管用。

◆個案(2)

行為療法 聊天「做功課」

這幾年,因為工作、感情、生離死別等,輕則情緒不穩,重則累透但無法入睡,不是因餓而吃,而是明知不吃會死,口渴不止,不斷飲水、上廁所,心裏像有塊大石壓得透不過氣,隨時隨地哭至崩潰……

像人家說的鬼上身吧,我變成自己控制不了亦不認識的另一個我。

臨牀心理學家兼博士斷症,說我不一定見精神科醫生及服食精神科藥物,但食藥將有效紓緩我莫名的心悸、焦慮、驚恐等,而我的情况不必長期服藥。由於抗拒食藥,所以我沒去見精神科,只見這位博士。

寫下負面情緒因由、反應

雖然見面只是聊天,我會形容對話很有系統,能幫人找到問題根源和一些關鍵位——博士不直指問題所在,而是引導我去找答案;見完面,還要做功課,包括寫下負面情緒的因由和反應,找某些人問一些問題等,下次會面再討論,博士也教我如何應對負面情緒帶來的生理反應。

博士說這叫認知行為療法,協助人尋求方法改善現時的心理狀態;治療期間,自問聽話,加上親友和同事支援,療法更見效。

◆個案(3)

精選早餐 均衡營養

在抑鬱和狂躁間徘徊,曾服食精神科藥物,康復後,為了好心情、好生活,凡是對身體無害的方法,都願意試。

蘋果香蕉加水煮蛋

有說瑜伽有助追求平靜的心態,於是學Hatha Yoga,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做完很累,睡得挺好;現在覺得心理有點不平衡就去上課,有什麼動作做到,什麼做不到,之後如何調整,彷彿做完又是一條好漢。

聽聞中醫可靜心,很多人說有效,走去把脈,醫師說我是弦脈,需要調理,有點成效,卻不特別顯著。

有退休醫生朋友建議每天吃營養早餐:兩隻水煮蛋、一個蘋果、一隻蕉,配一杯咖啡或茶。蛋的做法是先煲滾水,水滾後攪拌水,此時落蛋,熄火,不必上蓋,蛋隨水轉,想蛋熟些就讓它留在水中長時間點。早晚再吃一粒一千毫克的維他命C(註:營養師不建議吃過量維多他C),午、晚餐基本上吃什麼都可以,但要適量。

退休醫生的理論是:均衡營養令身體好,身體好情緒自然好。不是什麼古怪食物,依餐單吃,但覺效果不錯。

文:初大人們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ef67cba5eb07b1863425bff2f75c18f0.jpg情緒警號——情緒本身是中性的,但當情緒影響到社交和生活,代表響起警號,應盡快尋求專業意見,以免問題惡化。(圖:FotoCuisinette@iStockphoto);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ef67db6d0a9d09a44c393e53dc1a1dc0.jpg(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