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16周孕婦染疫 醫局:或會早產
【明報專訊】本港首現孕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該名32歲孕婦曾到澳洲、意大利、德國及迪拜,抵港當日發燒及流鼻水,昨日確診,暫未用藥治療。醫管局表示暫無數據顯示病毒會引致畸胎,但可能會早產,如有需要可用蛋白酶抑制劑及干擾素治療。有婦產科醫生表示孕婦心肺負荷大,如感染嚴重或會缺氧,但建議先用支援治療。
外遊返港發燒 暫未用藥治療
該孕婦懷孕16周,在舊山頂道18號曉峰閣居所接受強制檢疫,她於1月24日至3月16日曾到4個國家,回港當日發燒及流鼻水,目前留醫瑪麗醫院。
心肺負荷大 嚴重感染或致缺氧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譚永雄表示,孕婦免疫力較低,容易感染細菌及病毒,或會比普通人病情嚴重。他又表示,婦女懷孕時心臟及肺部負荷較大,若出現嚴重感染,孕婦或會缺氧。隨着懷孕周期增加,心肺負荷亦會上升,血氧含量有可能因此下跌。
專家:武漢個案未見病毒母傳嬰
他指出,據內地醫生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血針》發表的文章,分析武漢9名確診孕婦的情况,她們均成功剖腹產子,來自6名孕婦的羊水、臍帶血、直腸拭子、人奶樣本,都檢測不到冠狀病毒;文章又稱沒證據顯示病毒經母體垂直傳播給胎兒。譚表示為安全計,孕婦分娩後要與胎兒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曾參與治療SARS孕婦誕下的嬰兒的資深兒科醫生表示,當時有孕婦在20多周時早產,其後不幸離世;早產嬰兒亦出現呼吸、腸壞死及體重過輕等問題,但最後順利出院。該醫生憶述,印象中沒有SARS嬰兒被證實感染,其後發育及成長亦無大問題,未見本港再有文獻跟進該批嬰兒情况。他續說,曾在醫院門診診治一名幼兒,並得悉其母懷胎時感染SARS,該幼兒當時發育正常。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表示,該名感染孕婦入院時有發燒及輕微流鼻水,婦科醫生已初步檢查,情况穩定,暫未需用藥治療。她說暫無醫學數據顯示孕婦染疫會增加畸胎、小產或傳染胎兒風險,但似乎有可能早產。
治療方面,庾慧玲稱現時用的藥物中,蛋白酶抑制劑及干擾素可用,屬懷孕類別C藥物,即如平衡風險及好處後,有需要可處方予孕婦;利巴韋林則屬懷孕類別Z藥物,即沒足夠數據顯示會對人類胎兒有影響,但有研究顯示動物會有畸胎情况。她說,如孕婦需做手術或分娩,醫護人員會穿著適合的個人防護裝備。
-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