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編者按: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稱,天熱會令手足口病個案增加,料引起手足口病的腸病毒71型將維持活躍。手足口病的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和口部潰瘍致進食困難。)衛生防護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自新學年開始,院舍或學校爆發手足口病的個案,由截至本月9日一周錄得4宗共15人,增至上周(截至本月23日)13宗共38人;本周首3日已錄得17宗爆發個案共涉42人,過去4周主要集中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和小學。防護中心昨稱,本地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近期持續上升,呼籲市民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預防感染。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手足口病的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和口部潰瘍致進食困難。(網上圖片)

手足口病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稱幼園腸病毒個案增

關日華稱,天熱會令手足口病個案增加,且小童重返校園增加人與人接觸,料引起手足口病的腸病毒71型將維持活躍;近日兒童感染腸病毒個案增加,主要是5歲以下幼稚園生,暫未見嚴重個案。

關日華稱,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和口部潰瘍致進食困難,兒童入院後要吊鹽水,手、腳掌和臀部出現紅色水泡,提醒家長留意子女睡覺時有否肌躍型抽搐,即「睡着時成個人彈起」,情况類似紮醒,但每小時20至30次,有可能是腸病毒入腦引致腦炎。


相關閲讀:探熱針量度位置不同 判斷發燒標準也有別 醫生提醒:款式多 注意用法和清潔方法


口鼻分泌物、糞便、皮膚水泡具傳染性 患病避免上學

他說多數患者於發病後7至10日會自行痊癒,惟口鼻分泌物、糞便、皮膚水泡及潰瘍具可傳染病毒,患病期間應避免上學。


相關閲讀:【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兒童接種計劃 倡15價代13價

另外,衛生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前日開會,昨稱經考慮本地流行病學數據及科學證據,建議在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和政府肺炎球菌防疫注射計劃下以15價疫苗取代13價疫苗,兒童和高風險者接種時間表不變;當政府疫苗接種計劃可提供15價疫苗時,兒童可分別於兩個月及4個月時接種共兩劑15價疫苗,12個月時再接種一劑加強劑。年滿65歲沒高風險情况的長者若未曾接種,應接種一劑23價疫苗;有高風險情况則應接種一劑15價疫苗,一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疫苗。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