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Omincron變種病毒擴散仍嚴峻,確診的個案愈來愈多,疫下亦有不少正接受家居隔離的人需要醫療協助。一旦遇上身體不適,大家未必敢去診所、醫院求診,生怕感染病毒。現時不少中西醫都提供遙距診症和藥劑服務,能否成為無助市民的及時雨?記者親身測試了幾個提供遙距醫療的平台,結果如何?若病人以遙距診症前,有西醫建議可先準備血壓、血糖等紀錄,至於中醫方面,由於多以視像通話等形式診症,未能「聞(聽聲聞息) 切(把脈)」,故病人或要補充文字資料,又或拍下舌頭、喉嚨等的照片。
中西醫遙距診症和藥劑服務 西醫:檢測陽性醫生隔空解難 病人宜準備血壓血糖紀錄
養和醫院自2020年起推出視像診症服務,至今服務過逾300名病人。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指,視像適合舊病人、長期病患及覆診患者,因為醫院有病歷紀錄,醫生與病人間亦已建立醫患關係,了解病人病史,視像診症就較順利。長期病患相對適合此方式,如高血壓、糖尿病人,透過血壓或血糖紀錄,醫生可監察患者病情;新冠病毒檢測相關的諮詢都適用,如快速測試驗出陽性,患者不知怎辦,又或擔心自己有染疫風險,醫生可隔着熒幕解答患者疑慮,減低大家傳染風險。
視像診症限制不少,陳煥堂舉例無法按診及聽診,「如肚痛,未按過未必知道哪個地方痛;咳嗽,可能要聽肺部有沒有問題,或有些情况需要做化驗」。如果醫生認為難以隔着熒幕準確斷症,病人或需改接受面診。
陳煥堂建議病人以遙距診症前,可先準備好血壓、血糖紀錄。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怎辦?醫管局9間指定診所預約、支援熱線、短訊電子表格連結、電話會診服務(附專家14建議予家人)
新症未必適用 藥費或另計
除了養和醫院,現時有數個醫療機構和平台提供西醫遙距診症服務(例子見附表),大部分只接受舊症病人預約,新症或需事先致電查詢。取藥安排方面,部分服務的診金不包括藥費或送遞服務,需另行收費,病人或要自行到診所取藥,預約服務前宜了解。
實測:預約期或長至3到10日
記者實測3個平台,在截稿日預約,聯合醫務最早可供預約日期為3天後,而卓健醫療最快則要10天後,似乎難以協助遇上發燒喉嚨痛等急症的病人。
須先上載身分證
至於DrGo應用程式,登記過程須先上載身分證及個人資料,惟記者當天登記後平台顯示未能找到合適醫生。
中醫:未能聞、切 自拍舌、喉助診症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會長、註冊中醫張懿松表示,校友會聯同中醫流行疫病應變小組、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全日制課程校友會和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全日制)校友會,建立網上資料庫,收集提供遙距診症的中醫、診所資料,至今已收集逾300個醫師和診所的名單。目的就是方便大眾居家抗疫時也能得到醫療服務。
相關文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快速抗原測試、抗體3種檢測方法原理、效果、準確度有何分別?專家解構5個問題
通話環境必須光亮安靜
遙距診症多用視像通話形式。張懿松表示,中醫以四診「望聞問切」了解病人狀况,但遙距診症未能聞診(聽聲聞息)和切診(把脈),因此醫師須問得更仔細,診症亦不是單靠視像,病人或要補充文字資料,又或拍下舌頭、喉嚨的照片。視像通話環境必須光亮及安靜。
張建議,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如只需定期覆診跟進,可跟主診醫師查詢有沒有遙距診症;新症則建議親身求醫,因遙距診症限制了四診檢查和治療手段;另外,部分病症亦很難用遙距治療,例如需針灸治療的痛症。
核對藥物標籤姓名免錯漏
取藥方式方面,診所各有不同安排,包括親友代取、速遞送藥等,預約診症時應問清楚取藥方式和運費。收到藥物時,除了檢查包裝有無破損,也要核對藥物標籤上有否印上自己的姓名,以免運送有錯漏。
網上資訊發達,有林林總總的「自療」建議。張懿松提醒,「無論大家有什麼藥物在手,都應先諮詢專業人士才用藥,查詢自己身體狀况是否適合服藥」。
提供遙距診療中醫/中醫診所名單: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無病徵先服藥?乾咳有痰咳都以咳藥水紓緩?專家解答5個服食中西成藥的問題
■ 實測:發燒可安排視像診症
除了上述名單,亦有中醫團體提供遙距診症服務,記者親身測試。
浸大中醫2019冠狀病毒感染者免費網上診症服務
.由9間浸大中醫診所的醫師為求診者以WhatsApp遙距診症
.詳情:bit.ly/3shVtNJ
.實測:記者致電名單中首兩間診所預約,第一間接通後電話錄音不停在「轉駁中」,約兩分鐘後記者掛線,第二間長響沒有接聽,約兩三分鐘後斷線
《中醫.生活》中醫贈醫施藥計劃
.每日提供500多個名額,為全港市民贈醫施藥
.初診到診所面診,診金連2日藥免費;覆診以Zoom遙距形式,由初診日起3個月內藥費85折
.詳情:bit.ly/3BNOKOR
.實測:記者上網登記個人資料後,約2小時收到回覆;惟發燒病人不安排面診,但可立即安排視像診症;而藥物要由朋友代領,暫時不設送藥服務
藥劑:WhatsApp免費用藥諮詢 3天回覆
除使用中西醫遙距診症,市民亦可考慮藥物或輕微疾病諮詢、送藥服務。
醫護行社區藥房設有WhatsApp熱線,免費提供居家遙距醫療支援服務,如藥物、輕微疾病諮詢服務等;由註冊非牟利組織醫護行者的醫護團隊,包括註冊藥劑師、營養師、護士等回覆查詢。
了解全家健康狀况再建議
接獲求助後,團隊會評估求助者和家人健康狀况、家中有多少成人、小朋友(需了解歲數及體重)、有沒有孕婦或患長期病的長者。了解各人用藥背景、病况後,才為求助者提供用藥建議,如疫情期間可配備哪些合適的平安藥清單等資訊。服務不設送藥,求助者要自行到註冊藥房購藥。醫護行社區藥房高級藥劑師、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王潔婷指出,目前每天約收到超過500名病人短訊,團隊安排每天約4名成員回覆,病人一般需要等待約3天。
公院免覆診 護理連鎖店取藥
至於長期病患,疫情期間不便到公立醫院或診所取藥,可考慮到設有註冊藥劑師的指定萬寧分店取藥。萬寧於2020年起設有標準藥物取藥服務,醫管局轄下指定17間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病人經核實資格後,可在指定萬寧分店取藥。病人需在覆診期前14天內向所屬醫院專科門診確認符合「免覆診取藥」的資格,並登記「醫健通」。取藥服務需收取$50行政費。
另外,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提供免費WhatsApp藥物、接種新冠疫苗諮詢及送藥服務;並與社區藥房合作,以無接觸形式送藥,各區收費約100元(離島另議)。
文:李欣敏、張淑媚、植蔚卿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 麥得飲食法健腦防失智 多吃10類有益大腦健康食物 附營養師食譜 5類食物少吃為妙
- 【零期乳癌的7個問題】比第一期更早期 乳房變異無聲無息 定期檢查成揪出癌細胞關鍵
- 【睡眠窒息症】鼻鼾厲害 易扎醒睡眠質素差 關於戴睡眠呼吸機的4個問題
- 小朋友發燒如何處理?即服退燒藥?多休息飲水?5種情况應盡早求醫
- 對突如其來摯愛死亡 走出哀傷第一步:允許自己軟弱 哀傷中緊記3件事
- 坐骨神經痛勿忍:微創脊椎減壓手術 +「加速康復」評估 24小時出院減併發症
- 兒童也會患甲亢?煩躁怕熱手震頸腫脹 3種治療方法知多啲
- 聖誕新年節慶不利健康?研究:增心臟病發風險15% 小心過量飲酒進食、寒冷、睡眠不足
- 拆解糖尿病3迷思 徵狀:多渴易餓多尿易疲倦 解讀檢測血糖3指標
- 脊椎退化致多種痛症病變 患者腰背頸痛或行動不便 個人化治療及復康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