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養和醫院與港大醫學院一項聯合研究發現,首批逾千名接受疫苗過敏安全評估的個案中,近98%求診者獲醫生評估為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大部分更在接種後沒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其餘2%建議延遲接種。研究認為結果顯示疫苗對大部分懷疑過敏者安全,包括曾有過敏性休克或有多種藥物過敏病史,並有哮喘、濕疹、食物敏感、鼻炎或蕁麻疹併發的病史,與可否接種新冠疫苗並無關聯。建議更新香港過敏科醫學會和衛生署的接種指引,避免延誤接種。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2月14日)
養和及港大研究:98%懷疑過敏個案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2%建議延遲接種
去年醫管局設立的新冠病毒疫苗過敏安全門診一度累積數千宗轉介個案。上述研究分析去年2月至6月期間,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及醫管局港島西聯網疫苗過敏安全門診#共1127名求診者的可用醫療紀錄,結果顯示,經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醫生評估,當中1102人適合接種疫苗。在獲建議接種疫苗、並於接受過敏評估後可聯絡的求診者中,超過 80%表示他們已經成功接種新冠疫苗,並在接種後沒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而其餘求診者在研究進行期間暫未接種新冠疫苗。
求診者中,25人(約2%)經評估後被建議延遲接種,當中21人涉疑似藥物過敏;2人對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輔料聚乙二醇 (PEG)的皮膚測試結果呈陽性;1人對PEG的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 (BAT)結果呈陽性;1人打一針復必泰後,被診斷為對疫苗內含輔料過敏,獲建議轉打科興疫苗。
哮喘、濕疹、食物敏感、鼻炎等與接種新冠疫苗無關聯
是次研究由港大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李曦與養和醫院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醫生李德康共同領導,結果已在《世界過敏組織雜誌》發表。李曦醫生表示:「曾有過敏性休克或有多種藥物過敏病史,並有哮喘、濕疹、食物敏感、鼻炎或蕁麻疹併發的病史,與可否接種新冠疫苗並無關聯。」團隊建議將「過往對非新冠疫苗(或相關輔料)有嚴重過敏反應者」及「多種藥物過敏反應病史」和其他併發的敏感症狀於新冠疫苗接種的「禁忌症」列表和「特別注意事項」中刪除。
相關文章:濕疹 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倡衛署改指引 免延誤接種新冠疫苗
養和醫院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醫生、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李德康醫生表示:「港島西聯網資料分析顯示,大多數因懷疑有『過敏性休克』病史而被轉介至疫苗過敏安全門診作評估的病人,其實並不符合過敏性休克症狀判斷的準則,而超過一半求診人士其實毋須經由過敏病科專家事先進行過敏評估,便可以直接接種新冠疫苗。」為提升評估效率及避免不必要的疫苗接種延誤。」建議更新指引,在特別注意事項中刪除「對其他疫苗(或相關輔料)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又建議規定所有註冊藥物須附有完整輔料清單,讓醫護人員參考。
#養和醫院及醫管局港島西聯網的醫院分別是本港唯一設有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的私家及公立醫院,有關研究對象已能代表在調查期間大部分接受新冠疫苗過敏評估的人士。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發高燒是流感定傷風感冒?流感高峰將至憂疫苗副作用?醫生拆解上呼吸道疾病和疫苗問題
- 【精神健康】為受失眠、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困擾人士提供免費中醫診症 浸大招5000人
- 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增 早期症狀似腸道敏感 中大研糞便測一周有結果九成準
- 【器官捐贈】每日逾2000人等候器官移植 大愛恩人花園捐贈者長眠 救活逾230病人
- 愛滋病毒HIV「晚發現」個案佔比增 年長者易忽略感染風險 防護中心籲有性行為者檢測
- 乳癌篩查次階段轉攻帶基因突變家族病史者 逾半患者由MRI確診 專家倡用
- 研究:逾六成半在職青年每周運動少於2次 逾半運動為減肥健美
-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 【新冠疫苗】首批復必泰JN.1疫苗19日起 滿12歲合資格人士免費接種
-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