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再有唱歌群組出現,位於新蒲崗的「Billy Sir音樂教室」至昨有10人染疫,包括一名導師、5名學生及學生的親友。另有公立醫院3名醫護人員社13日出席逾10人的家庭聚會後同初步確診,涉及九龍醫院、大埔那打素醫院和東華醫院,相信在聚會中感染,另有家人初步確診。醫管局呼籲醫護減少聚會,做好榜樣。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強調,雖唱歌班參與者稱有戴口罩,但即使有戴,近距離接觸時病毒仍可經口罩旁的漏氣位傳播。
唱歌群組涉10人染疫 張竹君:戴口罩近距離仍可傳播
Billy Sir音樂教室位於新蒲崗景福街新時代工貿商業中心,張竹君稱,該教室12月5和8日曾有教唱歌活動,學生主要是50至60歲,一個教師教兩個學生,涉及人數不多,因大部分人都已檢疫,認為毋須強制檢測。
張竹君又說,部分唱歌班參與者稱有戴口罩,但難確定是否所有人都全時間戴好口罩,即使戴了口罩亦有風險,「有些就算戴了口罩,可能大家都比較近,好難說會否在口罩側邊漏了出來,見到有些唱歌活動即使戴了口罩都有傳播」。
政府早前要求指定處所關閉,仍能營業的食肆和酒店則禁現場表演或跳舞,但未有禁唱歌教學或唱歌聚會。食物及衛生局回覆稱,若有關場所供租用作社交聚會如唱歌聚會或包場派對,則符合派對房間的定義而須關閉。此外,若有關場所容許公眾可不時在繳費或不繳費進入,則該場所符合公眾地方的定義,2人限聚令亦適用。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葵盛西邨、麗晶花園多幢大廈現小型爆疫 如何防走廊病毒入屋?曾祈殷建議3件事:勿長開大門、冷氣、常開窗
梁子超:戴口罩室內不通風仍可染疫 籲節日減聚會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室內不通風,即使戴口罩仍有可能染疫,至於未有禁止唱歌班是否屬漏洞,梁認為防疫措施一定會「掛一漏萬」,市民需自律,尤其近日多節日,應減聚會。
醫護參與10人生日聚會 3人工作無接觸確診病人
九龍醫院一名延續護理病房男護士周四晚初步確診,其兄和嫂分別為大埔那打素醫院的內科醫生和東華醫院內視鏡中心護士,同於周五初步確診,他們還有一些家人初步確診。3人於12月13日曾與逾10名家人出席過生日聚會,醫管局表示3人無接觸確診病人,相信在聚會互相感染,相關醫院亦無病人受影響。
九龍醫院男護士的太太同是九龍醫院護士,被列作密切接觸者,初步檢測陰性。東華醫院亦有一名護士,曾經與初步確診的女護士一同用膳,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大埔那打素醫院有4名其他接觸者需醫學監察;九龍醫院17名員工檢測陰性。
醫管局庾慧玲籲醫護做好榜樣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昨再提醒醫護減少聚會,「希望醫護做好榜樣」,又指若感染風險較其他人高,可傳染同事和病人。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長時間浸洗、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
- 【突然離世】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縮小」
-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 痛風石是什麼?尿酸過高結晶體積聚 影響關節外 耳後手肘手指腎臟可結石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 12款「骯髒」蔬果檢出210殘留農藥 藍莓四季豆新上榜 牛油果粟米「最乾淨」
- 【膝痛】前膝髕骨上中下3個痛點 成因有不同 跑友常見髕股關節綜合徵
- 【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 【尿道炎】常見病徵尿頻、尿急、尿痛 中老年更年期後女性注意 養生:少吃辛辣煎炸
- 拆解5款涼麵致肥陷阱 冷麵芝麻醬油麵超邪惡 蕎麥麵配料熱量高 撈檬醬汁超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