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府正積極考慮延長疫苗接種中心運作一個月至10月底,並宣布所有政府員工、醫管局員工、院舍職員及學校員工須打針,否則9月1日起要自費檢測;勞福局更不排除以立法或行政方式要求院舍員工接種。本港至昨日逾320萬人已打首針新冠疫苗,佔合資格人口48.4%,但特首林鄭月娥昨稱仍遠遠不足防外來病毒在社區擴散。早前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倡接種率達九成才放寬措施。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最好全部人都打針,放寬措施需視乎全球疫情、高危群組接種率等。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 (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更新6月22日)
政府、醫管局、院舍及學校員工須接種新冠疫苗 未打針9月起自費檢測
林鄭月娥昨表示,本港至昨日已連續56天沒本地個案,基本達本地「清零」,但Delta變種病毒株不斷擴散,48%接種率不足以防止輸入病毒,故需加強外防輸入及提升接種率,因此公布建立抗疫屏障措施。
政府將「必須接種疫苗,否則自費定期檢測病毒」的要求延伸至4個群組,包括所有公務員及政府員工、醫管局員工、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的員工,以及中學、小學、幼兒園、幼稚園和特殊學校的員工。其中所有未打針的公務員及醫管局職員,昨日起要定期檢測;院舍員工則由8月4日起,檢測周期由每14天一次改為7天一次。
持醫生證明續獲資助
至9月1日,上述4個群組如未打針,須在公餘時間自費定期檢測,當中公務員、醫管局員工及學校職員須每兩周一次;勞福局昨未交代檢測周期。至於持有醫生證明不適合打針者可繼續獲資助。
此外,政府將要求接觸抵港者的人員打針,包括機場員工、接載抵港者到檢疫酒店的司機及檢疫酒店員工。原定明天屆滿的社交距離措施將延長兩周,但每枱可坐4人的B類食肆員工須由14日一檢收緊至7日一檢,已打針者可豁免。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新冠疫苗前要注意:長期病患者不適宜接種? 何謂糖尿、血壓高控制得差? 接種前做身體檢查?
羅致光:不排除立法院舍打針
林太昨稱並非推行強制接種,不接種者仍有檢測選擇權,對比「一般認為好民主的國家」要求打針才能進入某類場所或上課,本港措施「溫和」。
據公務員事務局及醫管局的員工通知,不打針不檢測又無合理解釋可面對紀律行動。被問到紀律行動為何,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稱當局會按機制處理。教育局長楊潤雄則說,學校可按法例及校本機制採取行動。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回應,本港大部分院舍屬私營或非政府機構營運,會由個別機構處理不願打針者,更表明「未來關於疫情發展要審時度勢,不少國家透過立法及行政手段要所有院舍員工接種,不排除任何可能」。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組織幹事曾紀南表示,照顧員平均起薪1.5萬至1.6萬元,假設每月檢測3次,需花費720元,佔收入約5%,形容做法不合理,將防疫責任轉嫁至員工;若立法強制接種,他形容是用公權力逼員工就範。
安老界憂員工流失加劇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表示,現有少數替工因定期檢測而停工或離職,擔心實施自費檢測後,流失率會加劇。他認同接種疫苗可保障院友,料9月底業界接種率可增至八成,對於立法強制打針,他認為此刻不需推行;若屆時疫情爆發,強制接種則「無可厚非」。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稱,醫管局及政府事前沒諮詢,對新措施感無奈,會與局方溝通。
早前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倡接種率達九成才放寬措施。林太昨稱不懂回應;聶德權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最好全部人都打針,放寬措施需視乎全球疫情、高危群組接種率等。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衛生署調查:滿15歲者每月暴飲至少1次5罐啤酒、5杯餐酒或烈酒 比例增至2.7%
- 血庫O型A型B型血僅4天存量 紅十字會籲踴躍捐血
- 許樹昌料流感3月中始回落 籲長者幼童盡快接種疫苗 不打針注意戴口罩手衛生
- 食物中毒受影響人數續增 餐後6至68小時現嘔吐、腹瀉、發燒等食物中毒病徵
- 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情緒 哀傷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 疫後腦膜炎雙球菌反彈 細菌入侵血液可致嚴重病症 病徵:發高燒、劇烈頭痛
- 港踏入流感季節 九成甲型H1病毒 院舍學校一周7宗爆發 衛署籲打疫苗
- 母乳庫招募捐贈者 為極早產及患危疾初生嬰提供母乳
- 流感活躍度上升 公院流感入院率增 衛生防護中心:本港即將踏入流感季節
- 兒童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5個常見問題 解答家長疑慮 (衛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