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第三波疫情持續一個半月,雖然港人一度在7月尾減少出行齊抗疫,港大醫學院分析最新的八達通數據發現,近日港人出行情况「U形反彈」,預期病毒即時繁殖率會由現在約0.6回升至1或以上,即一個病人可傳染超過一人。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認為,貨櫃碼頭爆發至今源頭未明,建議用病毒基因排序助追蹤工作,衛生署亦要增加接觸者追蹤的人手準備秋冬疫情。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即時傳播率「打橫行」 疫情緩滯
第三波疫情未止,病毒即時繁殖率由超過4的高位跌至0.62至0.63。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表示,目前即時傳播率正「打橫行」,反映疫情緩滯。他說,本港第二波疫情時即時傳播率約用了4日就由1跌至約0.6,但今波用了14日才有同樣跌幅,可見疫情下跌的趨勢緩慢。
透過分析八達通出行數據,梁卓偉表示,港人出行數字曾於7月底跌至最低位,近日各年齡層的出行數字均回升,形容如「U形反彈」,反映市民有抗疫疲勞,推算本港病毒繁殖率將回升至1或以上水平,確診可能不跌反升。
倡分析基因 助即時追蹤疫源
近日有外傭宿舍出現群集個案,梁卓偉指出,從報道知悉有外傭宿舍負責人採不合作態度,若個案追蹤愈拖得久傳播愈多,批評有關人物極不負責任,促當局採更強制措施,要求如實提供公共衛生所需的資料。梁續稱,貨櫃碼頭的爆發源頭未明,可用病毒基因排序,助即時追蹤到爆發源頭並加以控制,基因排序不應只用於事後研究。
籲每周為院舍長者檢測病毒
本港錄得超過4500宗確診,梁卓偉引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稱,香港已成為繼湖北省後,全國確診數字第二高的地區,是第三位的廣東省宗數約2.5倍。梁續說,本港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死亡率由第一、二波約0.6%,增至目前約1.5%,主因是第三波有很多院舍長者染疫,隨部分入院者情况可能轉差失救,死亡率或增至2%,與甘肅、河北、黑龍江等地區相若,形容這會是很高死亡率。梁呼籲,本港應定期為老人院舍長者做病毒檢測,舉例說每周一次測試。
「夏天的即時傳播率都去到4,秋冬加上季節性影響,要準備每日可能出現幾百宗新症,要準備隔離、檢疫措施、檢測的容量。」梁卓偉說。他亦贊成開發手機軟件助市民記得自己到過哪些街市、食肆和交通工具,助日後追蹤工作;衛生署亦應增加接觸者追蹤的人手準備可能的爆發。
專題系列文章
- 衛生署調查:滿15歲者每月暴飲至少1次5罐啤酒、5杯餐酒或烈酒 比例增至2.7%
- 血庫O型A型B型血僅4天存量 紅十字會籲踴躍捐血
- 許樹昌料流感3月中始回落 籲長者幼童盡快接種疫苗 不打針注意戴口罩手衛生
- 食物中毒受影響人數續增 餐後6至68小時現嘔吐、腹瀉、發燒等食物中毒病徵
- 研究:34%失胎夫婦現抑鬱情緒 哀傷持續影響夫婦關係 倡生育史納輔導評估
- 疫後腦膜炎雙球菌反彈 細菌入侵血液可致嚴重病症 病徵:發高燒、劇烈頭痛
- 港踏入流感季節 九成甲型H1病毒 院舍學校一周7宗爆發 衛署籲打疫苗
- 母乳庫招募捐贈者 為極早產及患危疾初生嬰提供母乳
- 流感活躍度上升 公院流感入院率增 衛生防護中心:本港即將踏入流感季節
- 兒童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5個常見問題 解答家長疑慮 (衛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