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料以年計肆虐 哈佛:或需限社交至2022年 張竹君:戴口罩和社交距離或成常態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料以年計肆虐,港大醫學專家袁國勇稱要有心理準備今年底前天天戴口罩,美國最新研究更估計,間歇性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或要維持至2022年。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戴口罩和社交距離或都會變常態,籲巿民家有心理準備「會是漫長戰爭」。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認為,要交替實施嚴格及寬鬆的措施,否則社會會「抗疫疲勞」,隨着疫情近日放緩,公務員在家工作可考慮解除,亦可有限度重開部分設施如運動場及圖書館,惟限聚令及邊境防疫措施暫未有空間調整。

哈佛研究推算新型冠狀病毒
未來 5 年傳播情况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美國的數據,推算新冠病毒未來5年可能的傳播情况,研究報告周二(14日)刊於《科學》期刊,報告指出,若免疫力可永久持續,報告估計新冠肺炎或會於首次爆發後消失5年或更長時間;若免疫力只能維持約一年,就可能會每年爆發。研究人員估計,除非新的治療方法或疫苗問世,或提升深切治療部接收病患的能力,否則間歇性的限制社交距離措施或需持續至2022年;即使明顯消除今次疫情,亦應繼續監控病毒,因為疫情有可能在2024年捲土重來。
英國政府的緊急事件科學顧問小組(SAGE)上月中亦發表文章,提出交替實施嚴格及較寬鬆的限制社交距離措施需至少實施一年,其中有半年時間採取嚴格標準。
林正財:措施嚴格寬鬆交替 防「抗疫疲勞」
本港限制社交距離措施要實施到何時?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相信,本港交替實施嚴格及較寬鬆的限制社交距離措施或要延至2021年底至2022年初,視乎疫苗、藥物等供應。關閉處所、規管食肆及4人限聚令的新例至下周四(23日)屆滿,林正財認為,暫時無空間放寬有關措施,但可以在公務員留家工作及關閉康文設施的措施上放寬,例如圖書館可限制人流及探體溫後重開,部分運動場亦可在可控下重開,他估計政府會考慮,「完全維持(現况)的話,社會會有抗疫疲勞,疫情嚴重時應嚴點,之後放鬆吓,讓巿民有點盼望,否則點捱到2022年?」
- 【新冠疫苗】增7個優先組別涉餐飲、建築、旅遊業 今起預約接種疫苗(附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網址)
- 【新冠疫苗】港大醫學院研究:多種新冠疫苗對預防無症狀感染效果不理想 新冠病毒在鼻腔具大量複製能力
- 【新冠疫苗】本港有訂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韓國2名長期病患者接種後亡 糖尿病人現副作用風險高(附:多國近月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
-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回升 3種最具威脅變種新冠病毒株 巴西P1變種病毒傳播力較其他高兩倍
- 【新冠疫苗】港逾2萬人接種科興疫苗 私家診所明起可接種科興 復星/BioNTech復必泰疫苗3月3日可預約(附7間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預約網址/接種計劃私家診所名單)
- 【新冠肺炎】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續有員工、食客確診 張竹君:病發源頭員工有咳嗽 餐廳或有超級傳播 梁子超料員工長距離傳播致多名食客感染
- 【新冠疫苗】BioNTech疫苗未如期到港 研究:接種一劑預防重症效率達62% 第二劑達92%
- 【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 【新冠疫苗】有藥物敏感?疫苗過敏病史?接種新冠疫苗前可以做什麼準備?
- 【新冠肺炎】四出拜年1人確診近50人檢疫 梁子超料疫情有反彈風險 食肆恢復晚市自助餐春茗屬高危 何栢良:勿報復式堂食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料以年計肆虐,港大醫學專家袁國勇稱要有心理準備今年底前天天戴口罩,美國最新研究更估計,間歇性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或要維持至2022年。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戴口罩和社交距離或都會變常態,籲巿民家有心理準備「會是漫長戰爭」。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認為,要交替實施嚴格及寬鬆的措施,否則社會會「抗疫疲勞」,隨着疫情近日放緩,公務員在家工作可考慮解除,亦可有限度重開部分設施如運動場及圖書館,惟限聚令及邊境防疫措施暫未有空間調整。
哈佛研究推算新型冠狀病毒
未來 5 年傳播情况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美國的數據,推算新冠病毒未來5年可能的傳播情况,研究報告周二(14日)刊於《科學》期刊,報告指出,若免疫力可永久持續,報告估計新冠肺炎或會於首次爆發後消失5年或更長時間;若免疫力只能維持約一年,就可能會每年爆發。研究人員估計,除非新的治療方法或疫苗問世,或提升深切治療部接收病患的能力,否則間歇性的限制社交距離措施或需持續至2022年;即使明顯消除今次疫情,亦應繼續監控病毒,因為疫情有可能在2024年捲土重來。
英國政府的緊急事件科學顧問小組(SAGE)上月中亦發表文章,提出交替實施嚴格及較寬鬆的限制社交距離措施需至少實施一年,其中有半年時間採取嚴格標準。
林正財:措施嚴格寬鬆交替 防「抗疫疲勞」
本港限制社交距離措施要實施到何時?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相信,本港交替實施嚴格及較寬鬆的限制社交距離措施或要延至2021年底至2022年初,視乎疫苗、藥物等供應。關閉處所、規管食肆及4人限聚令的新例至下周四(23日)屆滿,林正財認為,暫時無空間放寬有關措施,但可以在公務員留家工作及關閉康文設施的措施上放寬,例如圖書館可限制人流及探體溫後重開,部分運動場亦可在可控下重開,他估計政府會考慮,「完全維持(現况)的話,社會會有抗疫疲勞,疫情嚴重時應嚴點,之後放鬆吓,讓巿民有點盼望,否則點捱到2022年?」
- 【新冠疫苗】增7個優先組別涉餐飲、建築、旅遊業 今起預約接種疫苗(附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網址)
- 【新冠疫苗】港大醫學院研究:多種新冠疫苗對預防無症狀感染效果不理想 新冠病毒在鼻腔具大量複製能力
- 【新冠疫苗】本港有訂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韓國2名長期病患者接種後亡 糖尿病人現副作用風險高(附:多國近月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
-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回升 3種最具威脅變種新冠病毒株 巴西P1變種病毒傳播力較其他高兩倍
- 【新冠疫苗】港逾2萬人接種科興疫苗 私家診所明起可接種科興 復星/BioNTech復必泰疫苗3月3日可預約(附7間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預約網址/接種計劃私家診所名單)
- 【新冠肺炎】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續有員工、食客確診 張竹君:病發源頭員工有咳嗽 餐廳或有超級傳播 梁子超料員工長距離傳播致多名食客感染
- 【新冠疫苗】BioNTech疫苗未如期到港 研究:接種一劑預防重症效率達62% 第二劑達92%
- 【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 【新冠疫苗】有藥物敏感?疫苗過敏病史?接種新冠疫苗前可以做什麼準備?
- 【新冠肺炎】四出拜年1人確診近50人檢疫 梁子超料疫情有反彈風險 食肆恢復晚市自助餐春茗屬高危 何栢良:勿報復式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