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明報專訊】英國研究發現,曾感染其他人類冠狀病毒的康復者,體內「記憶T細胞」對原始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反應較高,可構成「交叉免疫反應」(cross-reactive immune response),或有助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有兒科醫生關注,過去兩年家長非常注重衛生,致兒童較少接觸其他冠狀病毒,不但缺乏對新冠病毒的交叉免疫,長遠對其他病毒如流感的免疫反應亦會較弱,日後即使感染普通感冒亦會增加重症風險。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研究:曾感染原始病毒新冠康復者 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對Omicron BA.2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三針高
英研究:曾染其他冠病毒接觸者未染新冠 記憶T細胞構交叉免疫反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有家庭幾乎全家染疫,但有個別家庭成員倖免。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人員對比原始新冠病毒與兩款人類冠狀病毒的基因片段(epitope),發現部分片段相同,推斷曾感染該兩種病毒的康復者,體內記憶T細胞亦能辨認新冠病毒,即可構成「交叉免疫反應」,而其中一種記憶T細胞透過釋放白血球介素-2(IL-2)對抗病毒。
研究人員於2020年9月在英國招募52名家居接觸者,在家人確診、即暴露於病毒的第0天、第4天及第7天接受核酸檢測,其中一半人最終染疫、另一半人沒有,並於暴露後首6天每日抽血檢驗IL-2,發現沒受感染的家居接觸者體內IL-2水平遠高於染疫者,顯示高水平的IL-2可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亦指出,該種記憶T細胞並非針對病毒棘突蛋白,而是病毒內的核殼蛋白,顯示非棘突蛋白產生的T細胞反應亦有效對抗新冠病毒,認為可用於研製防感染的新一代疫苗。研究今年1月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相關文章:【兒童染疫】第五波染疫兒童出現兩大病徵:神經系統問題及上呼吸道嚴重感染 感染Omicron12%發燒抽筋比例超流感
何栢良:家居接觸者沒染疫 研究證對其他冠狀病毒免疫力較強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18日)於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除新冠病毒,現時還有4種人類冠狀病毒會構成廣泛季節性流行,而上述研究證實,該批沒染疫的家居接觸者本身對其他冠狀病毒的免疫力較強,或可解釋為何部分患者即使全家染疫亦沒受感染。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說,自新冠疫情以來,家長衛生意識很高,導致兒童較少接觸其他病毒,又提到近兩年因感染上呼吸道病毒而求診兒童個案明顯減少,形容數量僅「一個起兩個止」。他憂慮兒童或因此缺乏對新冠病毒的交叉免疫,重申接種新冠疫苗的重要,並提到負責製造各種T細胞的胸腺在青春期後會慢慢萎縮,若兒時沒接觸病毒,日後即使感染普通感冒亦會增加重症風險。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年滿60歲合資格人士:打第4針需距第3針3個月 沒打針康復者一個月後可接種 許樹昌: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
(新冠疫情)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 【致敏原】港45%過敏患者對曱甴敏感 第二常見 中大發現7種新致敏原 (附防曱甴滋生方法)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
- 一氧化碳中毒難察覺 可致昏迷、腦神經受損或死亡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