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團隊分析本港首23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各人入院首日的病毒量最高,唾液、痰或鼻涕的病毒量最高達每毫升1億粒病毒,即大如芝麻的口水鼻涕有10萬粒病毒,至入院14日甚至21日後病毒量亦不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目前為患者使用混合抗病毒藥物治療,若此舉有效,未必用血漿治療。
何栢良:少到幾粒病毒都可中招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首23名患者入院第一日的病毒量最高,其後至第14日甚至21日亦不低,他說每毫升有一億個病毒,即一粒芝麻大小的唾液或鼻涕有10萬粒病毒,十分之一大小亦有1萬粒病毒,人體對新病毒沒抗體,「少到幾粒都可以中招」。
本港2003年爆發SARS期間,曾用康復者血漿治療病人。被問到醫管局會否使用血漿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當年抽取感染SARS後康復的醫護血漿治療患者,此療程需大量康復者;另要康復者本身年輕及健康,以免抽取血漿期間不適。
袁國勇向本報表示,現時會盡量用干擾素、蛋白酶抑制劑及利巴韋林作混合治療,未見明顯副作用,此舉似乎有效,好過用單一藥物治療。他稱會為確診者驗抗體,但如混合藥物治療有成效,可能未必會用血漿治療。
此外,醫管局推出檢測深喉唾液樣本逾一周,何婉霞表示當局正整理及分析數據,考慮需否進一步調節計劃。因應韓國疫情,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昨公布,曾到訪韓國的人須在離開當地後暫緩捐血28天。
專題系列文章
-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 【流感疫苗】 不要等 快打針 防流感 (衛生處方)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