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港大:芝麻大小口水鼻涕 含10萬粒病毒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港大分析本港首23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他們入院首日的病毒量最高,即使過了14日甚至21日病毒量亦不低,可高達每毫升有1億粒病毒。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病毒,經電腦掃描着色為橙色。(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港大團隊分析本港首23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各人入院首日的病毒量最高,唾液、痰或鼻涕的病毒量最高達每毫升1億粒病毒,即大如芝麻的口水鼻涕有10萬粒病毒,至入院14日甚至21日後病毒量亦不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目前為患者使用混合抗病毒藥物治療,若此舉有效,未必用血漿治療。
何栢良:少到幾粒病毒都可中招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首23名患者入院第一日的病毒量最高,其後至第14日甚至21日亦不低,他說每毫升有一億個病毒,即一粒芝麻大小的唾液或鼻涕有10萬粒病毒,十分之一大小亦有1萬粒病毒,人體對新病毒沒抗體,「少到幾粒都可以中招」。
本港2003年爆發SARS期間,曾用康復者血漿治療病人。被問到醫管局會否使用血漿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當年抽取感染SARS後康復的醫護血漿治療患者,此療程需大量康復者;另要康復者本身年輕及健康,以免抽取血漿期間不適。
袁國勇向本報表示,現時會盡量用干擾素、蛋白酶抑制劑及利巴韋林作混合治療,未見明顯副作用,此舉似乎有效,好過用單一藥物治療。他稱會為確診者驗抗體,但如混合藥物治療有成效,可能未必會用血漿治療。
此外,醫管局推出檢測深喉唾液樣本逾一周,何婉霞表示當局正整理及分析數據,考慮需否進一步調節計劃。因應韓國疫情,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昨公布,曾到訪韓國的人須在離開當地後暫緩捐血28天。
- 【第二代新冠疫苗】孔繁毅:逾600人已接種國藥Omicron疫苗 試驗者副作用發燒、局部疼痛、疲倦 料12月可接種
- 【新冠變種】本港Omicron BA.5逾百宗個案涉不同分支 歐家榮:來自多個源頭 日本英國確診回升
- 【第二代新冠疫苗】莫德納擬申請在港用二代疫苗 輝瑞BioNTech新疫苗研究:對Omicron免疫反應增19倍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