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馬拉當拿心臟病發離世 留意6個高危因素 患者通波仔術後注意事項多預防復發
一代球王馬拉當拿(Diego Maradona)在阿根廷時間周三(25日)早上於位處布宜諾斯艾利斯家中因心臟病發離世,終年60歲。馬拉當拿兩周前曾接受腦部手術,主診醫生表示手術成功,並建議嗜酒的他為健康着想,必須改變個人生活方式。原來本港心臟病的死亡人數僅次於惡性腫瘤和肺炎,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2018年因心臟病死亡人數為6088人,其中男性佔3332,女性2756。究竟心臟病除了跟三高有關之外,還有哪些高危因素呢?減肥、戒煙重要嗎?是否可以毫無先兆奪命呢?治療上通波仔和搭橋手術又有什麼分別?術後原來還要注意……
留意胸痛警號 成因多隨時與心臟病、肺部感染、胃酸倒流有關
突然胸痛/心口痛?可以是陣痛又或者持續數天?有醫生表示,最擔心的是由心臟病引起的胸痛,特別是運動、追車、行樓梯時,心臟負荷加大,一旦心臟內血液不足,就有機會令心臟肌肉缺氧而出現心絞痛。不過,每個人對「心口痛」的感覺都不一樣,醫生臨牀上會進行什麼檢查呢?
運動健將都出事? 35歲以下 小心心臟炸彈
什麼是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呢?有醫生指出,大都是心臟原因導致,即心源性猝死。其餘則可能是因外在因素:如中暑、低溫症、濫藥、過量酒精等引發。還有猝死個案中也不乏與運動有關的,35歲以上猝死,大多是不良生活習慣引致血管硬化、血管閉塞、冠心病等;35歲以下猝死,通常是因為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
【心臟病與三高】冠心病可致命 檢視 6個高危因素 切記通波仔後非一勞永逸
2019年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有逾6000人(臨時數字),僅次於癌症和肺炎。當中冠心病是本港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成因和高危因素是什麼呢?6個高危因素中,除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外,原來還有這些……部分患者需進行俗稱「通波仔」或「搭橋」手術。兩者有何分別?有醫生提醒,即使完成手術後,並非代表跟冠心病說再見,原因是什麼呢?
【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每分鐘心跳可以高達150至200下!」醫生指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即心臟無法穩定及有規律地正常跳動,但不易被察覺。部分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的長者)即使有心房顫動,但平日卻可毫無徵狀,直至突然中風入院!
【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真的有「心碎症」!而且其臨床徵狀跟心肌梗塞十分相似,患者一般會感到呼吸困難、胸口疼痛、冒冷汗等,嚴重甚至可引發心臟衰竭、猝死。心碎症患者有機會出現心臟酵素高、心電圖異常等情况,要通過什麼檢查才能夠查找病症呢?原來引發心碎症可以是因情緒而起!
吸煙傷「心」 心血管疾病風險倍增
吸煙不是傷肺嗎?跟心臟有什麼關係?有醫生指出,不要以為吸少一些煙,便等於戒煙,其實吸煙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分量,即使「吸一支」都會造成傷害。他舉例,有些病人已經確診心臟病,但依然無意戒煙,即等於繼續傷害心臟、身體,後果可以是……
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 【第二代新冠疫苗】孔繁毅:逾600人已接種國藥Omicron疫苗 試驗者副作用發燒、局部疼痛、疲倦 料12月可接種
- 【新冠變種】本港Omicron BA.5逾百宗個案涉不同分支 歐家榮:來自多個源頭 日本英國確診回升
- 【第二代新冠疫苗】莫德納擬申請在港用二代疫苗 輝瑞BioNTech新疫苗研究:對Omicron免疫反應增19倍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