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信任是安全感的來源。沒有安全感,人便會經常處於焦慮、恐懼狀態,對身邊人和事充滿猜疑,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在過去半年社會運動的洗禮下,以往我們一直信守的道德標準,變得十分脆弱。
這令我想起那些「臥底」,一直以為是好朋友,卻在你完全沒有防範之下傷害你,那份心寒的感覺,一生難忘,從此對人的信任盡失。
阿明是個中三男生,小時候是個快樂的小孩子。在他的記憶中,媽媽是個溫柔細心的女人,對他關懷備至,愛護有加。但自從小二那次交通意外之後,他的人生就再沒有快樂——媽媽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保護阿明。「我寧願跟媽媽一起離去。」眼前的他,沒有表情,眼神空洞,思緒彷彿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母親早去世 遭父虐打
自從媽媽去世後,就只有阿明與爸爸同住。爸爸是個性格衝動的人,自從太太去世後,性情變得更暴躁,酗酒賭博,還經常拿阿明來出氣,動輒就把他痛打一頓。除了上學之外,阿明還要做家務,小學四年級已經懂得買菜煮飯,自己上學,照顧自己。爸爸對他態度惡劣,經常呼喝打罵。「中一那年的生日,爸爸說好會回家吃晚飯,我以為他記得我生日,心中有一點盼望。我煮好了飯,等到晚上10時,他還沒有回家。過後幾天也沒有回來,亦沒有放下任何生活費,我只好空着肚子上學,回家就盡量在家中找點可吃的充飢。」阿明說着,仍然沒有表情,像是在敘述另外一個人的故事。「沒有人上我們家追債,已經很好。」為了避債,他和爸爸已搬過了好幾次家。
冀努力改變命運 自6月起感無望
阿明一直都想靠自己去改變命運。他努力讀書,希望可以為自己的將來求一點安穩。隨着考試壓力愈來愈大,他的身體出現很多痛症,例如肚痛、頭痛、心悸;有時還會有一陣莫名的驚恐。他愈想控制,就愈難控制,漸漸地產生了一種很乏力的感覺,開始難以集中精神、胃口變差、失眠、缺乏動力,成績下滑之後更覺得自己無用。他說自從今年的6月,這份無望的感覺更加強烈。「還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脫離困境,會有較美好的將來。但原來自己一直信守的基本價值,一直相信那些聲稱會保護你的人,聲稱是為民服務的執法者和掌權者,原來也是不可信任的,現在的香港讓我看不見未來……」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 【流感疫苗】 不要等 快打針 防流感 (衛生處方)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