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問題自我評估肌少症 逆轉有法3個錦囊 改善肌肉量和肌力
【明報專訊】人老會縮水?隨年齡增長,肌肉確實較易流失。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在2019年提出,肌少症與年齡密切相關,年紀愈大,患症風險愈高;徵狀包括肌肉量減少,伴隨肌力減退或生理表現下降。
肌少症不但令人提早出現行動障礙,還增加跌倒、代謝綜合症、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相關文章: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明報獨家網售】阿一海景中秋南非鮑魚盆菜(六位用、外賣自取) 原價: $2688 讀者優惠價: $1988 早鳥優惠送「阿一$100現金禮券」 立即訂購! |
增肌少症風險:缺乏運動習慣、少走路、愛快餐文化
年輕時肌肉質量和力量達到高峰,如果在成年及年長時期過着較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有恆常運動及均衡飲食,盡量減少肌肉流失,能使骨骼、肌肉得以長久保持;相反,不健康生活模式,如沒有運動習慣,不愛走路,飲食奉行快餐文化,便會增加患上肌少症的風險,令人提早出現行動障礙。
易跌 骨折 增心血管病風險
肌少症成因不單是年齡增長,缺乏營養及缺少運動都是主要原因。另外,內分泌失調、運動神經元減少亦會致病。根據AWGS估算,65歲以上患病率為4.1%至11.5%。肌少症患者在臨牀上有許多不良影響,包括易跌、失能、下肢功能較差、代謝綜合症、心血管疾病、住院,甚至死亡等,所以不能輕視。
醫學研究又發現,肌少症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比率相當高。原來骨質疏鬆症和肌少症相關,兩者都會引致跌倒甚至骨折。而骨質疏鬆症和肌少症都可以透過營養補充和運動改善。
相關文章:【營養要識】煮得Smart:核桃千層麵 攝蛋白質防肌少症
量小腿做問卷 自我評估
我會否患上肌少症?一個簡單動作便能作為自我篩查,及早發現和預防:將雙手拇指及食指圍成一個圈,圍在小腿最粗位置(圖二)。如果圍起來後仍有空位,患肌少症的風險便較高;相反若不能圍起來,代表風險低。另一測試方法是量度小腿最粗位置的周長,如男性短於34厘米,女性短於33厘米,代表有肌少症風險。
另外,可以做右列肌少症自我評估量表問卷調查。
■ 肌少症評估
1. 提起並拿着10磅重物,會感到困難嗎?
沒有困難:0分
有點困難:1分
很困難/無法完成:2分
2. 在房間走動時,會感到困難嗎?
沒有困難:0分
有點困難:1分
很困難/無法完成:2分
3. 從椅子/牀鋪站起來時,會感到困難嗎?
沒有困難:0分
有點困難:1分
很困難/無法完成:2分
4. 爬10級樓梯,會感到困難嗎?
沒有困難:0分
有點困難:1分
很困難/無法完成:2分
5. 過去一年,跌倒幾次?
沒有:0分
1至3次:1分
多於3次:2分
如果得分超過4分,應接受進一步檢查。物理治療師會透過手握力測試及坐立速度測試作評估,再以雙能量X光或磁力共振測量肌肉量,以確定診斷。
增肌錦囊:曬太陽步行舉水樽 逆轉肌少症
肌少症可以逆轉嗎?答案是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能改善肌肉量和肌力,肌少症就會遠離你。現在給大家3個錦囊。
錦囊1:透過飲食攝取足夠蛋白質,以及多吃新鮮蔬果。此外,每日在室外接觸陽光20分鐘,確保有足夠維他命D。
錦囊2:改變久坐習慣。很多人一整天在案頭工作,坐着多於走路,回家休息時亦坐着睇電視、玩手機。根據衛生署建議,每日步行1萬步,持之以恆,不但有助保持健康體重,改善心肺功能,還可強健骨骼、肌肉及關節,對健康帶來莫大益處。
錦囊3:加強肌力訓練,透過肌力訓練可以加強肌肉重量。很多人以為到健身室舉啞鈴、推機才是肌力訓練,其實家中都做得到。例如:
用兩個裝滿水的膠樽當作啞鈴,就可以強化上肢肌肉,如:三角肌、二頭肌或三頭肌(圖A);
雙手扶着椅背,雙腳腳踭提起,可以訓練小腿,透過自身重量加強下肢肌力(圖B);
坊間購買簡單運動工具,例如阻力帶,可作為阻力訓練,局部強化肌肉,例如用阻力帶將雙腿圍起,然後慢慢向外打開,加強大腿外側肌力(圖C)。
文:盧玉琼(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3款人氣麵包營養比併 丹麥吐司飽和脂肪高 生吐司比白麵包多糖奶忌廉 酸種麵包有咩好?
- 【痛症】頭痛原因多 注意頭顱重逾4公斤足見頸椎壓力大 致頸椎退化非罕見
- 糖尿病與牙周病有惡性循環 嚴選有營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助維持口腔健康
-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 中暑 中西醫理解有別 酷熱天氣容易出現疲倦乏力、口乾、煩躁等徵狀 注意飲食宜忌 起居養生
- 【膝痛】跑步姿勢不當3原因 肌肉不平衡?扁平足致膝關節內旋?正確跑姿話你知 (姿錯能改)
- 【把脈】什麼是脈息比?1分鐘量度脈搏除以呼吸次數 比值(3或)6 病重快求醫
- 【鈉攝取】味精、鰹魚粉、雞粉、菇粉、瑤柱粉、大地魚粉鈉含量哪種最多、最低?
- 普拉提與瑜伽有不同 注意普拉提運動6大要點 強化核心肌肉助緩和腰痛
- 引起手麻痹的原因:睡姿不良、肩頸勞損、身體虛弱手冰冷(醫食因緣)
- 【更年期】停經後出血 藏子宮癌危機(醫學滿東華)
- 持續消化不良恐胃炎 增胃癌風險 查找胃炎5大高危因素 胃鏡檢查要麻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