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都市人每晚睡得夠嗎?更遑論要睡得好!睡眠除了能恢復體力,對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腦部發展、情緒等都有幫助,因此有充足的睡眠對人體十分重要。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原來大約為90分鐘,然而每晚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應佔多長時間才可以有良好的睡眠質素呢?要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醫生提醒要注意以下5件事。
Read more
現時人類身體唯一可以自行製造的維他命,是被稱為「陽光維他命」的維他命D,維他命D對於人體的骨骼健康,以至抗炎及免疫能力都非常重要。想攝取足夠維他命D,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曬太陽!怎樣曬太陽才能讓體自行製造維他命D呢?在室內隔着玻璃窗曬太陽可以嗎?搽上SPF8或以上的防曬品是否可行呢?原來透過飲食攝取的功效會相對較弱,為什麼呢?
Read more
全民檢測9月1日正式開始,已預約參與檢測的人士,採樣前有什麼要準備呢?採樣程序你又知道嗎?部分人士擔心拭子測試的準確性問題,究竟不同的病毒檢測方法又適合哪些人士呢?參與全民檢測會否被收集DNA資料?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已逾半年,但不少市民仍對病毒檢測存有謬誤,加上病毒變得愈來愈惡,因此在可見的將來仍要緊守防疫措施,不能鬆懈!即睇不同專科醫生拆解各類防疫問題和謬誤,還有專家、營養師教你提升免疫力、加強腸道健康,繼續抗疫!
Read more
【明報專訊】面對世紀疫症,除了口罩和搓手液,我們還需要一隊腸道尖兵。腸道微生態與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中大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壞」菌多,「好」菌少,不但增加感染風險,而且壞菌愈多,病情愈嚴重。恒常運動、均衡飲食,能增加腸道益菌,提升免疫力。相反,食物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甜味劑、乳化劑及代糖等,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
Read more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近3個月,醫學界預測疫情難以消退,疫苗或藥物仍在研發階段。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獲政府400萬元資助,探討患者腸道微生物失衡情况等,初步發現有患者即使無腹瀉,腸道仍積聚較多惡菌並惡化;患者腸道益菌亦減少,增加病毒入侵人體機率。團隊期望一年內研發出「益生菌配方」,日後有望提供疫苗、藥物以外選擇,增強市民免疫力,以及調理患者腸道菌群以降低嚴重程度。
Read more
維持「最佳」狀態所謂優質蛋白質是指High Biological Value Protein (生物價值高的蛋白),它 反映食物的蛋白質是否容易被身體吸收及利用。而HBV蛋白的食物主要來自動物性蛋白質(例如蛋、牛奶、瘦肉、雞肉、魚肉、海鮮、低脂奶類)。對於素食的朋友,可以混合食用不同的植物性蛋白質,例如豆類、豆腐、豆製品及堅果等,以互補植物蛋白的不足。若身體有充足的優質蛋白,將可被轉化為養份,製造或修補免疫細胞,保持免疫系統經常在「最佳」狀態,維持健康,並抵禦細菌和病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