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尿頻、排尿困難難啓齒?了解常用兩類藥物、3種微創手術治療方法

當男士步入中年,不少健康問題開始浮現,其中前列腺肥大屬其中之一,常見於年長男性,據統計50歲以上男士約有一半有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有機會引致下泌尿道症狀,影響生活質素,甚至可能導致如小便出血或尿道發炎等嚴重併發症。有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指出,男士若出現尿頻、尿速慢、排尿困難等情况,不要視作「常態」而忽視,應盡早求醫。現時良性前列腺肥大的治療方法分別有藥物及手術治療,醫生因應患者情况而對症下藥,以緩解這「男人之苦」。 前列腺肥大最常見的症狀是排尿和儲尿出現困難,如小便後仍感覺「排不清」,造成尿頻等,宜及早求醫正視問題。 相關文章:【前列腺】尿頻、小便慢、尿滲前列腺肥大觸發下尿道3大病徵 藥物、手術紓緩男人之苦 前列腺肥大常見症狀:尿頻、排尿、儲尿困難 50歲以上男士注意 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指出,前列腺位於膀胱出口位,包圍着尿道。男士隨着年齡增長,前列腺不斷增生,是正常退化過程。據統計數字顯示,50歲以上的男士約有一半有前列腺肥大情况,70歲以上增至七成。 此情况雖然屬於良性,但當前列腺變大至壓迫尿道及膀胱,有機會引致不同程度的下泌尿道症狀。最常見是排尿和儲尿出現困難,如小便時斷斷續續、排尿流速減慢,每次小便完感覺「排不清」,造成尿頻,整天經常要上廁所。陳醫生指出,夜尿是其中最令患者困擾的症狀,影響其睡眠質素之餘,更造成重大心理壓力。 部分前列腺肥大的患者甚至無法排尿,需要緊急送院插尿管。另外亦有病人出現小便出血、尿道發炎、腎結石等,更嚴重的併發症會影響到腎臟功能。 藥物紓緩前列腺肥大症狀 兩類藥物知多啲 陳醫生指出,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前列腺肥大患者病情相對穩定,唯三分之二的患者情况會愈益變差。為控制病情,大部分的患者會先進行藥物治療,有部分病人則可能擔心藥物有副作用或不希望長期服藥而選擇手術治療。若果病人的情况較嚴重,例如已出現腎功能受損、血尿、結石等併發症,要盡快以手術處理。 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 一、甲型交感神經受體抑制劑 (Alpha 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s) 用作放鬆膀胱頸和前列腺的肌肉,以減低膀胱壓力,令排尿更順暢。此藥物較快見效,服藥後數天徵狀便有改善,但當停藥後,小便不順暢的問題會再度出現,而且此藥物主要是放鬆肌肉,未能縮小前列腺。 二、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 (5-Alpha Reductase Inhibitors) 透過減低體內刺激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激素,有助縮小前列腺體積。一般服用此藥物3至6個月才見效,需要較長時間。 3種微創手術方式 按病人情况決定 至於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手術,現時基本採用微創的方式進行,主要分為3種: 一、「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 醫生會以筆形的內窺鏡沿尿道口去到前列腺,找到阻塞尿道的地方,以激光或雙極電刀方法,把前列腺組織切除。 此手術已施行多年,相當安全。術後需住院3至5天。副作用方面,百分之二術後會有失禁情况,另有七至八成機會出現「逆行射精」情况,即精液向相反方向進入膀胱。 二、前列腺提拉術 (Urolift) 醫生會同樣利用筆形的內窺鏡沿尿道口到前列腺位置,以類似釘書機的形式,把前列腺受阻塞的部分向兩邊「釘」起固定,以回復尿道暢通。這手術時間較短,只需15至30分鐘便可完成。 一般病人在術後通常住院1日,即日可自行排尿。此手術由於並非切割處理,病人康復速度較快,亦較少機會影響性功能。術前需要排除病人並非患有前列腺癌,及其前列腺體積不能太大及過度突出膀胱,才適合施行此手術。 三、蒸氣治療 醫生經尿道放入內窺鏡,到達前列腺位置並注入水蒸氣,利用熱力令前列腺體積變小。 由於過程中毋須切割,所以術後影響失禁、射精功能的機會率也非常低,留院的時間也相對較短。此手術適合前列腺肥大情况較輕微,以及比較年輕、想保持射精功能的病人。醫生會為個別患者進行詳細的臨牀評估,再作診斷及選擇合適的藥物或手術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有片:男性健康】尿頻,點止前列腺阻路 膀胱、尿道、焦慮也可作怪 勿諱疾忌醫 少吃紅肉多吃蕃茄 陳醫生建議,男士應正視排尿及儲尿等問題,切勿諱疾忌醫;而女士若發現枕邊人或家中男士小便時間漸長,又或頻繁上廁所,可提醒他們盡快檢查。另外,維持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例如少吃紅肉、多吃蕃茄、黃豆等食物、多做帶氧運動,都對前列腺的健康有所幫助。 Read more

【前列腺】尿頻、小便慢、尿滲前列腺肥大觸發下尿道3大病徵 藥物、手術紓緩男人之苦

男士進入半百之年,泌尿問題或是最困擾的健康問題之一。有研究指出,約40%至50%的60歲或以上男士,出現夜尿多、尿頻、小便流速慢等各樣中度至嚴重的前列腺症狀,影響生活質素,而這些症狀有機會是由良性問題「前列腺肥大」所引起。要減少泌尿問題影響健康及生活質素,及早求醫接受檢查,能揪出引致前列腺症狀的背後原因。現時有不少藥物可紓緩前列腺肥大所引起的症狀,有需要更可選擇透過手術來改善問題。 Read more

前列腺癌初期病徵跟前列腺肥大相似 小便困難有異常宜及早檢查 MRI導航放射治療提升精準度

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屬男性癌症中的第四大癌症殺手。由於前列腺癌初期病徵跟前列腺肥大很相似,年長男士或以為是良性問題而有所忽略,因此一旦發覺小便困難或異常,宜及早接受檢查。若不幸確診罹癌,在早、中期的情况下,現時有新一代的放射治療方法,能更精準針對腫瘤位置、以較高劑量進行放射治療,不但能縮短治療時間,副作用亦會較少。 Read more

體檢解構(下) 癌症指數的迷思

上期剖析了肝功能指數,今期由我為大家拆解癌症指數的迷思,究竟健康人士在體檢中,如果發現某一類癌症指數高於正常水平,是否等同證實罹患癌症? 當人體細胞處於發炎狀態或發生癌變,便可能會產生某種蛋白質或其他物質,透過檢驗血液中個別生物標記的濃度,就能得出「癌症指數」;然而,癌症指數高於正常水平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例如不良生活習慣、良性或慢性疾病等,因此指數的高低僅屬參考性質,醫生一般會按情况安排更詳細的檢查以找出問題根源。 以下數種常見癌症的生物標記,能協助大家對癌症指數有初步理解: 相關閲讀:醫務化驗師拆解基因密碼 抽「血」剝繭 為醫生、病人提供個人化治療「情報」 【養和百年專題】 大腸癌–癌胚抗原(CEA)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如果血液中的CEA指數愈高,患上大腸癌的機會愈大;然而,有吸煙習慣的人士同樣可令CEA指數上升。如有懷疑,醫生會先安排大便隱血測試,有需要會建議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查,期間可抽取組織化驗或移除瘜肉。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抗原(PSA) 如果血液中的PSA水平達4ng/ml或以上,反映有機會患上前列腺癌,惟患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的男士,PSA水平同樣有機會超出正常水平。因此,醫生一般會進一步安排肛門指檢,透過觸碰前列腺以確認有否不正常硬塊,有需要更會安排活組織抽針檢查。 相關閲讀:體檢解構(中)肝功能指數 鼻咽癌 –艾伯斯坦-巴爾病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DNA 能引起鼻咽癌的EB病毒會在血液中釋出其DNA,因此EBV指數愈高,罹患鼻咽癌的機會愈大;惟EB病毒的DNA並不一定是來自腫瘤,因為病毒可以長時間潛伏於體內,有時可無故激活(Reactivation),令指數上升。如有懷疑,醫生一般會建議為病人進行內窺鏡檢查,以確認鼻咽有否不正常組織,有需要可以在檢查期間,同時抽取組織化驗。 癌症指數正常,其實不代表沒有患癌,因為早期癌症並不一定會令指數飈升,建議除了定期接受體檢之外,如有任何不適,應盡快求醫。 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 潘明駿醫生 Read more

【前列腺癌】年過60注意3件事 驗血檢測PSA水平 早期治癒機會高(醫路同行)

【明報專訊】前列腺癌發病率在這10年呈上升趨勢,從統計數字觀察到,年過60的男士會有較高的發病率……還記得那天,一對夫婦走進診症室,那名太太告訴我,她最近從電台節目中留意到一些男士健康資訊,費盡唇舌才「邀請」到丈夫來看醫生,請我好好為他檢查一下前列腺有否出現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有片】前列腺癌「生得慢」 一把年紀唔使理? 早期前列腺癌治癒機會高 年過60注意3件事 先生剛踏入60之年。詢問過病歷後,發現他實在沒有什麼下尿路徵狀,因此很易理解他為何沒想過看醫生;但接着做前列腺檢查時,卻發現前列腺有硬塊,隨後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驗血報告也顯示有關指數明顯上升。而前列腺磁力共振檢查發現,除了前列腺出現癌變信號之外,盆腔淋巴及恥骨都出現懷疑轉移的情况。最後,活檢組織化驗結果證實是前列腺癌,從正電子掃描得知恥骨位置有活躍癌細胞,病情在毫無先兆之下已踏入擴散階段,即第四期。 前列腺癌未必有徵狀 發病率10年呈上升趨勢 根據最新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在2019年香港有2532宗前列腺癌新症。前列腺癌發病率在這10年呈上升趨勢,從統計數字觀察到,年過60的男士會有較高的發病率。在新症患者中,約三成患者PSA指數於10µg/L或以下確診前列腺癌,而有約四分之一新症患者確診時已為第四期癌症。 相關文章:【前列腺】尿頻、小便慢、尿滲前列腺肥大觸發下尿道3大病徵 藥物、手術紓緩男人之苦 驗血檢測PSA水平 評估風險 男士們,要知道是否患有前列腺癌,有幾點可要留意。一,定期檢查身體及前列腺,要知道前列腺癌不一定會帶來不適徵狀;二,透過驗血檢測PSA水平,評估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三,倘若上述檢查結果異常,應與醫生商討,及早做活檢組織化驗從而斷症。 患上早期前列腺癌,只要得到適切治療,治癒機會很高,5年期生存率可以超過百分之九十。早期前列腺癌患者,PSA指數大多在10µg/L或以下的水平,此時癌細胞仍處於前列腺之內,未有擴散到附近組織或轉移。在這個階段,外科手術或電療,都是根治前列腺癌的標準方法。 文:魏浩然(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前列腺癌】早期未擴散低中高風險患者常用治療方法 知多啲:小便頻密困難或腫瘤轉移?

【明報專訊】早期前列腺癌,西醫治療根治率很高。治療主要兩大方法,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有不同合適症和病人選項,總括而言兩者根治率非常接近。既然西醫治療有效,中醫在治療局部前列腺癌又有何角色呢?早前提及,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已擴散的前列腺癌(見文〈壯年患者多基因突變 中西藥夾攻治頑固前列腺癌〉)。今次闡述中西醫如何互相配合治療早期前列腺癌。 相關文章:【有片】前列腺癌「生得慢」 一把年紀唔使理? 前列腺癌早期沒擴散 手術、電療根治率高 早期前列腺癌,指癌細胞還是局限於前列腺當中,並沒有擴散到其他骨頭或內臟。對於局部前列腺癌,西醫一般按照前列腺癌指數,即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高低、影響位置和前列腺癌病理報告中的分化程度,再釐定病人屬於低中高3種風險組別(見「未擴散前列腺癌風險分類」一表)。 早期前列腺癌治療主要兩大方法,手術切除或使用俗稱電療的放射治療。兩種方法各有優劣,有不同合適症和病人選項,總的而言兩者根治率非常接近。對於某些中、高風險的前列腺癌患者,假如使用電療,或需要配合半年或至兩年荷爾蒙療法。 中醫治療主要是減低西醫治療的併發症,提升病人生活質素。 術後腎虛滲尿 膀胱忍尿力下降 前列腺癌患者在手術後,會有輕微滲尿,一般在手術後數星期自然慢慢回復;但有小部分病人即使好轉,但仍受滲尿影響生活。中醫認為不少病人屬於腎氣虛弱,令膀胱忍尿能力下降,所以治療需要補腎氣。常用中藥包括著名中藥方金匱腎氣丸,當中地黃可以補腎陰,附子、肉桂可以補腎陽,陰陽兼顧。另外,有些常用中藥例如蓮子、茨實,也有一點協助收斂小便的作用,幫助回復小便忍耐力。 另外,雖然電療技術愈來愈先進,但有些病人始終會出現電療後長期副作用,包括小便出血、大便出血等。原因是電療過程中,部分放射線灼傷了大腸黏膜和膀胱黏膜(現時有新方法,透過注射水凝膠減低大腸發炎風險,以後再談)。 相關文章:【前列腺】尿頻、小便慢、尿滲前列腺肥大觸發下尿道3大病徵 藥物、手術紓緩男人之苦 電療後小便出血 清膀胱濕熱止血 最近有一名病人,兩年前由於前列腺癌擴散到附近的淋巴腺,需要接受較大範圍的電療。電療後反覆出現小便出血和小便疼痛,經膀胱鏡確診為膀胱發炎,治療了1年病情反覆,並影響正常生活。最困擾病人的是每次打高爾夫球時,因為動作大,球賽後就會小便出血。病人希望透過中藥治療改善情况。從中醫角度,是因為濕熱積聚於膀胱,再加上病人經常睡眠不足和進食辛辣,導致膀胱熱上加熱,引起出血。治療以中藥清膀胱濕熱,涼血止血,再配合生活作息改變,數星期後小便出血情况已經停止,病人可以再去打高爾夫球。 亦有病人因電療後大便出血而尋求中藥治療,其徵狀和痔瘡出血沒有太大分別,用清大腸濕熱的中藥,再加上調理腸胃,一般大腸出血都能控制。 益氣養陰 改善疲倦潮熱 此外,部分前列腺癌患者需要注射荷爾蒙藥物,常見副作用是身體感覺疲累,部分病人會出現短期潮熱、盜汗。這一類病人可以利用中藥益氣養陰,改善疲倦和潮熱等副作用。 總而言之,早期前列腺癌,透過合適治療,根治率很高。但無論接受什麼治療,都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透過中醫藥可以減輕不適,中西醫配合治療的確是相得益彰。病人接受前列腺癌治療,無論選擇中醫或西醫,之前必先請教主診醫生和中醫,以策安全。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知多啲:初期無徵狀 小便頻密困難或腫瘤轉移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前列腺癌發病率不斷上升,由2010年1492宗新症,增至2019年2532宗。病發初期通常沒有任何徵狀,當腫瘤逐漸增大或開始轉移時,可能會引致以下徵狀: ‧小便頻密,尤其在晚間更嚴重 ‧小便困難,久久不能排出尿液 ‧小便或射精時感赤痛 ‧小便或精液帶血 ‧若癌細胞擴散至骨骼、盆骨或脊骨,會感到痛楚或僵硬,患者亦可能會感到疲倦、胃口不佳和日漸消瘦 前列腺癌徵狀與一些前列腺疾病,例如前列腺肥大、膀胱感染等相似,容易令人混淆,醫生診斷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香港防癌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前列腺癌】BRCA基因突變是什麼?增前列腺癌胰臟癌風險 調查:八成患癌者不知

【明報專訊】醫學界近年發現BRCA基因突變,會增加患上常見癌症風險,其中對患乳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胰臟癌的風險,分別增10倍、4.5倍、50倍及2倍以上,並影響治療選擇。癌症病人互助組織「同路人同盟」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結果分別有近七成及逾八成受訪者並不知悉BRCA基因突變與前列腺癌及胰臟癌有關。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陳穎樂指出,需透過基因測試,才能辨識病人有否帶基因突變,讓病人了解自己和家人患癌風險及協助選擇治療方案。 Read more

【前列腺癌】發病率升?四五十患前列腺癌多帶基因突變?中西醫結合治療成效如何?

【明報專訊】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前列腺癌發病率近年穩步上揚,由2010年1492宗新症,至2019年2523宗,慢慢貼近西方地區。原因除人口老化、壽命愈來愈長外,一般相信前列腺癌和西化飲食習慣有一點關係。以往前列腺癌一般只發生在年老如70歲以上男性,但近來發現部分前列腺癌患者有50歲,甚至40多歲,這情况可能與遺傳有關;也有些人並沒有家族史,不知為何前列腺出現基因突變,導致壯年患前列腺癌。四五十歲人士患前列腺癌,通常帶有基因突變,對西藥治療反應較差,且病情極為頑固。使用化療或標靶藥治療時,加入清熱解毒、益腎強骨中藥,或能慢慢抑制頑固的前列腺癌。 Read more

【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而發燒和頭痛是新冠常見病徵,對於新冠患者來說,止痛退燒藥成為搶手貨,加上不少市民參考「買藥清單」,為預防為自救……不少人儲備各種成藥:止痛藥、退燒藥、咳水、喉糖、止瀉藥;這款藥針對頭痛,那款藥「大包圍」可擊退所有感冒症狀。專家提醒,部分成藥含相同成分,也有一些複方西藥,一粒藥丸同時針對傷風、鼻塞、頭痛等多種徵狀,若重複用藥或帶來副作用,甚至容易導致過量。疫下自行用藥,應看清成藥成分、認識每款藥物,以免承受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Read more

癌症病人胃口差、疲倦、疼痛、血小板低下…中藥紓緩癌症(下)益氣健脾 食得瞓得

【明報專訊】中醫藥在處理癌症一些症狀,確實有優勝之處。上星期一(8月9日)討論了中醫藥如何幫助紓緩胸腔或腹部積水(bit.ly/3jYjwfv);今次再談胃口差、疲倦、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的問題。胃口差-改善消化-解滯通宿便-很多癌症病人胃口差,原因涉及多方面:有的可能是接受化療後感到惡心嘔吐;有的可能是因治療產生味覺變化,以往美味的食物,已經不像以前的味道;也有可能是因為情緒低落而引起胃口不好。西醫所用的止嘔藥功效很好,已經很少見到病人因化療引起劇烈嘔吐。但治療胃口差的西藥卻很少,臨牀上醫生最常用是一種輕量荷爾蒙藥物,激發病人胃口,但療效一般。中醫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處理這個問題。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