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速遞件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市民拆包裹時應如何處理?專家建議勿摸口鼻、速洗手等4事項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內蒙古自治區在恒常檢測中發現,一份由內地寄往香港的包裹的外包裝,對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已寄抵香港,請香港協助調查和跟進。供應香港的包裹內有衣服,收件人已於上周六(13日)接收包裹,隨即棄置外包裝及清洗衣服。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指出,新冠病毒在過去試驗中能在紙及膠紙物件存活數小時,以及一兩日,暫未見物件向人傳播病毒的個案,市民收到或拆開包裹時應如何處理? Read more

【新冠肺炎】牛津大學分析:2020年22國民眾預期壽命減逾6個月 男性跌幅高於女性 美國男性「折壽」最多達2.2年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27日發表一項於《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研究員分析了歐洲、美國和智利共29個國家的死亡數據,發現27個國家民眾2020年的預期壽命相較於2019年水平下跌,其中22國民眾預期壽命下跌逾6個月,8個國家女性及11個國家男性的預期壽命縮短超過1年。報告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在2020年的民眾預期壽命,錄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跌幅,其中美國男性「折壽」最多,達2.2年。 Read more

【新冠肺炎】港大研究:低溫環境新冠病毒有效複製 倉鼠肺部出現嚴重發炎出血 呼籲冬天前接種新冠疫苗

【明報專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臨牀副教授陳福和領導的團隊透過倉鼠實驗發現,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更有效複製,導致更嚴重的炎症,並抑制中和抗體反應和延後康復。團隊建議所有符合接種條件的市民在這個冬天前接種新冠疫苗,以降低在即將來臨的冬天染病後的嚴重程度。港大倉鼠實驗:感染7日後-低溫組呼吸道病毒量明顯較高-轉眼已入秋,氣溫可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 Read more

【新冠疫苗】加州大學研究:12至15歲男童接種兩劑BioNTech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入院風險 較確診新冠肺炎入院比例高5倍

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今年上半年美國12至17歲青少年在接種BioNTech疫苗後的不良反應,發現每百萬名12至15歲男童接種疫苗,出現心肌炎的機會為162.2宗,16至17歲有94宗,少女數字則明顯較少。按照美國目前的入院率來看,健康男童在120日內,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入院的比例,約為每百萬人有26.7宗。12至15歲男打兩針BioNTech心肌炎住院風險-較感染新冠病毒入院高約5倍 Read more

【新冠肺炎】港3宗Mu變種病毒(B.1.621)無病徵、肺片清 1人已接種兩針復必泰疫苗 許樹昌:Mu有能力減疫苗保護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稱「世衛」)將新冠病毒變種分為「值得注意的變種」(variant-of-interest)和「值得關注的變種」(variant-of-concern),其中後者被視為威脅較大,包括Alpha及Delta變種。世衛於周二(8月31日)公布,將「Mu」(B.1.621)變種新型冠狀病毒,列為「值得注意的變種」,稱其可能對疫苗更有抵抗能力,需更多研究以進一步了解此變種。 Read more

【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兒童及青少年更易感染? 美國開學後兒童確診大增4倍至逾20萬人染疫

【明報專訊】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仍肆虐。美國自8月開學後,兒童及青少年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急升,截至8月26日的一周內,美國新增20.4萬名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較截至7月22日的一周約3.8萬宗,大增了4倍;8月20日至26日,每天平均有330名兒童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是逾一年來最高。得州有校區因相繼有教師染疫亡,本周宣布校區內5間學校暫停實體上課。 Read more

【新冠肺炎】南非新發現C.1.2變種病毒株 每年突變逾40次更具傳播性 5月至今已擴散7國 短時間增長幅度與Delta相似

【明報專訊】再發現新變種病毒?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和「夸祖魯-納塔爾研究創新和測序平台」(KwaZulu-Natal-Research-Innovation-and-Sequencing-Platform)最近在《自然》期刊發表報告,警告一種在當地發現的新變種新冠病毒,這款C.1.2變種病毒株今年5月在南非被發現,專家表示,C.1.2變種病毒株由第一波疫情時的C.1演化而成,它每年作41.8次突變,這速率較現時所知其他屬於「值得關注的變種」(variant-of-concern)的變種病毒株高一倍。專家稱,這個短時間內增長的幅度與之前當地的Beta(最先在南非發現的B.1.351)和Delta(最先在印度發現的B.1.617.2)變種傳播情况相似。C.1.2變種病毒正在最少7個國家中出現。 Read more

【新冠肺炎】4月至今逾50宗已接種新冠疫苗輸入個案 88%屬變種 袁國勇:檢疫酒店外傭確診 疑採樣期間涉空氣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昨表示,全球正經歷另一波巨大疫情,Delta變種病毒傳播是主因,本港面對輸入個案的壓力很大。香港累計有294宗N501Y變異病毒株輸入,過去一周沒增長,惟愈來愈多涉L452R病毒株,至前日累計236宗,當中134宗屬傳播較快的Delta。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亦表示,由4月至8月15日,本港共有52宗已接種新冠疫苗的輸入個案,其中88%屬變種。另外,從美國返港、已接種新冠疫苗的38歲外傭(個案12032)返港檢疫後,確診帶有Delta變種新型冠狀病毒。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17日)到外傭檢疫的灣仔帝盛酒店視察,相信外傭是在檢疫酒店被對面房間的夫婦感染,涉及空氣傳播。 Read more

【新冠肺炎】新增源頭不明個案男子料「復陽」 澳門確診小兄妹嗅覺減退

【明報專訊】本港昨被列為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涉早前公布的43歲地盤燒焊工,衛生防護中心檢視流行病學等資料,認為他與早前未被確診的復陽個案脗合。港大專家何栢良認為,未有足夠資料證明患者是近期感染或復陽,應當作新個案處理,嚴格執行追蹤及隔離工作。至於日前確診澳門一家四口,澳門當局稱,51歲爸爸低燒、喉嚨痛及咳嗽,病情穩定毋須吸氧,肺部有炎症,但無惡化;43歲媽媽喉嚨痛及咳嗽,左下肺部有小量炎症,病情穩定;12歲妹妹和15歲哥哥嗅覺減退,病情穩定。 Read more

【新冠肺炎】本地初確男子沒病徵、有抗體 張竹君:病毒量少無法分析是否變種病毒 許樹昌:或5月前已感染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說,初步確診的本地個案涉一名43歲男子,居於深水埗東廬大樓A座的劏房,他沒病徵,未接種疫苗,本月2日驗出陽性,因病毒量低未能分析是否屬變種病毒,入院後則驗出IgG抗體陽性。本港連續58天新冠零本地個案或「斷纜」。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分析,患者起碼五六周前已染疫,目前對社區構成的風險不高。另外,澳門一家四口確診感染傳染力高的Delta變種病毒,其中12歲女童曾於7月參加西安舞蹈交流團,同團合共30人,與她同房的13歲女童本周一(2日)經「回港易」抵港,入住尖沙嘴帝樂文娜公館,港府昨晚圍封酒店強制檢測。13歲女童與兩名家人來港,3人正接受檢疫,女童昨日病毒檢測呈陰性。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