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肺炎引發胸腔積膿【肺腑之言】

【明報專訊】一個40餘歲的男士,身體一向健康,卻因持續一星期發燒和左邊胸痛入院,X光顯示他整個左邊肺部「白茫茫」一片,臨牀和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左邊胸腔積了大量液體。抽取胸腔樣本化驗時,發現是呈淡黄色膿狀液體,化驗分析發現有大量白血球和細菌,診斷出他患上「胸腔積膿(empyema)」。 Read more

兩大類抗癌標靶藥 「神奇子彈」:單抗準確殺癌細胞(醫言有理)

【明報專訊】抗癌標靶藥物有兩大類,包括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還有其他口服標靶藥物。單克隆抗體簡稱「單抗」,屬免疫治療,一般需要經靜脈點滴注射,個別單抗有皮下注射配方。 新代單抗改造抗體蛋白 療效更佳 單抗針對癌細胞表面的抗原蛋白,準確殺死癌細胞,因此又稱神奇子彈。新一代單抗利用新技術將抗體蛋白改造,療效更佳。把動物單抗蛋白改成人類單抗蛋白,可避免病者免疫系統排斥輸入的動物單抗。將單抗蛋白碎片化(fragmentation),可令所產生的小抗體更具入侵性,加強療效。還有新技術將兩種針對不同抗原蛋白的單抗,結合成雙標靶單抗,令抗癌T細胞與癌細胞結合,令癌細胞死亡。將毒素、藥物或輻射物加入單抗蛋白,亦可大大加強療效。 相關閲讀:【血癌】長者患癌人數上升 配合標靶藥溫和治療 副作用可控(醫言有理) 個案:淋巴結脹大 單抗配合化療 60歲陳先生全身淋巴結脹大,活組織檢查確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治療方案用抗CD20單抗利妥昔(rituximab)加化療,治癒機會高。 65歲林太同樣全身淋巴結脹大,活組織檢查確診濾泡性B細胞淋巴癌(follicular B cell lymphoma);骨髓有癌細胞,屬四期。治療方案用新一代抗CD20單抗阿托珠單抗(obinutuzumab)加化療,療效佳。 20歲李小姐胸腔縱膈部位(mediastinum)有大腫瘤,活檢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治療方案利用含毒素維多丁(vedotin)的CD30單抗本妥昔(brentuximab)加化療,治癒機會高。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閲讀:【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脊柱側彎常見徵狀 青少年期難察覺 把握治療黃金期 (醫路同行 )

【明報專訊】你有否發現子女的肩膀高低不一?背部不對稱地隆起?若出現這情况,便需要留意子女是否患上脊柱側彎。(編者按:作為家長,怎樣才知道子女有沒有脊柱側彎呢?除了衛生署學童保健服務中有關篩查適齡兒童脊柱健康外,家長還可以進行哪些簡單測試,以檢視子女有沒有出現脊柱側灣的常見徵狀呢?) 脊柱側彎常見徵狀:肩膀有高低、背部不對稱 把握治療黃金期 脊柱側彎是脊骨變形,一般伴隨旋轉及生理弧度改變。青少年期的脊柱側彎八成以上是原發性,成因不明。在生理上,患上輕微脊柱側彎的青少年未必有腰背痛問題或活動能力的限制,加上不易從外觀察覺變化,容易令家長及患者掉以輕心。假如於發育時的黃金期不理會病情,側彎情况可急劇惡化,胸腔也會變形,嚴重更可影響心肺功能,連走樓梯也會喘氣。遑論影響外觀、心理成長,以及年紀增長時可能浮現的腰背痛症等。 相關閲讀:【爸媽注意】容器嬰兒綜合症成因 與嬰兒長期被困BB車有關?預防3招 增加Tummy time 站立向前彎腰簡單測試 作為家長,怎樣才知道子女有沒有脊柱側彎呢?衛生署學童保健服務,其中一環是篩查適齡兒童脊柱健康,所以家長應按衛生署指示,子女在中小學時依時帶他們做檢查。如子女於國際學校就讀,家長需主動聯絡衛生署預約相關篩查。在家中,家長可讓子女雙手掌心貼合,腳併着站立,然後慢慢向前彎腰,留意背部有沒有不對稱情况。其他常見徵狀包括肩膊或盆骨有高低、肋骨一邊隆起、腰線左右不一等。 脊柱側彎可以醫治嗎?處理側彎需要跨專科合作,根據病人骨骼發育情况、側彎嚴重程度以決定治療方案:病情輕微的可嘗試做針對脊柱側彎的物理治療,如施羅特運動(Schroth method);中度可能需要佩戴度身訂製的矯形背架及配合物理治療;當保守療法未能有效控制病情,便可能需要做手術固定脊柱。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戴矯形背架 度身運動糾正姿勢 施羅特運動起源於德國,是針對脊柱側彎不同情况而設的一套運動,在歐洲有廣泛認受,香港近年也有引入。其目的是在三維空間概念下,透過指定動作反旋、伸展,以及固定脊柱,從而糾正患者姿勢,令肌肉回復平衡,改善患者肺部呼吸空間,以達到改善脊柱側彎的效果。每名患者病情都是獨特,動作需度身而設,施羅特運動亦應在受相關培訓的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 作為父母,誰會忍心子女躺在手術牀上?病向淺中醫,及早發現,及早就醫,配合專業指示做物理治療及佩戴背架,方是應付脊柱側彎的良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呂美恒(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 Read more

【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相信大部分人對「血癌」一詞略有耳聞,但其實「血癌」只屬統稱,醫學界大致將這種癌症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三者均有其獨特之處,會影響造血能力、免疫能力、骨髓等,而且有實體腫瘤及非實體腫瘤之分。部分種類的血癌如果屬慢性,或出現在較隱蔽的位置,患者早期可能毫無病徵,透過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有可能在部分檢查中可找出線索。 Read more

【痰火核】頸部淋巴結脹大病因多 小心鼻咽癌淋巴癌 (醫言有理)

【明報專訊】淋巴結(lymph nodes)遍佈全身,除了頸部、腋下及股溝等多個部位外,胸腔及腹腔內亦有大量淋巴結,屬人體重要免疫組織;內含大量免疫細胞,可抵抗病毒細菌入侵。病從口入,不少細菌病毒主要經口鼻進入人體,包括新冠病毒,頭頸淋巴組織乃第一防線。頸部淋巴結脹大,俗稱「痰火核」,有多種不同病因。(編者按:跟鼻咽癌、淋巴癌等又有何關係?) 相關文章:【有片】頸腫成因多 睇位抓黑手 鼻咽癌淋巴癌 頸淋巴結脹大 50歲王先生發現右頸淋巴結脹大至4厘米,不紅不痛;用抗生素後,沒有好轉迹象。正電子掃描顯示鼻咽亦有腫塊,活組織檢查確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醫生建議電療加化療,可有效控制病情。 60歲李太左頸淋巴結腫脹,已超過半年時間,一直諱疾忌醫;淋巴結緩緩增大,最終決定見醫生。正電子掃描顯示全身淋巴結皆脹大,活組織檢查確診低毒性濾泡性B細胞淋巴癌(follicular B cell lymphoma),骨髓穿刺亦見癌細胞,淋巴癌屬4期。李太接受針對B細胞的阿托珠單抗(obinutuzumab),加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化療,效果良好。 相關文章:【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持續低燒 頸、胸腔淋巴結腫脹 淋巴癌2期 25歲張小姐正在大學攻讀碩士課程,最近有長期低燒現象,同時左頸淋巴結腫大。正電子掃描顯示左頸及胸腔淋巴結腫脹,後者直徑10厘米;左頸淋巴結活檢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骨髓穿刺未見癌細胞,屬淋巴癌2期。張小姐接受單抗藥物布倫妥昔(brentuximab vedotin),加3種化療藥物:阿黴素(doxorubicin)、長春鹼(vinblastine)及達卡巴嗪(dacarbazine),效果良好,根治機會高。 70歲陳太左右頸淋巴結腫脹,正電子掃描顯示全身淋巴結脹大,活組織檢查確診較少見的套細胞淋巴癌(mantle cell lymphoma),骨髓穿刺亦見癌細胞,淋巴癌屬4期。李太接受針對B細胞的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加苯達莫司汀化療;療程共6個月,效果良好。套細胞淋巴癌復發機率較高,完成6個月的療程後,建議持續接受利妥昔單抗治療。 相關文章:【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當觸摸腹部時,可曾發現有突出物?當站立或咳嗽時腹部明顯有突出物,但在平臥時又會縮回去,這情况可能是小腸氣。這個突出物其實是因為體腔內器官突出而形成,也由於突出的器官多為小腸,因而稱為小腸氣 (醫學上稱為「疝氣」)。如果一直不理會,突出的部分會愈來愈多,甚至可能出現小腸「卡住」的情况。現時進行疝氣修補手術能否減低復發機會呢? 相關文章:便秘|3大成因 都市人易錯過排便黃金時機 持續便秘引發多種併發症 預防5個貼士 小腸氣(疝氣)成因常見於腹股溝、肚臍周邊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小腸氣醫學上稱為「疝氣」,是指體內的器官通過身體腹壁缺口移動到外層,偏離了原本位置。鄺醫生解釋,身體腹腔內的各個空間是以不同的「通道」連接,例如腹股溝,即是男性輸精管連接睪丸的「通道」,由於睪丸是在腹腔內形成,再慢慢下移至陰囊,這個先天的「通道」就可以讓睪丸從腹腔內移動到腹腔外的陰囊。 不過,因為某些後天原因,例如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經常抬舉重物等,都會增加腹腔內壓力,導致這些「通道」擴大,讓小腸等內臟或脂肪容易偏移到另一個空間,形成疝氣。雖然男士和女士都有腹股溝,但男士一般腹股溝空間較大,也較大機會患上腹股溝疝氣。 除了腹股溝外,肚臍附近也是常見出現疝氣的位置。這是因為當人出生剪了臍帶後,肚臍會自動癒合,但仍屬較薄弱的地方,若後天經常抬舉重物或咳嗽等增加其腹腔內壓力,就會增加形成小腸氣的機會。 突出物誤以為是腫瘤腫塊或會卡住小腸影響血液供應 鄺醫生指出,疝氣很多時會形成一個突出物,病人或會誤以為是腫瘤,但疝氣所形成的突出物會「時出時入」,非像腫瘤般長時間突出。突出的腫塊除了影響外觀,還有機會卡住小腸,影響腸道暢通和血液供應,造成小腸梗阻,嚴重更會引致小腸壞死。除非病人不適合接受手術,否則一般都會建議進行手術修補,特別是當突出的器官無法推回原位的情况,都需要以外科手術去處理。 微創修補手術  填補薄弱肌膜 疝氣修補手術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微創方式進行,在病人的下腹開3個小孔,放入一塊人工網膜覆蓋缺損的位置;人工網膜會與附近組織融合,強化腹壁內的缺損,令器官不再移位。不過如果病人已出現腸塞或壞死性現象,則需要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修補。疝氣復發多在同一個位置,但現今手術技術發展成熟,復發機會少於百分之一至二。 「裂孔疝」:胃部擠上胸腔致胃酸倒流 不過,並非所有疝氣都會形成突出物,鄺醫生表示,疝氣可以只發生於腹腔內的空間而不外露。其中一個常見情况是食道和橫隔膜之間的「裂孔疝」,胃部被擠上了胸腔的位置,這類病人通常沒有徵狀,部分病人會因為胃酸倒流或「火燒心」,而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裂孔疝」患者主要透過藥物控制胃酸倒流情况,如徵狀嚴重至藥物無法控制,或病人不想長期服藥,亦可考慮以微創手術,把胃部拉回原位及修補缺口。 相關文章: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預防小腸氣注意3件事 要預防疝氣,鄺醫生提醒應注意以下3件事: 1. 進行舉重、負重等訓練時,應跟隨教練指引,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切忌「死谷」。 2. 如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的問題建議應諮詢醫生以控制徵狀。 3. 多吃蔬果和多喝水,保持大便暢通。 Read more

【帶氧運動】腹式呼吸2個步驟 3吸2呼跑步法 提升心肺功能(姿錯能改)

【明報專訊】學習腹式深呼吸,肩胛打開,橫膈膜向下,令肺部容量增加,有效的帶氧呼吸,是提升心肺功能的有效運動。運動可分為帶氧和無氧運動。帶氧運動是指在氧氣充分供應情况下的運動訓練,例如踏單車、慢跑、游泳、瑜伽、有氧舞蹈、快走、散步等;這些運動可以維持肺部健康、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心肺耐力,令人不容易感到疲倦,工作或生活亦能增加活力。帶氧運動 護骨減慢衰老-帶氧運動的功用包括:‧加強心肺功能,保護心血管,防止血管硬化 Read more

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睡眠期間出現呼吸不暢,甚至窒息,自己一般難以察覺,更何况睡眠窒息症患者未必會有明顯徵狀,但卻潛在很多危機,例如睡覺時氣道出現阻塞導致窒礙呼吸,不但影響睡眠質素,令人容易疲倦及專注力變差,更可能會損害心血管健康,引發心臟病及中風等嚴重疾病。哪5類人士屬高危族呢?又有什麼警號需要留意?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以下情况:經常覺得疲倦、日間隨時可入睡、睡覺時不斷轉身,又或是初確診糖尿病及高血壓等人士,宜及早求醫,建議考慮接受睡眠測試,以了解問題是否源於睡眠窒息症,從而作出適切的治療方案。 Read more

【氣胸】7類人士易爆肺?無預兆警剔呼吸困難、胸口痛突然來襲

氣胸(俗稱「爆肺」)可以在毫無先兆下突然發生,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氣促、胸口痛、乾咳,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適當治療,病人有機會出現壓力性氣胸,導致休克,甚至死亡,後果可以很嚴重!自發性氣胸-肺泡無故爆破-7類人士易爆肺?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岑健醫生表示,氣胸是指當肺部出現病變,或者因外傷、撞擊等造成破洞時,讓空氣進入胸膜腔(pleural cavity)。大部分爆肺個案都屬於「自發性氣胸」,即肺泡無緣無故破裂,男性比女性稍多,每十萬個男性中約有10人一生中會發生一至兩次,而每十萬女性大約有4人,身體特徵是較高及瘦。究竟哪些人士較易爆肺呢? Read more

癌症病人胃口差、疲倦、疼痛、血小板低下…中藥紓緩癌症(下)益氣健脾 食得瞓得

【明報專訊】中醫藥在處理癌症一些症狀,確實有優勝之處。上星期一(8月9日)討論了中醫藥如何幫助紓緩胸腔或腹部積水(bit.ly/3jYjwfv);今次再談胃口差、疲倦、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的問題。胃口差-改善消化-解滯通宿便-很多癌症病人胃口差,原因涉及多方面:有的可能是接受化療後感到惡心嘔吐;有的可能是因治療產生味覺變化,以往美味的食物,已經不像以前的味道;也有可能是因為情緒低落而引起胃口不好。西醫所用的止嘔藥功效很好,已經很少見到病人因化療引起劇烈嘔吐。但治療胃口差的西藥卻很少,臨牀上醫生最常用是一種輕量荷爾蒙藥物,激發病人胃口,但療效一般。中醫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處理這個問題。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