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梁卓偉:Omicron可1傳6至10人 空姐母親已傳7人 袁國勇:社區定有隱形傳播鏈

【明報專訊】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過往數據顯示,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Omicron每名感染者可傳染6至10人,現時國泰機艙服務員母親(第12754宗)傳染7人,經追蹤及隔離,群組中感染者僅再傳染約2至3人,顯示措施初步有效,能避免海嘯式爆發。不過,梁認為本港未過「危險期」,按本港過往數據,每3至4名感染新冠病毒者僅能找到一人,擔心日前出現的源頭不明58歲理貨員(第12872宗)個案,若未能連結至已知感染群組,或證明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要觀察未來2至3日有否新增源頭不明個案,若有需要應隨時收緊防疫措施。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說:「社區一定有隱形傳播鏈。」至於是否要收緊措施,他認為要視乎政府是否仍有能力追蹤接觸者;若已追蹤不到,便要收緊措施。 Read more

【新冠肺炎】港累計169宗涉L452R個案 92屬Delta變種病毒 機場搬運工無病徵 張竹君:接連兩宗確診疑機場存隱形傳播鏈(附強制檢測名單)

【明報專訊】本港機場相隔17日再有工作人員確診,涉及一名機場停機坪50歲男搬運工,與早前確診的男地勤無直接接觸,暫列本地源頭不明個案。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仍待詳細基因分析搬運工感染途徑,料透過人傳人機會較大;由於接連出現兩宗確診,疑機場存隱形傳播鏈,機場約七至八萬名員工須在周二(13日)或之前強制檢測。 Read more

【變種病毒】港人抵澳洲後確診感染Delta變種病毒 無病徵 上月3輸出個案源頭未明 許樹昌:社區或存隱形傳播鏈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晚公布,接獲澳洲衛生當局通報一宗感染最先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個案,涉及一名52歲男病人,他6月26日晚上乘TR981離港經新加坡轉機,於當地逗留數小時後,翌日乘坐TR18航班前往墨爾本。他24日出發前檢測陰性,5日後(29日)在墨爾本驗出陽性,沒有病徵。患者居於大角嘴,而上月確診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香港航空男地勤,其同住父親亦在大角嘴五金舖工作。被問地勤的父親與澳洲通報個案有否關聯,衛生防護中心稱正繼續與澳洲衛生當局跟進個案,並做流行病學調查。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目前未能判斷澳洲確診男子的感染源頭,需盡快向當地索取病毒基因排序作分析。他又說,不排除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 Read more

【變種病毒】本港首宗不明變種源頭140密切接觸者全屬陰性 袁國勇:7成N501Y個案無病徵 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

【明報專訊】本港首宗源頭不明的變種新冠病毒個案,屬17歲少女、其母及胞姊共3人染疫,當局至昨日仍未找出源頭。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指出,已隔離的140名密切接觸者,沒一人驗出陽性,建議他們完成檢疫前接受血清測試,找出有沒有人曾感染。當局亦將確診少女的基因排序與鄰近地區的個案及世衛基因數據庫對照,沒發現脗合的排序。袁形容「睇番應該有個窿」,故血清測試非常重要。他相信人傳人的機會較大,其次是動物傳人和物件傳人。袁國勇續指,7成確診變種病毒的病人都無病徵,故社區仍可能有隱形傳播鏈,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Read more

【新冠肺炎】惠利大廈密封式天井疑垂直傳播 累計7人染疫 袁國勇:使用廚廁勿開靠天井窗 配合強制檢測盡快找出隱形傳播鏈

鰂魚涌惠利大廈今早(8日)完成新型冠狀病毒強制檢測後,發現3宗初步確診,大廈已累計7人染疫,其中6人居於04室,包括一名就讀筲箕灣官立中學的中六學生,同單位另有3名成員確診。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午聯同衛生防護中心及環保署人員到該大廈視察後,袁國勇表示,已逾50年樓齡的惠利大廈,同樣有密封式天井,故有可能確診病人的病毒經廚房、廁所的抽氣扇、煙囪等上傳至樓上04室單位,有可能做成垂直傳播,全座大廈的04室住戶均要撤離檢疫。 Read more

新冠肺炎|葵盛西邨8座同層 5 戶涉 12 確診 1單位屬歌舞群組 許樹昌:本地確診源頭不明佔近38%近3個月新高 擔心大量社區隱形傳播鏈

新冠病毒疫情繼續爆發,葵涌葵盛西邨第8座5樓5個單位共12人確診,主責防疫的衛生防護中心亦有4名職員初步確診。當局目前尚未要求葵盛西邨8座全部居民強制檢測、檢疫或撤離,但會向大廈居民派樣本瓶和設採樣亭,如其他樓層出現更多個案不排除強制檢測。有醫生批評當局未強制5樓居民檢測,認為會增加其他居民感染風險;居民若檢測前搬至其他地方,有可能把病毒傳播開去。 Read more

新冠肺炎丨增3食肆員工食客須強制檢測 歌舞群組涉28場所增4危殆患者 許樹昌:隱形傳播鏈已深入社區不同階層

繼早前要求涉及28個歌舞群組場所的到訪者強制檢測,港府昨首度公布3間爆疫食肆須強制檢測,該3間位於港島食肆逾10人確診,包括食客、廚師、樓面及清潔工等。港府要求曾於本月15至29日到訪者,須於12月3日(周四)或之前強制檢測。衛生署對有員工及食客相繼確診感擔心,暫難判斷感染源頭;中大專家許樹昌建議食肆晚上10時停業,減少人流聚集的時間。 Read more

【新冠肺炎】中大:憂現隱形傳播鏈 無病徵嬰幼兒糞便檢測6確診 兩歲童持續36天驗出病毒

【明報專訊】醫學界關注無病徵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將病毒帶入社區,造成隱形傳播鏈。中文大學醫學院今年3月底至8月底,為2000多名由機場抵港、無病徵嬰幼兒完成糞便檢測,識別出6名確診患者,當中有兩歲幼兒的糞便樣本持續36天驗出病毒。另外中大昨成立新冠病毒檢測中心,為衛生署指定群組做糞便檢測,對象為嬰幼兒,以及採集痰液或鼻咽樣本有困難的人如長者,目標為每日檢測2000個樣本。 Read more

【新冠肺炎】張竹君:源頭不明個案證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 難永遠限制社交距離 許樹昌籲觀察倘反彈應收緊

【明報專訊】港府明日延長食肆堂食至晚上9時,中大專家許樹昌形容疫情仍在20多宗的水平「拉鋸」,相信「飲食業執晒都未跌到零(確診)」,但多人聚集仍有疫情反彈的隱憂,建議政府放寬後要觀察一至兩周。 Read more

袁國勇:找出祿泉樓群組隱形傳播鏈 料冬天不會有疫苗 戴口罩成新常態

【明報專訊】日前出現群組爆發的沙田瀝源邨祿泉樓昨日暫沒新增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昨聯絡多一戶居民,確定已於4月前遷出,仍有3戶未能聯絡上。港大專家袁國勇建議為祿泉樓及嘉里物流市民做血清測試,以確認誰曾感染病毒,找出隱形傳播鏈。他相信,到冬天都不會有疫苗,估計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會成為「新常態」。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