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壞膽固醇控血脂 新藥知多啲

「三高」中的血脂高,屬其中一項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脂中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而膽固醇當中被稱為「壞」的低密度膽固醇,更是必須嚴格控制在合適的水平。以往他汀類藥物或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是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惟部分病人用藥後其膽固醇水平仍未能達標,或是受嚴重副作用之苦。近年隨着新型藥物的出現,可配合他汀類藥物同時使用,最高可降低約80%低密度膽固醇,有助病人控制病情。 Read more

問醫生:手機App測心血管風險,準嗎?

【明報專訊】張:張宇醫生 繆:繆建文醫生 張﹕醫生在處方膽固醇藥物前,會為病人作風險評估。心血管風險評估如何計算? 繆﹕心血管病有很多風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吸煙習慣、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外國不少研究機構綜合這些高危因素,推出一些模型評估風險高低,只要將高危因素輸入手機程式或電腦便可運算,如果患者未來十年的中風或心臟病風險逾7.5%便屬高危。若能及早控制膽固醇,日後中風或心臟病風險或可能降低。 不過,醫生也不會盡信這些程式,因為大都是根據西方的數據研發,應用在亞洲人身上或許有偏差。故此除了用程式計算評分,也會看臨牀實際情况,例如家族病史,或使用輔助檢查,如驗血、血管鈣化情况等,以進一步評估病人的風險水平。 ■他汀藥防止增壞膽 孕婦不適用 張﹕降膽固醇藥物有很多種類,醫生如何決定選擇哪種藥?哪些病人不適用? 繆﹕用藥之前,首先要改變飲食習慣,此舉能把膽固醇降低5%至7%;但對高危病人來說,單靠飲食控制及運動也不能將膽固醇降至理想水平,這時便需要使用藥物幫助病人。 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有效降低膽固醇,並降低日後罹患心血管病風險。不過孕婦不可使用,而病人服藥後若出現肌肉疼痛、嚴重肝酵素上升,便不能使用或要減低劑量。 他汀類藥物是透過截斷肝臟製造壞膽固醇的機制,從而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由於壞膽固醇是導致血管硬化的主因,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減少,沉積在血管壁的壞膽固醇也會減少,雖不能移除已積存的膽固醇,但可穩定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減低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 若使用他汀類藥物後仍未能把膽固醇控制至理想水平,便需要使用其他輔助藥物,例如減低腸臟對膽固醇吸收的口服藥。 ■新藥兩星期一針 促身體回收壞膽 張﹕新一類降膽固醇藥物PCSK9抑制劑,針對家族性及嚴重高膽固醇的病人。這種藥物如何運作? 繆﹕PCSK9抑制劑是一種生物製劑,透過抑制肝臟的一種名為PCSK9的酵素,可進一步控制膽固醇。PCSK9酵素是負責分解壞膽固醇中的受體;這受體就好似一個回收器,負責收集血液內壞膽固醇。當PCSK9酵素受到抑制,無法發揮效用分解受體,身體便有更多受體去回收壞膽固醇,膽固醇便可以降低。此藥用在正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病人身上,壞膽固醇可以進一步降低六至七成。 抑制劑是以皮下注射形式給藥,病人可在肚皮、大腿等脂肪較多的位置落針,約每兩星期注射一次。 ■針藥非人人啱 患家族性高膽可考慮 張﹕PCSK9抑制劑有什麼禁忌及注意事項? 繆﹕大型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此針藥控制擔固醇未有引起太多的副作用,很多時只是針口位有點痛。但這藥並非適合每個病人使用,主要是應用在一些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服用傳統他汀類藥物也無法控制壞膽固醇時,兩藥同用就可以幫助把壞膽固醇降至目標。另外,曾心臟病發的病人,如試過通波仔或心肌梗塞,服用他汀後仍無法將膽固醇降至理想水平,或因而引起嚴重副作用,不能透過藥物推低壞膽固醇,就可以考慮這種針藥。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