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搭橋】冠心病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2019年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有逾6000人(臨時數字),僅次於癌症和肺炎。當中冠心病是本港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部分患者需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或心臟血管繞道手術(俗稱「搭橋」)。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指出,即使完成手術後,並非代表跟冠心病說再見,一勞永逸,若不妥善控制三高或戒煙等,仍有病發及猝死風險。 Read more

【心臟病與三高】心瓣疾病成因、徵狀及治療 微創手術處理降風險、減創傷

血液能否在體內正常流動,除了依靠心臟收縮的壓力,心瓣的功能也十分重要。心臟有4個心瓣,以防止血液倒流,一旦心瓣的功能出問題,可能導致以下徵狀:呼吸困難、心悸、腳腫等。常見的主動脈心瓣嚴重狹窄,或因二尖瓣無法正常閉合導致的嚴重血液倒流,過往只可透過傳統開胸手術,為病人修補或更換心瓣,然而對於部分年紀較大的病人,開胸手術風險高,近年的微創手術則能為這些病人帶來新希望。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