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癌】澳洲70歲或以上長者逾半皮膚癌 教導市民塗防曬保護皮膚 (膚見)

【明報專訊】回想今年6月到澳洲旅遊探親,剛抵達澳洲悉尼時,見到街上大多數人都沒有戴上口罩,只有在公共交通如火車及巴士上,有較多人戴上,才知道澳洲的政府,只建議市民盡量在公眾及室內地方戴上口罩保護自己。當然,市民仍然可以自由選擇。(編者按:澳洲皮膚癌發病率比其他地方高,為什麼呢?) 相關文章: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澳洲皮膚癌發病率奇高 不用戴口罩,開始時感覺到很自由,亦令香港朋友們嫉妒。可惜這得意忘形的快感只維持很短時間,因為當想到如果不幸感染COVID-19,這個假期便要自動延長最少1個星期或以上(因為當時6月,香港政府仍然要求感染後最少14天,以及登機前24小時內快速測試呈陰性,才可以登機回港)。還有,當時澳洲跟香港一樣,要求染疫者須在家隔離1星期,不能外出和見朋友。所以,我不再有太多考慮,決定做好個人防疫措施,盡量像香港一樣嚴謹,因不想受到感染而壞了整個假期。 雖然現在的澳洲人,已慢慢回復pre-COVID的生活模式,但先前因疫情在家工作,產生了另類問題。那段日子,一方面令員工減少通勤時間和費用,另一方面公司可以縮小寫字樓租用面積,減輕成本之餘亦可以維持工作效率,這可是一舉兩得。一些國家如英國或澳洲,居家面積比較大而往返寫字樓路程比較遠,好處更加明顯。但如果從系統思考角度分析,當一個新的動作持續出現,可能對於系統內其他參與者產生持續負面效果。例如寫字樓附近的咖啡館、餐廳酒樓、健身室和超級市場等,也是另一個頗大的經濟體系,它們亦僱用很多員工。如果大多數人繼續留在家中工作(新動作),對另一體系中的員工(其他參與者)生計會造成很大影響。這令地方政府非常頭痛,要盡快拿出方案令大家重回寫字樓工作。 70歲或以上長者 逾半皮膚癌 澳洲陽光非常充足,加上大氣中臭氧層出現一個窿,這可以解釋到為什麼這裏的皮膚癌發病率比其他地方高。70歲或以上長者,3個中有2個患皮膚癌,而每年有逾2000人死於皮膚癌。 至於最毒的黑色素癌,澳洲的發病率也是在世界每個年齡群中名列前茅。所以走在街中會看到很多宣傳,教導市民怎樣在戶外活動時保護皮膚,指導塗防曬的好處。 相關文章:【防曬】選擇防曬霜 PA幾多+才適合?建議皮膚白淨揀 3+以上 古銅膚色選1至2+ 及早驗測皮膚癌可降死亡率 除了保護皮膚免被曬傷之外,及早驗測皮膚癌也可以降低死亡率,澳洲已經有掃描全身黑色素瘤的MoleMap,這儀器可幫助醫生及早驗測皮膚癌和提供適切治療。香港雖然亦有不少皮膚癌患者,但人數遠不值投資以上儀器作普查用途,故只憑目測和皮膚鏡(dermoscopy)作檢查。 文:黃偉傑(皮膚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癌症全面睇:紫外線指數強度達3 足以曬傷

【明報專訊】問﹕請問強度多少以上的紫外線,我們才需要做防曬? 答﹕天文台每天會公布翌日紫外線指數的預測,包括低(0-2)、中(3-5)、高(6-7)、甚高(8-10)、極高(11或以上)。指數愈高,紫外線(UV)愈強,而當指數達3,已足以灼傷皮膚,代表我們要做好防曬準備。 陽光的紫外線會誘發皮膚細胞產生基因突變,是引致皮膚癌的主要原因。夏天日間要避免長時間在街道上行走,要適當塗上防曬用品,皮膚少外露,多穿長褲、長裙和有領的長袖上衣,以密度較高的物料為佳,在太陽下戴闊邊帽和貼面闊邊的太陽眼鏡。到戶外玩耍時應攜帶傘或找遮陰處,避免陽光直射。而無論任何人到熱帶、沙漠、高原等地區旅遊時,更要做足防曬措施。 太陽燈UV傷害遠勝日光 問﹕曬太陽燈真的會致癌嗎?其紫外線的強度是否等同太陽日照? 答﹕太陽燈是一個會釋放紫外線的儀器,用來照射皮膚製造人工古銅色效果。一般的曬燈機由數盞發亮的燈組成,其中混雜磷光劑,以廣照的射線釋出紫外線,仿照太陽光的效果。室內曬太陽燈釋出的紫外線強度,是大白天太陽光的三倍! 研究顯示,30歲前經常曬太陽燈的人士,患上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較常人高出足足75%。古銅色的肌膚並不代表型格,更不代表健康,反而代表皮膚已受紫外線損害。任何紫外線都會損害皮膚,並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即使沒有被灼傷,皮膚曬黑已是受損的徵兆。 太陽鏡顏色 與防UV無關 問﹕太陽眼鏡顏色愈深,是否代表防禦紫外線功能愈好? 答﹕太陽眼鏡的顏色與其防禦紫外線的能力,沒有直接關係。選擇時要留意鏡片過濾紫外線的能力,應選擇至少阻擋98%紫外線的,才足夠保護眼晴。 文:香港癌症基金會(熱線﹕3656 0800/網址﹕www.cancer-fund.org) 意見提供:區德成(皮膚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