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不是產婦獨有 子宮膀胱脫垂 非尿頻元兇

女性產後常受尿頻困擾。內地女星湯唯被新片拍檔爆出頻頻上廁,當場落淚。隨即有傳湯唯產後出現子宮和膀胱脫垂。 Read more

問醫生:惡露變色正常 轉綠需求醫

【明報專訊】江﹕養和醫院駐院醫生江志恒醫生 李﹕婦產科專科李君婷醫生 江:產後惡露是什麼?會維持多少天才「乾淨」?有何方法盡快清除惡露? 李:惡露是產後婦女的陰道分泌物,當中有胎膜、子宮內膜組織及小量胎盤組織等。一般剖腹生產媽媽的惡露,相對自然分娩媽媽較快「乾淨」,前者約4至6星期,後者約6至8星期。惡露顏色會由最初紅色,逐漸轉為粉、啡色,最後是黃色。其間若發現惡露顏色突然轉呈綠色,或由小量轉大量,或出現惡臭等,便須盡快諮詢婦產科醫生意見。 從婦產科醫生角度,產婦毋須透過進食任何食物清除惡露。曾有個案因嫌惡露太少而飲用行血湯水,結果產後出血。產後出血會導致貧血,嚴重有致命危險。 ■洗會陰傷口 忌用消毒藥水 江:自然分娩時需要剪會陰,之後傷口應如何處理? 李:剪會陰不止是防止會陰撕裂,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用吸管或產鉗助產,便需要剪會陰。通常第一胎需要剪的機率較高。產婦分娩時,醫生或助產士會評估嬰兒大小、媽媽會陰情况而決定是否需要剪會陰。 傷口護理方面,不論在分娩過程中有否剪會陰,建議媽媽在坐月時用花灑或清洗瓶以清水清洗傷口,同時保持傷口清潔和乾爽,切忌用消毒藥水清潔,更不適宜揭開陰部清洗,以免把皮膚的細菌一併冲入陰部。大部分會陰傷口可於2至3星期內復元。 ■媽媽飲雞酒 BB也會醉? 江:媽媽餵哺母乳期間,能否喝咖啡或檸檬茶等含咖啡因的飲品?產婦在坐月期間還有什麼飲食禁忌? 李:含咖啡因的咖啡或茶類飲品,媽媽在餵哺母乳期間可適量飲用,例如1小杯普通咖啡,以及2至3杯在酒樓飲用的茶等,大部分對嬰兒也沒影響,只要不是過量和天天飲用即可。 正常情况下,當嬰兒稍大,媽媽可飲用小量含酒精成分的飲品。飲酒後,建議相隔數小時才哺乳。 不少媽媽在坐月期間飲雞酒「補身」,曾有個案因為每天飲用酒精未盡揮發的雞酒,之後餵哺母乳,導致嬰兒出現肚脹、忟憎等酒精中毒徵狀,需入院接受治療。 ■揀錯避孕藥 或減奶水 江:媽媽在餵哺母乳期間是否需要避孕?如要,可否食避孕藥? 李:餵哺全母乳的媽媽,只要符合以下情况,九成多人在產後6個月內既不會有經期,也不會懷孕,部分人會視之為其中一種避孕方法——哺乳停經法(Lactational Amenorrhea Method): –6個月內尚未有經期 –白天餵哺次數至少4個小時1次 –晚上餵哺次數至少4至6個小時1次 –沒有戒掉夜奶 –沒有特別延長兩餐之間的餵哺時間 不過,即使在產後6個月符合上述情况,也難保沒有懷孕機會。所以當惡露「乾淨」、經期重來後,便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一般不建議餵哺母乳的媽媽服食混合式避孕藥,因曾有媽媽的奶量因而減少;可考慮避孕套、子宮環,以及對奶量影響相對較小的單一黃體酮避孕藥及每3個月注射1次的避孕針等。

Read more

【有片:懷孕與親子健康】產後亂Sit-up 收肚不成變「大肚」

【明報專訊】當一眾名人、星媽把產後極速收身的「鐵證」透過網絡放閃,產後爭分奪秒重拾小蠻腰,成了不少媽媽的痛苦任務!其實,運動收身要看準時間,也要視乎產婦復元情况,勿以為一味做仰臥起坐(Sit-up)便能收效,因為產後腹直肌可能分離,亂做仰臥起坐只會令腹直肌愈拉愈開,收身無效,嚴重甚至會出現小腸氣。 網絡流傳一段視頻:大腹便便的孕婦正在舉重!「她大概懷孕38周。」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李君婷說,像片中人這般在產前進行高強度運動的香港孕婦並不多,畢竟她是健身教練,懷孕前運動量已相當大,不是平日甚少做運動的孕婦能夠隨便應付;加上中國人傳統觀念認定,產前做運動與流產風險,總是放在等號的兩旁,不少跑友懷孕後便立刻停跑。 不過,李君婷在兩年多前懷孕,輕易就把那個等號拆除。「懷孕前,我已因減磅而做大量運動,如Insanity(強勁版健康舞)、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歇性訓練)和跑步等。懷孕後因突然減少運動量而背痛,於是在14至16周開始重新做Insanity、HIIT等,當然要降低往常的強度,自動減去跳躍動作……在32周時,我仍跑步呢!但我是跑5分鐘,行數分鐘,跑跑走走,而且不是街跑,是用室內的跑步機。」室內跑的好處,主要是不要讓身體過熱。最好是運動時出少許汗,心跳稍微加速,若感到辛苦便即時停下。 產前散步游水 強心肺助分娩 李君婷強調,沒有恆常運動的孕婦可別亂試,一般散步、游泳等已足夠。至於懷有孖胎,或出現胎盤前置、子宮頸短等問題的孕婦,更不宜在沒有諮詢醫生意見下運動。 「恆常運動有助提升孕婦的心肺功能,懷孕時不太容易疲倦,分娩期間也較暢順。」李君婷個人經驗,在生產當日仍有做深蹲,結果只用上10分鐘便誕下孩子,陣痛時間也只是4個多小時。 重拾小蠻腰? 先檢查腹直肌 產前運動未必人人敢做,但產後收身,很多媽媽都心急上馬。李君婷提醒,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能貪快。產後急於回復小蠻腰前,應先檢查腹直肌。 腹直肌就是腹部左右兩邊八塊腹肌。隨胎兒成長,孕婦肚子愈變愈大,左右兩邊腹直肌的間隙因而被撐大。一般而言,被撐大的間隙於產後數月逐漸回復到正常位置(自我檢查:輕微仰臥起坐後用手指放在腹直肌之間,正常只能放進兩隻手指),但有部分媽媽因為腹直肌被過度拉伸,引致腹直肌分離。這時候,若媽媽急於做仰臥起坐收腹,卻會落得反效果。 可致小腸氣 宜練深層肌肉 「有部分產婦出現腹直肌分離,不適宜產後立刻做仰臥起坐,因為不但無助收腹,反而令腹直肌分離情况惡化,嚴重者更會導致小腸氣。」李君婷建議,腹直肌分離嚴重的女士,可先做核心肌肉訓練(Core exercise)。「先練好深層肌肉,待分離情况改善,才慢慢開始做仰臥起坐。有需要可諮詢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意見。」 產後急急跑步 小心漏尿 想產後快速收身,婦產科醫生建議自然分娩的產婦,可於產後1至2星期開始散步,待4至6星期後,小便控制如常,便可開始適量的帶氧運動。因受荷爾蒙影響,盆腔肌肉在產後變得鬆弛,不宜立刻開始跑步等劇烈的帶氧運動。「要先做強化盆腔肌肉的運動,才去跑步。若產後1、2星期已急急去跑步,或會因盆腔肌肉仍然鬆弛而出現小便滲漏。」李說。 文:田心 圖:劉焌陶、網上圖片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懷孕與親子健康】知多啲:餵母乳有助收身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媽媽餵哺母乳,有媽媽陷於兩難:很想盡快做運動收身,卻又擔心做運動會影響母乳供應! 每天額外消耗200至500大卡 初為人母兼酷愛運動的李君婷指出,兩者沒什麼關係。「曾有研究指出,經歷劇烈運動後,母乳成分也不會改變,唯一要留意的是,BB可能不太喜歡吸啜母乳時夾雜汗水味,故媽媽做完運動後,在餵哺前可先洗澡或清潔胸部,甚或泵出3至5ml小量母乳,才開始哺乳。」 其實,媽媽選擇餵哺母乳也有一定的收身功效。李君婷說,餵哺母乳可以每天額外消耗200至500大卡,所以媽媽每天攝取的熱量,建議不少於1500至1800大卡。「若想瘦身的媽媽,可以待嬰兒2個月大後開始運動,其間以少食多餐及均衡飲食為準則,但緊記不要過量節食,因會影響母乳分泌。」 乳腺發炎致「石頭胸」 當然,媽媽在瘦身的同時,也得常常檢視乳腺是否暢通無阻。養和醫院駐院醫生江志恒不時遇上類似的個案:「每個月總有一兩個餵哺母乳的媽媽求診,其中一邊胸部既紅又發燙,儼如石頭般硬,顯然是乳腺嚴重發炎,需要轉介至婦產科跟進,部分嚴重者更需要接受手術。」 李君婷提醒媽媽,若發現「石頭胸」,盡快求診,用另一邊乳腺沒發炎的胸部餵哺嬰兒,盡量不要停止母乳餵哺。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