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白」健康警號要小心 中醫調理助白髮變黑

白髮是年紀的象徵,只要到了一定年紀,就會自然衰老,任誰也無法逃離烏黑秀髮變白的命運。近年,不難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兩鬢斑白,黑色的頭髮變少,銀白色的髮絲取而代之。正常來說,隨年齡增長,肝腎氣血會逐漸變得虛弱,一般人在30至40歲開始出現一兩條白頭髮。如果在30歲前出現白髮,即俗稱的「少年白」,可能是健康出現警號。然而,只要了解病因及作出調理,就可令白髮變黑。 黑髮變白成因各異 染髮或增白髮數量 很多人對白頭髮出現感到困惑,到底染髮太多、用腦過度、讀書及工作壓力大、甚至婦女產後是否容易出現白頭髮?如何才能令白髮變黑? 德善健髮的註冊中醫師方偉傑解釋,身體的毛髮其實本身呈白色,而毛母細胞在製造毛髮的過程中,名為「黑素細胞」的色素細胞會發揮作用,將原本的白色毛髮變黑。黑髮變白的成因,就是因為黑素細胞的原料「酪氨酸酶」減少所致。年輕人經常漂染頭髮,而染髮劑具有化學成份,當中的成份會接觸到頭皮,有機會破壞毛囊及黑色素細胞,而且當頭髮毛囊受到染髮劑的刺激,導致黑色素的產生大大減少,原本烏黑的頭髮就會漸變成白色。 黑髮變白除了外來因素導致之外,更是與自身的體質及個人生活習慣有著莫大關係,如用腦過度會影響頭部的血液循環,令毛囊及黑色素細胞得不到足夠營養;情緒壓力過大則會造成肝鬱氣結令血氣損傷,這些都是黑髮變白的原因;而女性有可能因為產後雌激素或黃體素失衡、分娩時失血,甚至月經失調,令原有的黑髮逐漸變白;男性較易因操勞過度引起腎精虧虛,令黑髮變白。 白髮位置反映健康狀況 四大經絡對應臟腑問題 方醫師表示,白髮生長在不同位置,代表身體不同部位的機能出現問題,因此,中醫師為病患治療時,會視乎位置及症狀,再採用對應的治療方法,全面地從根源調理身體內在的毛病,令白髮變黑。 前額:對應陽明經,特別是足陽明經與脾胃有關。中醫常道「陽明衰、髮變白」,意指前額生白髮多是因脾胃虛弱及失調。常見的表徵包括胃脹、肚痛、肚瀉、胃酸分泌失調、口淡、手腳浮腫等。中醫治療時,會使用淮山、茯苓、白朮等藥材,健脾養胃,調和脾胃失調,治療黑髮變白的問題。 兩鬢:對應膽經。肝、膽有陰陽表裡關係,會有肝火不足或肝膽火旺的一虛一實問題,容易感到疲累、頭暈、眼酸澀、心悸失眠、口乾口苦、舌燥等情況。中醫治療時會採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方法,體質虛弱者要補,益氣血、補陰陽、扶正氣;體質壯實者要清,祛除體內積滯、濕熱、瘀血、痰濁;如肝血不足,可用當歸及首烏養血,病患也應多進食豬肝、牛肉、菠菜等鐵質較為豐富的食物,調補肝臟;肝膽火旺者,則以柴胡及黃芩調理,並以花茶疏肝解鬱,皆可助白髮變黑。 頭頂:任督二脈交匯位置,與腎氣不足相關,易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腳冰冷等情況。治療時多採用杜仲、牛膝、熟地滋養腎臟及膀胱,病患的日常飲食也宜以養腎食療為主,多吃黑芝麻、黑蒜頭、黑糯米等黑色食物。 後枕:對應膀胱經。病患會有小便不暢、尿頻、遺尿、尿失禁等問題。處理性質與頭頂相若。 除了用藥及食療,針灸及中藥外敷也有助白髮變黑。方醫師解釋,針灸可通經絡,促進氣血滋養毛囊,因此可因應白髮位置進行針灸配穴,亦可用梅花針激活頭部經穴,令白髮變黑;按個別患者的情況,也會透過中藥外敷,促進頭皮健康,從而激活毛囊活性,令黑色素細胞運作正常。 「吃黑補黑」有助白髮變黑 按摩有助頭髮保健 坊間有所謂「吃黑補黑」,以黑色食物滋養黑髮,令白髮變黑的說法。方醫師表示,中醫角度五色及五臟相對應。五色即青赤黃白黑,五臟即肝心脾肺腎。黑色對應腎,因此黑色食物確實有補腎作用,達至生髮及烏髮功效,令白髮變黑。他建議每星期攝取兩三次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海帶、黑米、桑椹、黑色覆盆子等,有助滋養頭髮令白髮變黑。但同時,方醫師亦強調滋補切忌過度,均衡飲食是大原則。 若黑色對應腎,腎臟機能較弱的病患宜「吃黑補黑」,肝功能弱者,又是否要多吃青色蔬菜?心臟較弱者,又是否宜多吃紅肉?方醫師稱,這並不一定。病患也可選擇多吃豬肝、牛肉及菠菜,滋養氣血;玫瑰菊花陳皮水可疏肝利氣;桑椹杞子桂圓茶可滋補肝腎不足及血虛、首烏烏雞湯則有助補氣血、芝麻核桃糊可補腎益腦,以上種種食物都有助預防黑髮變白。 除了滋補,方醫師亦提醒要減少進食精製加工、肥甘油膩辛辣食物,少喝酒及高糖飲品。例如快餐食物有較多油鹽糖,攝取過量會影響頭皮血液流動,不利頭髮健康。酒類會在體內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影響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的能力,導致黑色髮絲變白。 要預防白髮生長,或令白髮變黑。方醫師再強調,要保持心境舒暢,不宜過份思量。清潔頭皮毛囊,減少電髮及染髮等對頭皮造成的損傷;避免縱慾過度及捱夜虛勞,要早睡養肝,多做運動,以加強毛囊及黑色素細胞活性。此外,每日梳頭、按摩頭皮、輕度扣擊頭部百會穴及四神聰穴,按摩頭側的角孫穴、率谷穴等數分鐘,都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毛囊細胞活性,有助達到頭髮保健,讓白髮變黑的效果。 了解更多:

Read more

西醫脫髮治療 中醫調理肝腎 聯手搶救禿頭危機

【明報專訊】每日洗完頭後,掉落一大堆頭髮,頭頂髮絲愈來愈稀疏,髮界愈來愈闊,是脫髮禿頭警號? 西醫勸告,不正常大量脫髮反映身體某一方面出現毛病,要盡早求醫,否則持續惡化,頭髮未必可重新長出。中醫則認為與肝腎脾損耗有關,要戒辣戒甜少煎炸食物,調節作息。   10萬個毛囊 每日脫髮約100條 問:甩多少頭髮,才算不正常? 答:亞洲人頭皮約有10萬個毛囊,比白人及黑人少。每個毛囊可長出3至4條頭髮。頭髮生長周期分3個階段︰生長期、退化期及休止期。毛囊在休止期時,會逐漸萎縮,頭髮脫落,之後會重新長出頭髮,是一個循環。九成頭髮處於生長期,其餘頭髮屬於另外兩個階段,每日會脫落100條左右。超過這個數目,有可能是不正常脫髮。頭髮生長周期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甚至停止。 女性脫髮徵狀有別於男士,鮮會變成地中海,而是前額至頭頂的頭髮變得稀疏,髮界漸闊。出現大量脫髮前,頭髮開始變幼,不少女士在束馬尾時發覺髮量變少,或洗頭後見到大量甩頭髮,因而求醫。   不正常脫髮 身體響警號 問:電髮、染髮會導致不正常脫髮? 答:電髮及染髮不會導致大量脫髮,除非是對電髮藥水或染髮劑過敏,引起皮膚發炎,否則最多只是令頭髮乾旱易斷。其實,不正常脫髮反映了身體某一方面出現毛病,常見是以下4種類型脫髮: 疤痕性脫髮:頭髮毛囊受病菌感染或免疫系統出問題,如真菌感染、濕疹、牛皮癬、扁平苔癬、紅斑狼瘡等引發炎症;若發炎嚴重,頭皮會留有疤痕,毛囊受到破壞,不能再長出新頭髮 休止期脫髮:身體因不同原因,如分娩、壓力、缺鐵性貧血、甲狀腺功能下降、營養不均,或因藥物影響,如化療藥或口服維他命A酸等,令頭髮生長周期失衡,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或損害毛囊健康,原先長出3至4條頭髮,慢慢減少 荷爾蒙脫髮:受家族遺傳影響,頭髮毛囊對男性荷爾蒙DHT(Dihydrotestosterone)反應較大,縮短頭髮生長周期;另外,女士進入更年期,脫髮情况更明顯 斑禿:局部禿頭,有可能會蔓延至全頭;與自身免疫疾病有關 然而,女士大量脫髮原因,大多數是混合式出現,如荷爾蒙脫髮加上缺鐵性貧血,故女士治療脫髮較男士複雜。   張苗(許朝茵攝) 西醫說:暫時未有大型醫學證明咖啡因洗頭水可防脫髮。 – 張苗(明德國際醫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女性脫髮成因複雜 外塗內服對症下藥 問:如何治療脫髮?生髮水有效嗎? 答:女士脫髮成因較複雜,醫生除了臨牀檢查頭皮外,或需要抽血及抽取小量頭髮,作髮根分析檢查。疤痕性脫髮最難醫治,醫生先處理令頭皮發炎的成因,可能要注射或外塗類固醇消炎;而受損的毛囊未必可以長出新頭髮。即使考慮植髮,也要在病情穩定後1至2年後再作評估。 治療休止期脫髮,要先找出脫髮成因,如缺鐵性貧血患者要補充鐵質,或停服導致脫髮的藥物等。當問題解決後,頭髮自然可再長出來。 針對荷爾蒙脫髮,女士的第一線治療是米諾地爾(Minoxidil)外用藥,可以延長生長期頭髮的壽命,以及令新生頭髮更粗壯。但使用首兩個月,藥物會促使休止期頭髮脫落,這段期間脫髮會更明顯,至3至6個月後,髮量才開始有改善。但只約五成人效用明顯,並非人人有效。另外,心臟病、血壓低、懷孕及對Minoxidil過敏者,不宜用此藥。 而口服藥菲那雄胺(Finasteride),可降低毛囊對男性荷爾蒙DHT的敏感度,減少脫髮。不過,藥物只適合男士及收經後女士。因有生育能力的女士服用後,有可能導致畸胎。無論是口服藥或外用藥也要醫生處方。 對付斑禿,則可外塗或口服抑壓免疫系統的藥物。   孕期脫髮——女士在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出現變化,有可能引發休止期脫髮。(laza5450@iStockphoto)   咖啡因洗頭水防脫髮?欠足夠醫學證明 不正常脫髮,若持續不理,毛囊細胞不能健康生長,長遠會受損及纖維化,變為疤痕性脫髮。因此當察覺有不正常脫髮時,要盡早求醫,尤其是皮膚同時出現紅腫、疼痛、痕癢或膿胞等,可能是皮膚發炎。 要預防脫髮,首要做好護理,坊間出售咖啡因洗頭水或無矽洗頭水,聲稱可防止脫髮,但張苗指出,暫時未有大型醫學證明咖啡因洗頭水可防脫髮,而洗頭水中的矽,只會令頭髮順滑亮麗,與脫髮無關。 另外,很多人擔心每日洗頭會加速脫髮,寧願數天洗一次,但這樣做反令油脂積聚在頭皮,增加發炎風險。   保持清潔——日常應保持頭皮清潔,有助提升頭髮健康。(andriano_cz@iStockphoto)     肝腎不足血氣虛 頭髮乾枯易脫落 問:以中醫角度來看,為何會大量脫髮? 答:中醫認為頭髮健康與肝、腎、脾及氣血有關,脫髮分以下證型: 肝腎不足:屬遺傳性脫髮居多,加上壓力大,睡眠質素差,損害肝腎健康。「肝藏血,腎藏精」,而精血是同源,可以相互轉化,故肝腎不足減低身體造血能力,導致氣血不足,未能把營養運送到頭髮,令頭髮枯萎脫落。 濕熱蘊結: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與飲食不節有關,因嗜辣及甜食,會損耗脾胃功能,未順利運化水氣,濕氣儲在身體,再加上熱氣食物,慢慢積為濕熱,體內濕熱會上升至頭頂,令頭皮及頭髮油膩、瘙癢及頭屑,甚至脫落。另外,脾胃是後天之本,負責把營養運化全身,若脾胃功能欠佳,營養也送不到頭髮。 血熱風燥:多發生於青壯年,因生活緊張或常熬夜,耗傷陰液,導致陰虛內熱。血熱生風,風熱會升上頭部,令頭髮得不到陰血滋養。或因常用冷水洗頭或冷風吹頭,導致風邪入侵把熱鬱於體內,長期如此便會引起燥熱,令髮根乾枯易脫落。 血虛風燥:因久病或血熱風燥,長時間沒治理,傷營氣耗血;另外婦女產後血虛,頭髮失去滋養,亦會枯乾脫落。   潘咨遐(許朝茵攝)   中醫說:嗜辣嗜甜、壓力及熬夜,傷及肝、腎及脾胃,令頭髮欠缺營養,枯萎脫落。 – 潘咨遐(註冊中醫)     壓力大肝火旺 頭髮疏落轉白 問:不正常脫髮,哪些女士較高危? 答:女性在更年期前後較容易出現脫髮,因為腎氣漸衰,易出現血虛,頭髮逐漸失去營養,慢慢脫落。不過,近年很多年輕女士,工作壓力大,加上常食熱氣食物,引發燥熱體質,一樣會有脫髮問題。 有一名約30歲女病人,從事銀行工作,因為壓力大令肝火上升,睡眠質素差、脾氣差、易累,每天飲6至7杯咖啡提神。咖啡屬熱氣飲品,長期大量飲用,上火情况更明顯,這名女病人不單出現白髮,頭頂髮絲更開始疏落,界位變闊。求醫服藥治療近一年,情况才有所改善。   損耗脾胃功能——嗜辣及常食甜食易損耗脾胃功能,導致體內積聚濕熱,增加脫髮風險。(資料圖片)   調理臟腑配以針灸 毛囊健康頭髮再生 問:中醫如何治療脫髮? 答:要服藥調理身體,若身體功能正常,肝、腎、脾及氣血都正常,自然有望重新長出頭髮。同時可配以針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毛囊健康,不過要頭皮禿髮位置落針,部分病人感到痛楚。 另外,用生薑片在禿髮位置摩擦至有微弱發熱感覺,適合頭髮偏乾的病人,因她們大多是血虛,生薑偏溫,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囊長出頭髮;頭油偏多者通常是體內血熱引起,則宜用側柏葉煲水,塗在禿髮處,側柏葉有助涼血。 服藥、針灸及外塗多管齊下,一般3個月左右,便開始有改善。   【營養要識】巴戟黑豆補肝腎   促進血液循環——生薑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毛囊長出頭髮。(資料圖片)   預防貼士 – 作息定時 戒食肥甘厚味 預防大量脫髮,首要先戒口,避免常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多食補肝腎的食物,如黑豆及黑芝麻。其次是要有良好的作息時間,熬夜容易令人熱氣;而且睡眠不足會影響心情,引發肝火上升,最終成為燥熱體質。 另外,可多按摩頭皮,用十指在頭皮上向前或向後梳理頭皮,以及每日按壓相關穴位5至10分鐘。   (明報製圖)   文:許朝茵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