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胰臟癌死亡率近九成 水瘤近半變癌 「胃痛」要留神

【明報專訊】胰臟癌的發病率不高,不列入香港十大癌症。不過,它的死亡率卻是一眾癌症中最高的,一旦確診,死亡率幾近九成。 胰臟躲在胃臟後,早期徵狀不明顯,或常被誤以為是胃痛,容易延誤診治。 近年研究顯示,胰臟「水瘤」癌變風險高達30至50%,身體檢查一旦發現胰臟水瘤,是防止胰臟癌殺人的一大契機。 Read more

問醫生:「胃痛」未必胃病 可涉肝膽胰心

【明報專訊】鄭:鄭志文醫生 潘:潘冬平醫生 觀:Facebook Live 觀眾 觀﹕經常胃痛,做了胃鏡檢查,沒有問題。我會不會是胰臟癌? 潘﹕如果病人經常上腹痛,而胃鏡檢查又找不到原因,建議起碼做一個上腹超聲波。除了胰臟,其他器官出現問題,也可以引致持續上腹疼痛。 鄭:很多病人都有錯誤的觀念,以為自己知道什麼器官出了問題,其實大部分都不清楚。上腹痛可以是胃、肝、膽、胰,甚至心臟問題(如:心肌梗塞)。除了經驗和判斷,醫生也要作出跟進性的檢查,才能得出準確的臨牀診斷。 ◆癌指標正常 不一定無腫瘤 鄭﹕有病人檢驗CA19-9正常,十分放心;有些病人驗到偏高,過分憂慮。可否解釋一下CA19-9在胰臟檢查的定位是怎樣? 潘﹕CA19-9癌指標可以作為一個十分初步的篩檢。如果癌指標高,給予「可能患有腫瘤」信息。不過,還要經過其他影像檢驗才可確診。我要帶出一個重要信息:即使癌指標正常,也不能排除沒有腫瘤。舉個例子:肝癌也有獨特癌指標(甲胎蛋白),三分之一肝癌病人,即使癌細胞已擴散,癌指標從來都不高的。因此,以為癌指標正常就一定沒有那種癌症,是錯誤的觀念。 ◆癌指標高卻無腫瘤 定期監察防走漏眼 觀﹕我的身體檢查報告指出CA19-9偏高,不過,超聲波檢查正常。這是什麼原因? 潘﹕如果小小偏高,未必表示一定是癌症。出現良性腫瘤或慢性炎症,指標都有可能輕微偏高。然而,超聲波也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影像檢查,或會走漏一些微細腫瘤。如果這位病人的指標高,但超聲波正常,建議多做一個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如果沒有問題,可以繼續定期監察。 我遇過一位病人,癌指標高,不過磁力共振也找不到腫瘤。半年之後,指標上升,再做影像檢查就發現腫瘤了。所以一定要小心觀察。 ◆超聲波準確度 視乎醫護經驗 觀﹕一般身體檢查可否發現胰臟癌? 潘﹕市面上有很多身體檢查套餐,甚至有些專門提供身體檢查的公司,大家需要小心選擇。對於體檢計劃,有些簡單抽血,只是檢驗血常規、肝功能加幾個癌症指標。有些比較全面,包括超聲波檢查。如果是針對胰臟癌檢測,包括血液檢驗CA19-9及上腹超聲波。如果想準確一點,更可做磁力共振。不妨先行徵詢醫生的意見。順帶一提,超聲波檢查的準確度視乎操作的醫護人員的經驗和訓練。有些檢驗中心是由放射科專科醫生負責,有些是由一般技師負責。誤差比率可以很高,宜小心揀選。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