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運動處方:樂齡科技 邊玩邊運動

【明報專訊】面對全球人口老化,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呼籲長者強化個人「內在能力」及建立合適生活環境,以達到保健功效。樂齡科技結合了老年學及科技,提升年長人士生活質素、獨立生活和自理能力;不少樂齡科技產品亦適用於康復訓練。即使是體弱長者,亦可配合樂齡科技,減緩乃至逆轉內在能力下降,讓身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功能。 Read more

【銀髮族養生】有助預防但無助治療 紓緩腦退化雖無效 長者仍應多運動

對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病人來說,藥物治療只能改善徵狀,不能阻止腦部繼續退化。以往不少研究指出,帶氧運動有助預防患病,有研究人員亦開始研究「運動」能否治癒這病。不過,《英國醫學雜誌》最近一份文獻,證實運動未能將病情逆轉。研究結果引起熱烈討論,是否意味着認知障礙症患者毋須做運動? 現時全球每3秒便有1人確診認知障礙症,而本港每10個滿70歲長者,便有1人患病,85歲以上患病的比率更高達三分之一。 誤當記性差平常事 錯過治療黃金期 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腦細胞因病變而急劇退化,以致腦功能衰退。病人的記憶力、語言能力、視覺空間判斷、執行能力、計算及決策等認知能力會逐漸喪失,影響日常生活、行為及情緒;但有不少長者誤以為因為年老,記憶力衰退是正常不過的事,並沒有及早求醫,以致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之前有不少研究指出,帶氧運動可改善腦血管運行,能給予腦細胞多一點氧分,有助降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既然多年來藥物治療並不能根治這病,那麼多做運動會否成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新研究:運動4個月 腦退化反而加快 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於今年5月刊登一份文獻,研究運動會否有助改善病情及腦部認知能力。研究人員從英國15個地區,邀請患輕微至中度認知障礙症的病人參與研究,平均年齡約77歲,女性約佔四成。研究人員將病人分為兩組,一組沒有參與指定的運動計劃,共165人;另一組則有參與該運動計劃,共329人。運動計劃為期4個月,在專人指導下,第二組病人須每星期前往健身室兩次,每次做運動60至90分鐘,而在家中亦須每星期做運動一次。病人首先熱身5分鐘,之後做高強度運動,包括踏健身單車、上肢及下肢等肌肉訓練。 研究人員在試驗前、試驗後6個月及12個月,分別使用阿茲海默症評估量表(ADAS-cog)替病人評分,這份評估量表的得分愈低,代表受測者受到認知障礙症的影響愈小。結果顯示,參與運動計劃的一組於試驗前平均分為21.4,6個月後為22.9,12個月後為25.2;而另一組病人於試驗前平均分為21.8,6個月後為22.4,12個月後為23.8(圖1)。由此可見,與沒有參與運動計劃的那一組病人相比,有做運動的不單止未能夠將病况「逆轉」,退化速度反而相對較快。 改善身體機能 能走更遠路 這項研究結果引起熱烈討論,不少人在想,結果是否意味着認知障礙症病人不做運動會好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腦退化受血壓、膽固醇及糖尿等多個因素影響,因此整體病况變差或與「運動」無關。做運動雖然對於腦退化病人的智力及認知方面無幫助,但能強身健體,改善肌肉力量,使病人走路時不容易跌倒,改善生活質素。根據上述文獻所指,研究人員同時為兩組病人做另一項測試,看看他們在6分鐘內可以走多遠路。結果顯示做運動那一組病人比另一組多走18米。 文:曾偉然(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銀髮族養生】長者運動初哥循序漸進 由踏板急步行上樓梯開始

長者選擇合適運動方面有不少考慮,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陳家銘建議,無論長者是否打算開始鍛鍊身體或已經是經常做運動,都要多加留意身體的情況。 剛開始運動的長者:循序漸進 長者身體適應運動需時,剛剛開始運動的長者,應以10分鐘為一單位,每做10分鐘運動便要稍作休息,每天累積達30分鐘或每星期達150至200分鐘便算足夠。 此外,長者初初運動時應循序漸進,可嘗試首兩星期或每星期以150分鐘運動作為目標,待身體逐漸適應才逐步增加。 運動時要多留意自己有何感覺,透過對運動量作一個0至10分的主觀評分,把運動強度控制於6至7分左右。 有運動習慣的長者:量力而為 很多長者都有定期運動的習慣,但隨著年紀增長,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會慢慢下降,運動後所需的復原時間也較長,故此可能要在運動的強度和時間上作出適當調整,例如,可以增加運動時休息的次數,或選擇難度較低的運動等。 陳家銘強調,如果長者體能或運動表現短時間內大幅下降,或進行跟日常差不多強度的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絞痛或心悸等症狀,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要及早求醫。經適當的藥物或手術治療後,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復康治療,了解日後重新運動時要注意的事項,如心臟病康復者要學會監察運動心率;慢阻肺病患者須知道如何監察血液含氧量變化等。 運動選擇 長者運動應包括肌肉力量,耐力、平衡及活動能力的訓練。體能較好的長者可選擇緩步跑、遠足、太極或健康舞等;剛開始運動的可選擇踏板運動、或斜坡等,或在家中用一些橡膠帶或啞呤作阻力訓練。 長者運動系列二之二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