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消渴症 vs 糖尿病丨陰陽失調 「三多一少」消渴纏身(醫食因緣) 2021年1月10日2021年1月5日 Cyrus Lo 惡心嘔吐, 氣虛, 消渴症, 糖尿病, 陰虛內熱, 陰陽失調 【明報專訊】隨年齡增加,陰津逐漸減少,《黃帝內經》言:「年四十,陰氣自半。」如果身體不能適應陰血、津液不足帶來的變化,容易出現陰陽失調,造成陰虛內熱的虛火問題。當臨牀上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的「三多一少」徵狀時,患者體質正處於「消渴」狀態,證屬陰虛燥熱,需及時清熱育陰,調和陰陽。 Read more
健康生活 【健康減肥】中醫提醒:黑糖健脾補血 陰虛內熱不宜多吃 2018年6月25日2018年6月27日 [email protected] 健康減肥, 陰虛內熱, 黑糖, 黑糖珍珠奶茶 從中醫角度,黑糖性溫味甘,補中益氣、緩中、化食,有健脾暖胃、止痛及補血的功能。註冊中醫嚴耀堅指出,肥胖、陰虛內熱人士不宜多吃黑糖,陰虛內熱人士因有虛火,徵狀如暗瘡或濕疹、亢奮、面紅、出汗等,吃得多或會增加熱氣。 熱天飲冷損脾胃 中醫不建議冷食凍飲,嚴耀堅指出,適當冷飲可以生津止渴,但過多會傷及脾胃,影響胃口,嚴重時更有食滯脹滿感覺;另外,亦會令身體積聚濕氣,容易疲倦。由於肺脾腎三個臟腑都有運化水濕功能,如脾胃運水功能欠佳,會牽連肺和腎。腎虛令人無精神、影響關節健康、脫髮及思考較慢;肺虛則易有痰、咳嗽、喉嚨痛及皮膚問題等。 「在大熱天時飲冷,有如將冷水倒在熱鍋上,刺激脾胃,造成損害,年輕時未必會察覺問題,但30歲後,腸胃問題會逐漸出現。」嚴耀堅說如果脾胃虛弱者,加少許溫性的薑粉或肉桂粉,中和寒涼,最好還是不要飲用太冰冷的飲品,置於室溫一會才飲用。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