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醫言有理:解讀乙肝血檢

分享此內容:

醫言有理:解讀乙肝血檢

【明報專訊】檢查乙型肝炎病毒,可抽血檢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HBs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

50歲的陳先生買保險前驗身,發現自己乃乙肝病毒帶菌者。抽血檢驗「表面抗原」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先生血液內有病毒;檢驗「表面抗體」呈陰性反應,反映陳先生體內未有對付乙肝病毒的抗體;檢驗「核心抗體」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先生年幼時曾受乙肝病毒感染。再進一步檢查,發現陳先生身體已有早期「肝硬化」迹象,血液「脫氧核糖核酸」數量處高水平,肝功能已受損。醫生建議陳先生長期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定期接受驗血及肝超聲波檢查,慎防發展成為肝癌。

 

化療降免疫力 潛伏病毒趨活躍

55歲的陳太不幸患上了B細胞淋巴癌,需要接受化療加「利妥昔抗B細胞單抗」(Rituximab),應有不錯的治癒機會。醫生在化療前為陳太檢查乙肝病毒,結果「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表面抗體」則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太體內有對付乙肝病毒的抗體。而「核心抗體」亦呈陽性反應,顯示陳太幼時曾受乙肝病毒感染,繼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相信她的肝臟仍餘下微量乙肝病毒。

治療淋巴癌,醫生用化療加「利妥昔」,使陳太免疫力下降,有可能令肝病毒轉趨活躍,例如「表面抗原」有可能轉呈陽性反應,「表面抗體」則轉陰性,「脫氧核糖核酸」數量上升,嚴重可引發肝功能衰退。因此,雖然陳太並非乙肝病毒帶菌者,「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但醫生仍建議在治療淋巴癌期間,同時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預防出現肝炎。

30歲的陳小姐好事近,婚前驗身,一切正常。驗血檢查乙肝病毒,顯示「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表面抗體」則呈陽性反應;陳小姐幼時接受乙肝病毒疫苗注射,成功誘發體內出現對付乙肝病毒的抗體,而「核心抗體」呈陰性反應,顯示陳小姐從未受乙肝病毒感染。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