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兩周後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由3間內地檢測機構,包括華大基因、金域檢驗及凱普醫檢,提供檢測服務,料每日進行50萬個檢測。衛生防護中心前總監、香港社會醫學院院長曾浩輝昨表示,大規模檢測成效取決於醫療配套、民眾參與率及時機,最好在疫情稍緩和時,於短時間內做完,才有機會截斷傳播鏈。
「今日做完陰性 隔個月可能感染」
曾浩輝接受Now新聞台節目《大鳴大放》訪問時表示,大規模檢測對控制疫情有正面作用,但同時要有醫療配套,找出患者後要有設施隔離及醫治;民眾參與率要足夠,建議政府考慮與機構及團體合作。他又認為,全民檢測最好在疫情稍緩和時於短時間內做完,「爆發減少再配合大型測試,就可清到尾」,若爆發未停時做大型檢測,「今日做完是陰性,隔一個月又可能感染,效果可能就會打一個折扣」。
胡定旭稱曾試採咽拭子樣本 「舒服易做」
至於檢測採樣方法,醫管局前主席、華大基因旗下在港開設的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昨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表示,不論是深喉唾液、咽喉拭子或鼻咽拭子,「大原則是可自行採樣」,特別群組如嬰孩、長者及病人等,可由社工或護士協助。
咽喉拭子或鼻咽拭子樣本一般需由醫護協助採集,亦會引起不適,被問到若由市民自行採集,如何確認樣本質量,胡定旭說,自己試過數次採集咽喉拭子樣本,「好舒服、好易做」,實驗室會作質量控制,若不合適會要求再採樣,指市民毋須擔心採樣不夠準確,但最終採樣方式將由政府聽取專家意見後再作決定。他又建議,可於港鐵站、便利店派發樣本瓶,方便市民做測試;收集方面則可考慮由收集車於不同時間到不同地點收集。
曾祈殷:採樣若不達醫護標準「同做Show無分別」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若實驗室發現樣本不合適要求市民再採集的做法費時失事,「政府有很多資源嗎?既然擲下成本做大規模檢測,從一開始就應採集正規、合適的樣本,可考慮請私家醫護幫忙,動員去做」。他說,按照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單做咽喉拭子或鼻咽拭子的準確度僅40%至50%,咽喉拭子採樣「要撩到喉嚨椗」,十分不適,醫護採樣亦需以工具壓住舌頭,認為一般市民難以自行採集,若樣本不合適更進一步影響準確度。
曾祈殷又說,大規模檢測出發點好,政府在採樣安排上應「行多一步」,令整件事達到醫護要求及標準,否則「同做show無分別」。
另外,醫學會會長蔡堅昨於港台英文節目《給香港的信》表示,全民檢測需「禁足令」配合,讓接受測試的人在家中等候,直至全民檢測完成,否則難以防止病毒傳播。
(疫情第三波)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