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
問: 一個口罩最多可用多久? 在口罩最內層加一張紙,只換紙不換口罩,
是否可行 ?
答:現時市面出售的口罩都是即棄式,標準用法應是用完即棄,不建議重用。因為處理口罩時,口罩表面的污染物可能下污雙手,增加傳播風險。把使用過的口罩放入密實袋,拿出拿入期間也可能沾污口罩,,增加重用時的風險。
相關系列:【抗疫你要知】由中醫、西醫、運動專家拆解防疫是與非,傳授簡單精確的抗疫日常貼士。
問:網上流傳多種清洗即棄口罩的方式,如以熱水煮、隔水蒸、用漂白水或火酒噴洗,口罩清洗「消毒」後可否重用?
答:不可以。外科口罩的結構有3層,最外層作用是阻隔、’跳」水 ; 第二層
最重要,有過濾病毒的作用,物料、結構各有不同 ; 內層作用則是吸濕,並避免佩戴口罩者的分泌物沾污第二層。用任何方式弄濕口罩,包括隔水蒸或噴灑消毒劑,都會破壞口罩結構,特別是最重要的第二層,從而破壞口罩可阻隔、過濾病毒的功效。
問:用熨斗熱熨或用風筒熱吹口罩,可否達高溫殺毒效果,再重用該
口罩?
答:即棄口罩的設計並不耐熱,受熱過程中微粒或纖維會受到破壞 ,令口罩失去可過濾病毒的功效。
問: 口罩有沒有代替品? 可否自製棉布口罩 ?
答:沒有完全可代替的物品。棉布口罩可阻隔外來飛沫彈到自己的面部或口鼻,但絕非百分百穩妥,亦難以保證帶有病毒的飛沫會否滲透棉布口踢,接觸到皮膚 ; 清潔消毒棉布口罩的過程亦可能沾污雙手及其他地方。
問: 網上流傳有人收集使用過的品罩轉售,因此建議市民用完口罩後把口罩剪爛再棄掉,做法是否可行?
答:不建議市民自行處理口罩,因剪爛的過程中,使用的物件如剪刀、雙手也可能令污染。
資料來源: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股。
專題系列文章
- 「眼紅紅」莫非紅眼症作怪 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高毒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選對標靶治療方法成關鍵 重拾身心健康
- 【解讀肺癌】不吸煙都有肺癌?肺癌也可根治?一文了解肺癌治療新趨勢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