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營養要識】中醫食療:白扁豆改善脾虛

分享此內容:

中醫食療方面,到了夏、秋交界的日子,飲食宜因應四時變化作出調節。若屬天陰多雨的日子,食療養生應以健脾、祛濕為主;到了天氣十分乾燥的日子,才需要配合適度養陰,惟切勿滋陰太過而形成痰阻、濕困的不良後果。在芸芸中藥當中,白扁豆是其中一種較常用於夏秋食療,而又有健脾祛濕功能的藥物。《名醫別錄》記載扁豆性微溫、味甘,有健脾化濕和中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改善因脾虛夾濕而造成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泄瀉,也對於治療夏季或長夏初秋,因傷於暑濕而造成的惡心嘔吐、泄瀉有良好功效。在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記載用扁豆一味中藥煎服,用來治療暑濕吐瀉。

■扁豆淮山茯苓芡實瘦肉湯

(3至4人分量)

材料:白扁豆2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芡實12克、陳皮6克、瘦肉適量

製法:先將瘦肉洗淨,切開汆水,其餘材料浸洗乾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以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1.5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祛濕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aaeb0af7e36364f5003cc77b82f5d299.jpg白扁豆(資料圖片);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aaeb1ea2a6963788e413dcb5e836aed3.jpg茯苓(資料圖片);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aaeb34ba9d739a41bef8fd2aa91bfa01.jpg淮山(資料圖片);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aaeb4bcad56fbd12136100c97a8d77db.jpg陳皮(資料圖片);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