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胃食管反流病(俗稱「胃酸倒流」)在全球非常普遍,現時亞太地區有10%至15%人患有相關疾病,惟藥物不能完全根治。中大研發一款以無線供電的電子支架,透過非入侵方式經口腔植入食道,通過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研發團隊稱,計劃未來6至12個月內改進電子支架原型,期望兩年內可進行人類臨牀研究。
相關閲讀:【胃酸倒流】6個典型症狀:胸口灼熱、反酸、吞嚥不順、喉嚨有異物感、咳嗽、口苦 中醫:飲食不節壓力大肝胃不和
電子支架置入食道 通過電刺激治胃酸倒流
團隊曾於活豬做實驗,發現電子支架可持續提供電刺激,從而有助增加食道下括約肌的壓力,防止胃酸倒流,活豬在進食時亦無出現吞嚥困難。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並已申請美國專利。
非入侵方式 用內窺鏡可取回
參與研發的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陳啟楓稱,以往一些入侵手術如腹腔鏡胃底折疊術及磁環增強術等,存一定感染風險,新研發的無線供電電子支架則可透過特製工具經口腔植入食道,相對風險減少;電子支架可回收,用內窺鏡就能取出,比一般手術安全。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