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朋友問我,醫學院收這麼多尖子,是否尖子將來都是好醫生?也有朋友問我,你們醫學院收生時,怎樣判斷學生畢業後行醫會成為好醫生?
對這兩個問題,我都感到難以作答。原因之一,是醫學院收生門檻高,成績不是上佳的考生只能望門興嘆,成功入讀的事實上全是尖子,要把他們再細分等級作比較,意義不大。原因之二是入學成績,從來不是可賴以預測學生未來成就的水晶球﹕單是看醫學生的表現,不一定可以和他們的入學考試有多少個A掛鈎。
數十年來教學生涯見盡的芸芸學生,小時了了和後發先至的都大不乏人。曾有些入學成績優異的學生,不知是本身就對讀醫興趣不大,還是心有旁騖,進了醫學院後對學業卻提不起勁,成績一落千丈,小部分甚至要轉系甚至退學。反之有些會考成績只是剛剛達標躋身醫學院的同學,入學後卻能發憤圖強,令人刮目相看;有些是愈戰愈勇,大一、大二兩年未見突出,到了高年級時卻脫穎而出,以彪炳成績畢業。
不少良醫求學時曾「肥佬」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