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檢測|逾178.3萬人完成採樣 找到5個具傳染性群組 第三波疫情首現零本地確診 周五起放寬防疫措施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昨(14日)結束,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午(15日)在記者會表示,共有178.3萬人完成採樣,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直接或間接找到最少42宗確診個案。據明報統計,全民檢測最少揭出5個具傳染性的群組,包括大圍交通城及昨日新增的屯門都城餐廳群組。
全民檢測結束 揭出5個具傳染性群組
為期兩星期的全民檢測昨晚已結束,據明報統計,最少揭出5個具傳染性的群組,包括大圍交通城及昨日新增的屯門都城餐廳群組。
據明報資料顯示,截至昨日的32宗新症中,20人感染源頭不明;19人有病徵,於病發前兩天至病發後14天到檢測中心採樣,其中兩人在病發當日採樣。據記者會公布,只有5名有病徵者曾看醫生。截至昨早9時,已有11人出院,包括兩名外傭、任職中藥配藥員的33周孕婦。
32宗新症至少牽涉6個感染群組(見圖),其中5個群組具傳染性。最大的群組為累計13人染疫的大圍交通城,一般而言,病毒數值(Ct value)低於30的患者通常具傳染性,昨新增的6宗全民檢測新症當中,有5宗的Ct value均低過30,涉及3個群組。其中兩個群組涉及於北區派遞的52歲自僱男子及45歲流浮山女文員,他們曾在深水埗聚餐,男子一家三口染疫,文員的公司亦有兩名員工經全民檢測確診。另一群組牽涉屯門都城餐廳,兩夫婦與一名49歲無業男互不相識,但同為餐廳常客。
許樹昌建議醫管局門診增派深喉唾液樣本瓶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全民檢測提供額外途徑予市民驗病毒,找出社區隱形傳播鏈,但揭示私家醫生警覺性不足;另建議醫管局增加可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的普通科門診,並延長時段以方便市民。
第三波疫情首次零本地感染
衛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今日零時,本港新增4宗輸入個案,患者分別從日本、菲律賓、盧旺達及印度抵港,年齡介乎32至43歲。本港至今累計4976宗確診(包括一宗疑似個案)。今日是自7月5日第三波疫情以來首次零本地感染。
周五起放寬防疫措施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緩和,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今宣布,周五(18日)起放寬防疫措施,為期7天至9月24日(下周四);4人限聚令及口罩令則維持。
放寬防疫措施如下:
.延長餐飲業處所堂食時間至凌晨零時
.重開之前未重開的處所,包括酒吧、酒館、浴室、所有公眾娛樂場所如主題樂園和展覽場所、派對房間、卡拉OK、夜總會、泳池。
- 【胃酸倒流】 研究:電子支架經口腔植入食道 以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運動中途暈倒不治 醫生:感異常氣喘作悶頭暈即停運動 勿自行配藥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 全球兩成兒童患濕疹 港大等研究發現有生物製劑可改善基因突變嚴重過敏患者皮膚痕癢病情
- 調查:婦女不運動4大原因 96%未達世衛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標準
- 【結核病】肺癆半年70患者屬3至24歲就學年齡 長期咳嗽、痰帶血及早求醫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 【致敏原】港45%過敏患者對曱甴敏感 第二常見 中大發現7種新致敏原 (附防曱甴滋生方法)
- 21間社區檢測中心、自費核酸、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科興、復必泰二價疫苗等)、隔離設施最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