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進入第二天,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早(2日)於商台節目稱,截至今早8時,共有71.6萬名市民已預約登記檢測。並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首日共有約12.6萬名市民到社區檢測中心採樣。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於全民檢測首日早上到沙田源禾路體育館接受檢測,兩人更幫對方採樣。許樹昌表示過程僅需兩分鐘,「無乜唔舒服」。梁卓偉稱,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即當社區有足夠病毒量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
首日逾2000醫護人員參與採樣 明起增檢測名額
聶德權表示,經評估首日運作及醫療隊伍採集樣本的流程及所需時間等,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部分早前已額滿的檢測中心會有額外名額。他補充,已預約首日參與檢測的市民中,逾九成有到場;至於會否延長全民檢測,會參考近日檢測成效再作決定。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稱,首日有逾2000名醫療人員在141個檢測中心負責採樣,支援人員共有約2400名。

梁卓偉:潛在病毒量一旦足夠 社區傳播一觸即發
梁卓偉稱,現時新型冠狀病毒即時繁殖率已跌至0.5以下,即一個確診者傳染少於半個人,形容「疫情到受控階段」,但仍有擔心,因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他解釋當社區有足夠病毒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另市民亦抗疫疲勞,多了外出。他又稱前日有7宗本地個案,經數學模型推算,社區應有35宗確診,因現時個案應為實際數字五分之一。他說既然有檢測計劃,盼市民多參與,盡量找到隱形傳播鏈。

建議為高危群組進行恆常病毒測試
梁續稱,是否檢測屬個人決定,要尊重每個人考慮,「不是你做了檢測就代表任何東西,或者沒有做就代表某一個取態」。他建議除全民檢測,高危群組尤其老人院職員及院友要做恆常測試。

參與全民檢測市民:採樣過程約5、6分鐘
在其中一個檢測中心沙田源禾路體育館,首日早上8時起已有市民陸續到達,在場外排隊等候檢測。其間有檢測中心職員提醒市民排隊要保持1.5米距離,但部分市民未有理會。體育館入口處設體溫監察站,並提供消毒搓手液,檢測完的市民均獲發一包口罩。22歲大學生曾同學表示,採樣過程約5至6分鐘,其間沒有不適。

他說參與檢測是希望可找出社區隱形病人,即使結果呈陰性也不會聚會,會盡量留家抗疫。對於坊間質疑檢測資料的私隱問題,他認為政府已解釋一個月後會銷毁資料,故沒有擔心。至於有人質疑檢測有「假陽性」風險,他認為衛生署會覆檢陽性樣本,故沒疑惑。67歲陳先生指出,場內每個採樣區起碼有1.5米距離,中間沒有隔板,場內「冷氣好足」,通風好。他表示採咽喉拭子時觸及「吊鐘」,有「少少反胃」,幸他今早特意沒吃早餐。

專題系列文章
- 糖尿病+牙周病 = 惡性循環:控制血糖與牙周治療 告別「糖尿牙」!
- 【食物過敏】由恐懼戒口到自在飲食:3個診治新概念助患者克服過敏
- 甲亢甲減飲食攻略:吃對食物穩住甲狀腺健康營養師教你食得均衡
- 嬰幼兒急性腸胃炎:何時須入院?痊癒後有否後遺症?分辨諾如病毒?
- 【減肥】南瓜熱量比白飯少75% 南瓜減肥法?教你識食秘技兼食譜
- 䟴腳總比久坐好 促進血液循環減膝蓋不適 人搖未必福薄
- 【痛症】 肩夾擊綜合徵?非肩痛元兇 運動重塑肌腱促進康復
- 阿茲海默症非無藥可醫 清除腦內元凶「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
- 健身瘦身要攝取蛋白質 小心高蛋白產品陷阱 增肌不成反致肥傷肝腎
- 血壓愈高腎功能愈壞成惡性循環 腎衰竭不可逆 腎病患者飲食遵5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