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民檢測|9月3日起增加檢測名額 梁卓偉: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 社區傳播仍存隱憂 (附首日檢測情况及流程短片)
【明報專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進入第二天,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早(2日)於商台節目稱,截至今早8時,共有71.6萬名市民已預約登記檢測。並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首日共有約12.6萬名市民到社區檢測中心採樣。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於全民檢測首日早上到沙田源禾路體育館接受檢測,兩人更幫對方採樣。許樹昌表示過程僅需兩分鐘,「無乜唔舒服」。梁卓偉稱,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即當社區有足夠病毒量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
首日逾2000醫護人員參與採樣 明起增檢測名額
聶德權表示,經評估首日運作及醫療隊伍採集樣本的流程及所需時間等,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部分早前已額滿的檢測中心會有額外名額。他補充,已預約首日參與檢測的市民中,逾九成有到場;至於會否延長全民檢測,會參考近日檢測成效再作決定。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稱,首日有逾2000名醫療人員在141個檢測中心負責採樣,支援人員共有約2400名。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今日(9月1日)展開,圖為界限街體育館檢測中心。(李紹昌攝) 梁卓偉:潛在病毒量一旦足夠 社區傳播一觸即發
梁卓偉稱,現時新型冠狀病毒即時繁殖率已跌至0.5以下,即一個確診者傳染少於半個人,形容「疫情到受控階段」,但仍有擔心,因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他解釋當社區有足夠病毒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另市民亦抗疫疲勞,多了外出。他又稱前日有7宗本地個案,經數學模型推算,社區應有35宗確診,因現時個案應為實際數字五分之一。他說既然有檢測計劃,盼市民多參與,盡量找到隱形傳播鏈。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左)、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劉焌陶攝) 建議為高危群組進行恆常病毒測試
梁續稱,是否檢測屬個人決定,要尊重每個人考慮,「不是你做了檢測就代表任何東西,或者沒有做就代表某一個取態」。他建議除全民檢測,高危群組尤其老人院職員及院友要做恆常測試。

特首林鄭月娥(右一)晚上視察荔枝角公園體育館社區檢測中心,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左二)介紹檢測流程。(政府新聞處) 參與全民檢測市民:採樣過程約5、6分鐘
在其中一個檢測中心沙田源禾路體育館,首日早上8時起已有市民陸續到達,在場外排隊等候檢測。其間有檢測中心職員提醒市民排隊要保持1.5米距離,但部分市民未有理會。體育館入口處設體溫監察站,並提供消毒搓手液,檢測完的市民均獲發一包口罩。22歲大學生曾同學表示,採樣過程約5至6分鐘,其間沒有不適。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左)與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右)昨互相採樣。梁稱遲兩日會擔任採樣員,昨為了保障檢測者而做測試,形容是「心安理得」。(讀者提供) 他說參與檢測是希望可找出社區隱形病人,即使結果呈陰性也不會聚會,會盡量留家抗疫。對於坊間質疑檢測資料的私隱問題,他認為政府已解釋一個月後會銷毁資料,故沒有擔心。至於有人質疑檢測有「假陽性」風險,他認為衛生署會覆檢陽性樣本,故沒疑惑。67歲陳先生指出,場內每個採樣區起碼有1.5米距離,中間沒有隔板,場內「冷氣好足」,通風好。他表示採咽喉拭子時觸及「吊鐘」,有「少少反胃」,幸他今早特意沒吃早餐。

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左)與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右)昨互相採樣。許樹昌表示過程快速,只需約2分鐘,「無乜唔舒服」。(讀者提供) - 【新冠疫苗】本港、日本出現接種科興、BioNTech疫苗後死亡個案 許樹昌:三高、吸煙屬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藥劑師:8成過敏反應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附兩款疫苗副作用/禁忌一覽)
- 【新冠肺炎】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爆發 三成患者無病徵 測量師:店內環境密封 污糟空氣內循環 袁國勇:食客擠迫、鮮風不足易短距離空氣傳播
- 【新冠肺炎】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約100人檢疫 料超級傳播疫情續擴大 食客二代傳播波及商場診所醫院律師樓
- 【新冠肺炎】世衛:全球新增確診個案連續6星期下降 本港第四波疫情已受控? 港大孔繁毅:判斷疫苗效用視乎3個情况(附其他國家採用新冠疫苗種類和概况)
- 【新冠疫苗】疫苗有效保護時間待觀察 估計科興疫苗6個月至1年 BioNTech更長 專家料大規模接種後出現變種病毒株 長者或需補種加強劑應對
- 【新冠疫苗】關於選擇新冠病毒疫苗的8個問題 梁卓偉:長期臥牀長者應小心 許樹昌:如曾中風有吞嚥問題不應接種
- 【新冠疫苗】接種科興疫苗和BioNTech疫苗 7大禁忌 專家:疫苗有效率低群體免疫數年才達到(附:疫苗接種途徑和預約流程安排)
- 【新冠疫苗】首100萬劑科興疫苗明到港 臨牀數據有效率五成≠半數人接種有效 5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26日率先啟用 專家:應趁變種病毒未廣泛傳播前接種
- 【新冠肺炎】全球新增確診人數回落逾半 4個因素影響疫情走勢 專家憂「B.1.1.7」變種病毒 不應太快放鬆防疫措施
-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明報專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進入第二天,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早(2日)於商台節目稱,截至今早8時,共有71.6萬名市民已預約登記檢測。並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首日共有約12.6萬名市民到社區檢測中心採樣。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於全民檢測首日早上到沙田源禾路體育館接受檢測,兩人更幫對方採樣。許樹昌表示過程僅需兩分鐘,「無乜唔舒服」。梁卓偉稱,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即當社區有足夠病毒量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
首日逾2000醫護人員參與採樣 明起增檢測名額
聶德權表示,經評估首日運作及醫療隊伍採集樣本的流程及所需時間等,決定由9月3日起增加檢測中心的檢測名額,部分早前已額滿的檢測中心會有額外名額。他補充,已預約首日參與檢測的市民中,逾九成有到場;至於會否延長全民檢測,會參考近日檢測成效再作決定。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稱,首日有逾2000名醫療人員在141個檢測中心負責採樣,支援人員共有約2400名。
梁卓偉:潛在病毒量一旦足夠 社區傳播一觸即發
梁卓偉稱,現時新型冠狀病毒即時繁殖率已跌至0.5以下,即一個確診者傳染少於半個人,形容「疫情到受控階段」,但仍有擔心,因按八達通出行數據,潛在病毒即時繁殖率超過1。他解釋當社區有足夠病毒傳播,隨時可一觸即發,另市民亦抗疫疲勞,多了外出。他又稱前日有7宗本地個案,經數學模型推算,社區應有35宗確診,因現時個案應為實際數字五分之一。他說既然有檢測計劃,盼市民多參與,盡量找到隱形傳播鏈。
建議為高危群組進行恆常病毒測試
梁續稱,是否檢測屬個人決定,要尊重每個人考慮,「不是你做了檢測就代表任何東西,或者沒有做就代表某一個取態」。他建議除全民檢測,高危群組尤其老人院職員及院友要做恆常測試。
參與全民檢測市民:採樣過程約5、6分鐘
在其中一個檢測中心沙田源禾路體育館,首日早上8時起已有市民陸續到達,在場外排隊等候檢測。其間有檢測中心職員提醒市民排隊要保持1.5米距離,但部分市民未有理會。體育館入口處設體溫監察站,並提供消毒搓手液,檢測完的市民均獲發一包口罩。22歲大學生曾同學表示,採樣過程約5至6分鐘,其間沒有不適。
他說參與檢測是希望可找出社區隱形病人,即使結果呈陰性也不會聚會,會盡量留家抗疫。對於坊間質疑檢測資料的私隱問題,他認為政府已解釋一個月後會銷毁資料,故沒有擔心。至於有人質疑檢測有「假陽性」風險,他認為衛生署會覆檢陽性樣本,故沒疑惑。67歲陳先生指出,場內每個採樣區起碼有1.5米距離,中間沒有隔板,場內「冷氣好足」,通風好。他表示採咽喉拭子時觸及「吊鐘」,有「少少反胃」,幸他今早特意沒吃早餐。
- 【新冠疫苗】本港、日本出現接種科興、BioNTech疫苗後死亡個案 許樹昌:三高、吸煙屬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藥劑師:8成過敏反應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附兩款疫苗副作用/禁忌一覽)
- 【新冠肺炎】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爆發 三成患者無病徵 測量師:店內環境密封 污糟空氣內循環 袁國勇:食客擠迫、鮮風不足易短距離空氣傳播
- 【新冠肺炎】K11 MUSEA名潮食館群組約100人檢疫 料超級傳播疫情續擴大 食客二代傳播波及商場診所醫院律師樓
- 【新冠肺炎】世衛:全球新增確診個案連續6星期下降 本港第四波疫情已受控? 港大孔繁毅:判斷疫苗效用視乎3個情况(附其他國家採用新冠疫苗種類和概况)
- 【新冠疫苗】疫苗有效保護時間待觀察 估計科興疫苗6個月至1年 BioNTech更長 專家料大規模接種後出現變種病毒株 長者或需補種加強劑應對
- 【新冠疫苗】關於選擇新冠病毒疫苗的8個問題 梁卓偉:長期臥牀長者應小心 許樹昌:如曾中風有吞嚥問題不應接種
- 【新冠疫苗】接種科興疫苗和BioNTech疫苗 7大禁忌 專家:疫苗有效率低群體免疫數年才達到(附:疫苗接種途徑和預約流程安排)
- 【新冠疫苗】首100萬劑科興疫苗明到港 臨牀數據有效率五成≠半數人接種有效 5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26日率先啟用 專家:應趁變種病毒未廣泛傳播前接種
- 【新冠肺炎】全球新增確診人數回落逾半 4個因素影響疫情走勢 專家憂「B.1.1.7」變種病毒 不應太快放鬆防疫措施
-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