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偵測胎兒染色體異常 早孕期篩檢 保障母嬰健康

分享此內容:

準媽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在懷孕早期接受產檢有助了解胎兒的狀况,減低懷孕期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保障母嬰健康,當中較常見的包括唐氏綜合症(21號染色體數目異常)、愛德華綜合症(18號染色體異常)和巴陶氏綜合症(13號染色體異常)等染色體篩檢。

人體每個細胞均帶有23對染色體,如胚胎的染色體異常,可影響胎兒的生理及智力發展。以唐氏綜合症為例,現時約每600名新生嬰兒便有1名患上此症,而風險會隨懷孕年齡增加而上升,35歲孕婦誕下唐氏綜合症嬰兒的機率為300分之1;至40歲機率會增至100分之1。

及早偵測胎兒染色體異常 早孕期篩檢 保障母嬰健康

相關閲讀:冷藏卵子保懷孕機會  了解「雪卵」五大注意事項  太遲生育增風險


不同孕期篩查唐氏綜合症:OSCAR、NIPT

多種早孕期篩檢可計算出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風險,例如在孕期11至14周前進行的早孕期一站式唐氏綜合症篩查(OSCAR),按孕婦年齡,以超聲波檢查胎兒的頸皮下透明層的厚度,並檢驗孕婦的血液檢查荷爾蒙水平,評估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風險,靈敏度為90%,約有5%機會為假陽性;懷孕10周後則可以選擇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透過抽血檢查,分析血漿內由胎盤釋出的胎兒游離DNA,分析胎兒染色體有否異常。研究結果顯示,NIPT篩查偵測唐氏綜合症的靈敏度超過99%,假陽性的機率少於1%。


相關閲讀:【懷孕準備】遺傳病?高齡生育?慣性流產? 基因檢測有助篩選異常染色體 減遺傳病風險 增受孕機率


染色體檢查屬侵入性 孕婦應與醫生商量

這兩種檢測只作篩查而非直接診斷,如結果呈陽性,醫生或會建議以絨毛膜活檢(從胎盤抽取絨毛細胞組織)或羊膜穿刺術(從孕婦子宮抽取羊水樣本)進一步檢查染色體,但兩者皆屬侵入性,導致流產的機會率為0.5%至1%。相對上,NIPT準確度較高,出現假陽性的機率亦相對低;並能檢測更多罕見的染色體異常。決定檢查方法前,孕婦應與醫生仔細商討篩檢方式及跟進。

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
陳運鵬醫生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