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秋已到,但天氣仍然炎熱,大汗容易令頭髮變得「黐??」,頭皮更長出「暗瘡」,又紅又痕。
《本草綱目》記載黃連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諸瘡必用。網上有偏方建議以黃連煲水,按摩頭瘡患處,稱能消瘡消腫。但有中醫指出,黃連性味苦寒,並非人人合用,體虛的頭瘡患者用後,容易誘發更多頭瘡,內服更會傷脾胃,引致腹瀉。
頭瘡分3種 夏天易爆發
暑濕天,有人頻頻生頭瘡,箇中有何原因?仁濟醫院下葵涌中醫中心註冊中醫戴尉玲表示,夏天為頭瘡爆發的高峰期,因天氣炎熱潮濕,頭部悶熱,汗出不暢,一旦不着重頭部衛生或經常戴帽,邪毒便容易滋長,於頭部皮膚發為頭瘡。她指出,部分頭瘡患者體內濕熱,當外感風邪,如吹冷氣,則會容易引發頭瘡,「內濕加外邪,邪毒就容易發於皮膚」。
戴尉玲表示,頭瘡可分為3種類別:
- 熱毒蘊結型:紅色丘疹,能擠出膿液,有灼熱感及疼痛,不造成脫髮;常於夏天爆發,有口渴、體溫升高的徵狀
- 暑熱浸淫型:紅色丘疹,能擠出膿液,有灼熱感及疼痛,不造成脫髮;伴有面部、背部等其他身體部位的暗瘡問題
- 體虛毒戀、陰虛內熱型:病發以年計算,病因與體質有關,身體虛了,邪氣一直不走,侷在頭部。此類頭瘡為大量紅疹,痕癢及疼痛程度較輕,但傷口反覆發作,破壞頭皮毛囊,引致脫髮
黃連可治熱毒型頭瘡
對付頭瘡,網上有偏方指出,以黃連煲水按摩患處,有助醫治頭瘡。到底黃連是否治頭瘡的良藥?戴尉玲表示,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肝、胃、大腸經,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獲《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她指出,由於黃連具清熱功效,因此對熱毒蘊結型及暑熱浸淫型的頭瘡患者有效。
針對熱毒蘊結型及暑熱浸淫型患者,戴尉玲表示,在臨牀上,中醫多會處方黃連解毒湯,以黃連配搭黃芩、黃柏及梔子,「這藥方清熱瀉火,用以清除全身上下的熱毒」。她指出,兩類型患者口服藥方3至4日後,頭瘡已會漸見好轉,「如果患者使用網上黃連偏方,應該會見到頭瘡的紅腫情况有所改善」。
體虛口服傷脾胃
然而,黃連偏方並非每個頭瘡患者合用。戴尉玲指出,體虛毒戀、陰虛內熱型患者體質虛弱,不宜進食或使用虛寒的食材,否則只會令身體「虛上加虛」,容易誘發更多頭瘡,「外用黃連的壞處有限,但食落肚就要小心,身體本來已經好虛,還要食如此苦寒的中藥,不但傷害脾胃,還會造成肚瀉,經常畏寒」。
部分頭瘡患者除了感到患處灼熱疼痛,亦會難耐痕癢。戴尉玲指出,黃連的止痕功效成疑,因由中醫角度,痕癢與風邪有關,黃連不能祛風,不能從根本治療痕癢。她又提醒,現時流傳的網上偏方只為單味藥,頭瘡病人宜先求診,確定頭瘡類別,對症下藥,「偏方簡單易用,但如果病情複雜,未必奏效,建議頭瘡患者諮詢中醫師,開一些內服中藥及外用湯劑」。
文:鄧安琪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