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嚴重濕疹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有多大呢?讀幼稚園時已患濕疹的黃小姐哭訴最嚴重時「眼都睜唔開」,風吹皮膚亦刺痛,更曾閃過死念。正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黃估計近年花逾50萬元治療及紓緩濕疹,盼獲政府資助。濕疹關注組及香港過敏協會今年10月中至11月對濕疹患者作網上問卷調查,獲216個回覆,六成三認為濕疹開支對經濟「有壓力」及「非常大壓力」。
嚴重濕疹患者:皮膚不斷滲血水 生物製劑治療每針1萬
30歲嚴重濕疹患者黃小姐的面、頸、手腳皮膚滿是濕疹,她數年前在銀行工作壓力大,濕疹惡化,幾乎全部手腳皮膚都未能「埋口」,不斷滲水流血,手指關節伸不直。她當時開始用生物製劑,首個療程8針,約兩周打一針,每針約一萬元,但因未受控,要接受一年療程。她因經常要覆診而轉職保險,前後花近50萬元治療及紓緩,除了用生物製劑,還看中西醫、買潤膚油及潤膚膏,接近用盡收入,無法再負擔兩周一針,唯有相隔長點時間才注射。
相關文章:【濕疹】幼兒濕疹可預防 找出源頭可根治
病童染菌發臭 問母「為何生我」
鄭太的12歲兒子也是嚴重濕疹患者,她形容兒子最嚴重時手腳「爛曬」,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後會發臭,兒子曾一度問她「為何要把我生出來」,讓她十分痛心。其子數月前開始用生物製劑,她形容明顯改善,「現看到成效,濕疹變得穩定,不用影響學習進度,好想可以繼續」。
調查:63%濕疹患者對治療開支有壓力
香港過敏協會主席何學工解釋,濕疹與發炎反應有關,生物製劑可有效抑制細胞激素引發的發炎反應,適用於中重度濕疹成年患者,以及12至17歲青少年患者。濕疹關注組及香港過敏協會今年10月中至11月對濕疹患者作網上問卷調查,獲216個回覆,六成三認為濕疹開支對經濟「有壓力」及「非常大壓力」。165名有提供治濕疹開支的受訪者中,平均每月開支2943.6元。
藥劑師:屬最後一步 難定優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一般治濕疹最後一步才用生物製劑,暫未有研究指生物製劑能令濕疹斷尾。他同意應資助極端嚴重患者用生物製劑,但社會資源有限,且治療癌症的生物製劑都非每款有資助,「究竟應誰人優先?怎樣才代表『嚴重』?這很難劃線,應按個別情况考慮」。
醫管局:設機制定期評估新藥、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資助範圍
醫管局表示重視為所有病人提供適切治療,亦需確保公共資源運用恰當,現設機制定期評估新藥和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資助範圍,會繼續密切留意不同藥物的臨牀醫療和科研實證發展,並聽取病人團體意見。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
-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有發燒、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
- 日本排核污水憂海產有輻射?專家:避吃吞拿魚、比目/金目鯛、貝殼等3類海產 鯖魚較安全
- 【猴痘】再增感染個案 7月至今27宗 25歲男潛伏期內在港有高風險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