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感染在港已演變成風土病,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亦估計新冠疫情6、7月或輕微反彈。他另倡議在港、九及新界3區各設傳染病中心,提供負壓病牀及較佳的實驗室設施,以防疫情再次爆發。另外,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建議政府可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相關閲讀:【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孔繁毅:曾接受器官移植、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難清毒 炎症持續或需集中照顧
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補充,相關患者炎症會持續一段時間,多數須處方3至4周類固醇,痊癒率達七至八成,港大正蒐集相關數據展開研究。
孔繁毅料疫情6、7月輕微反彈 倡設傳染病中心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孔繁毅接受港台專訪稱,第五波疫情結束後6個月,部分患者體內抗體或已降至低水平,料年中疫情或輕微反彈,但料大部分個案病徵輕微。他倡議在港、九及新界設傳染病中心,各提供300至500張負壓病牀、增設實驗室設施,另大幅增加內科病牀及醫護人手等,以防再爆疫。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