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情緒起落中 認清真我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精神健康狀態就像心電圖一樣會起起伏伏,如果心電圖是一路平坦,豈不是活像一個死人?」與抑鬱症搏鬥20年的Susan,學會了接受自己的情緒起落,更學習到如何幫助自己管理情緒。

現在Susan視自己患病的經歷為瑰寶,因為這些經歷讓她更了解自己,也可幫助更多同路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估計共有抑鬱症患者3.5億,但只有不到一半獲得所需治療。事實上,在許多國家,接受正確治療的抑鬱症患者還不到10%。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2位,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正視自己的精神健康,只要願意,其實在你身邊是有很多人可以與你同行,一同走出陰霾。

Susan是從抑鬱病陰霾走出來的過來人之一。她早於1998年出現病徵,但當年她對這病缺乏認識,一直逃避面對。其實20年前,並沒有太多人談論抑鬱症,Susan當時亦認為自己只是情緒低落,又或只是神經衰弱——這是當時比較流行的用語,所以她認為沒有必要尋求任何協助。

嚴格來說,Susan是沒有任何觸發點觸發她患上抑鬱症。她自小已是個完美主義者,凡事對自己要求甚高,很在意別人的想法,當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便會很沮喪。這種完美主義性格驅使她在生活上承受極大壓力。長期累積的壓力,令她的抑鬱病徵慢慢浮現。

張國榮逝世 引起關注情緒病

回想起約20年前患上抑鬱症的初期,Susan認為「不開心」這3個字根本不足以形容她當時的情况。她覺得自己當時好像帶了一副有色的眼鏡,眼前看見的及感受到的都是灰濛濛一片。抑鬱情緒直接影響Susan的生活,她不但覺得身邊人不能明白自己,就連自己也無法理解﹕為何自己常常不開心?為何沒有人明白自己?為何沒有人關心自己?一連串的疑問讓她覺得自己好像與整個世界都斷了連繫。

直至2003年,歌手張國榮墮樓身亡事件引起大眾關注情緒病。Susan亦在此時才開始正視自己的鬱結情緒,她在網上做了有關抑鬱症的問卷,察覺到自己有抑鬱症傾向,當時便決定到公立醫院求醫,而她亦被轉介至精神科接受治療。但那時候的她,除了接受藥物治療外,仍然不覺得自己有需要尋求其他協助。雖然食藥能幫Susan穩定情緒,但這些「好幫手」卻令她又愛又恨,每一次因應病情而要轉藥或試新藥時,都會令她很容易疲倦,嚴重影響工作,而且食藥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令她肥胖,這些都讓Susan不能接受。因此每當情緒稍為好轉,她往往自行停藥,因此,她的狀况變得時好時壞。

結識同路人 學管理情緒

直至抑鬱「爆煲」,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被送到醫院,Susan才驚覺自己要尋求更多協助。在醫生介紹下,她明白到原來除了藥物治療外,亦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自己面對抑鬱情緒。Susan離開了醫院後,被轉介到新生精神康復會旗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服務中心——「安泰軒」繼續接受服務。安泰軒社工透過家訪及與Susan共同制定復元計劃,陪伴她走出抑鬱病的陰霾。加上Susan在安泰軒內認識了很多同路人,令她確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復元的路上並不是孤軍作戰。在這裏,Susan第一次接觸到靜觀及「身心健康行動計劃」,學習如何幫助自己管理情緒。

她坦言在患病初期,雖然得到身邊朋友的鼓勵,但對於他們希望自己可以「凡事看開」、「不要不開心」等鼓勵說話始終沒有太大的感覺。Susan亦閱讀了很多心靈書籍希望可以幫助自己抒解鬱悶,但她只是明白字面上的意思,卻未能成為她的感受。在復元路上,Susan不是要別人把自己從低谷拉出來,而是希望有人陪伴同行,而這正正是她在安泰軒內所感受到。

Susan形容每個人的精神健康狀態就像心電圖一樣會起起伏伏,如果心電圖是一路平坦,豈不是活像一個死人?現在Susan接受了自己的情緒會時起時落的事實,她認為最重要是如何讓自己在起伏中成長,尋找合適自己的方法面對低落情緒。她視自己患病的經歷為瑰寶,因為這些經歷讓她可以更了解自己及幫助更多同路人。

■知多啲

身心靈工作坊 提升精神健康

每個人總會經歷情緒低落的時刻,倘若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影響生活,甚至造成悲劇,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視精神健康的重要。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擁有整全健康不單改善個人的生活質素,正面的情緒對社會更是一個好信息,可減低因病帶來的各樣損失。新生精神康復會過去50年,由復元為本的服務邁向推動身心靈健康,「身心健康行動計劃」是其中一種以實證為本的自我管理情緒方法。

「身心健康行動計劃」(Wellness Recovery Action Plan,簡稱WRAP)是由美國精神健康運動倡導者Mary Ellen Copeland發展一套維持身心健康的系統化工具。運用希望、個人責任、學習、維護自己想法和權利及支援這5項概念,提升參加者的健康管理、計劃實踐及危機處理的意識和能力。參加者學習應付生活中不同的變化,保持積極思想,維持良好的精神健康狀態。研究發現精神病康復者使用了這套工具後,減少或穩定了病徵,增強了希望感、正面思想和自信心。

新生會將於2017年12月舉行身心健康行動計劃WRAP基礎工作坊,有興趣提升身心靈健康的人士可報讀。

詳情:goo.gl/qGojkQ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文:新生精神康復會專業服務經理(社區服務)黃宗保(註冊社工)

圖:RyanKing999、Tomwang112@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85d7d43afdd5259269b0aaf93d5331b5.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85d7ec219700afeebfb0a585ef4ee496.jpg學習接受——要學習接受自己情緒高低起落,尋找方法面對自己低落的情緒。(圖:francescoch@iStockphoto);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