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本港空氣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濃度自前晚起急升,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指出,PM10濃度增加,眼鼻及呼吸道易受即時刺激,引起敏感,而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也較容易發病;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的影響則較長遠,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等風險。鄭提醒公眾,懸浮粒子濃度高時不適宜緩跑或行山等戶外運動,但不至於要完全不外出,建議市民外出考慮戴口罩。

PM10 不易深入肺部深層細胞 避免戶外劇烈工作或運動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則表示,PM10較PM2.5大,不易深入肺部深層細胞,故對肺部影響相對低。除了PM10,PM2.5濃度亦有升高,梁指沙塵暴帶來的PM2.5成分有別於來自工業污染的PM2.5,估計對呼吸系統帶來的影響也較輕。不過,他亦提醒市民在戶外高污染環境要避免劇烈工作或運動,以免增加吸入量及加重身體負擔,誘發心肺問題。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相關閲讀:長期咳嗽逾4星期或與哮喘有關?兒童確診想受控或斷尾 記得做足4件事


N95不宜長戴 宜用前問醫生

至於心肺功能較差的人,特別是哮喘、慢性肺阻病患者,梁子超指長期處於高污染環境亦容易令病情惡化,建議多留家中休息,減少前往高風險環境。他說,倘患者需外出,可考慮佩戴N95口罩,惟這款口罩不宜長期使用,使用前應先諮詢醫生;即使身處室內,也可考慮關閉部分較當風的窗戶,並使用空氣過濾裝置,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


相關閲讀:中風急救與談笑用兵


倡當局提早通知 便戶外工作者

香港多區空氣PM10濃度前日(12日)晚上開始升高,環保署周日早上7時發稿稱,預測部分空氣質素監測站同日稍後時間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風險級別會達至「嚴重」水平。梁子超認為,如當局能盡早通知市民,對需長期戶外工作的人較好,但他估計沙塵暴氣流由北方來到南方,廣州等地先於香港受影響,故兩地提示時間不一樣。鄭志文則認為,環保署一直公布的空氣健康指數已能提醒市民。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