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空氣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濃度自前晚起急升,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指出,PM10濃度增加,眼鼻及呼吸道易受即時刺激,引起敏感,而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也較容易發病;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的影響則較長遠,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等風險。鄭提醒公眾,懸浮粒子濃度高時不適宜緩跑或行山等戶外運動,但不至於要完全不外出,建議市民外出考慮戴口罩。
PM10 不易深入肺部深層細胞 避免戶外劇烈工作或運動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則表示,PM10較PM2.5大,不易深入肺部深層細胞,故對肺部影響相對低。除了PM10,PM2.5濃度亦有升高,梁指沙塵暴帶來的PM2.5成分有別於來自工業污染的PM2.5,估計對呼吸系統帶來的影響也較輕。不過,他亦提醒市民在戶外高污染環境要避免劇烈工作或運動,以免增加吸入量及加重身體負擔,誘發心肺問題。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