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科興新冠病毒疫苗於上月26日開打,相隔28日後,首批市民可於本周接種第二劑,而BioNTech疫苗最快下月起可打第二劑。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表示,長者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的免疫反應較第一劑強,其中56歲或以上的人接種第二劑BioNTech疫苗後,有約11%出現發燒,比率較第一劑的1.4%高近7倍(見表)。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決定接種新冠疫苗前要知道的7個問題 保護性、副作用?孕婦、濕疹、哮喘患者不宜接種?
56歲或以上打第二劑BioNTech 發燒率高首劑7倍
崔俊明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18至59歲的人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後,肌肉痛、頭痛等全身的免疫反應較少;60歲或以上的人,接種第二劑後不論是局部還是全身的免疫反應,都比接種第一劑時多。
接種BioNTech方面,崔俊明指年長的人會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其中56歲或以上者,接種第二劑後感到疲倦、頭痛及肌肉痛的比例較高,例如接種首劑時有34%的人感疲倦,至第二劑時比例增至51%;出現發燒的比率升幅最高,由打第一劑時有1.4%的人發燒,升至第二劑的近11%,即增加近7倍。16至55歲的人接種兩劑後,發燒比率由4%增加3倍至16%。
崔又稱,如接種者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相信其接種後免疫反應不及健康的人般強烈。不過,他提醒即使是相對年輕的群組,發燒比率最高達16%,並非人人接種後都會發燒,未必全部接種者都要請假休息。
許樹昌:整體副作用輕微短暫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第二針屬補充劑,會再刺激免疫系統,反應會較厲害,出現副作用的比例會較第一針高,但整體反應輕微及短暫。
許又稱,接種者可按個人情况或需要,決定打第二針後需否請半日假。他說,如市民接種第一針後出現風癩、呼吸困難或嘴唇腫等嚴重副作用,不宜打第二針,建議可諮詢過敏科醫生,了解清楚對什麼過敏及可否改接種其他疫苗。
何栢良籲勿太緊張 免惹身體反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說,近日不適送院個案中,部分人出現血壓高、呼吸急速及手腳麻痺等,他呼籲市民接種時不要太緊張,平常心對待,若變得情緒化,容易引起身體的反應。
專題系列文章
- 甲亢甲減飲食攻略:吃對食物穩住甲狀腺健康營養師教你食得均衡
- 睇牙科X光網上短片 港大: 4類內容錯處逐個捉
- 辟穀斷食非人人適合 患肝、腎、心血管病者不宜 少食細嚼更利瘦身健康
- 【女性癌症】乳癌、子宮頸癌 癌症篩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 提升治癒率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阿茲海默症非無藥可醫 清除腦內元凶「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
- 乳癌關注月 提高警覺預防乳癌 早識別、早介入 提升治癒率
- 腦下垂體瘤早期無徵狀?注意視野模糊、收窄 腦瘤影響荷爾蒙分泌嚴重可致命
- 【養生秘訣】 堅持日日運動成習慣 勿過勞忌單一 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