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明報專訊】科興新冠病毒疫苗於上月26日開打,相隔28日後,首批市民可於本周接種第二劑,而BioNTech疫苗最快下月起可打第二劑。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表示,長者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的免疫反應較第一劑強,其中56歲或以上的人接種第二劑BioNTech疫苗後,有約11%出現發燒,比率較第一劑的1.4%高近7倍(見表)。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明報製圖)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決定接種新冠疫苗前要知道的7個問題 保護性、副作用?孕婦、濕疹、哮喘患者不宜接種?
56歲或以上打第二劑BioNTech 發燒率高首劑7倍
崔俊明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18至59歲的人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後,肌肉痛、頭痛等全身的免疫反應較少;60歲或以上的人,接種第二劑後不論是局部還是全身的免疫反應,都比接種第一劑時多。
接種BioNTech方面,崔俊明指年長的人會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其中56歲或以上者,接種第二劑後感到疲倦、頭痛及肌肉痛的比例較高,例如接種首劑時有34%的人感疲倦,至第二劑時比例增至51%;出現發燒的比率升幅最高,由打第一劑時有1.4%的人發燒,升至第二劑的近11%,即增加近7倍。16至55歲的人接種兩劑後,發燒比率由4%增加3倍至16%。
崔又稱,如接種者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相信其接種後免疫反應不及健康的人般強烈。不過,他提醒即使是相對年輕的群組,發燒比率最高達16%,並非人人接種後都會發燒,未必全部接種者都要請假休息。

(明報製圖) 許樹昌:整體副作用輕微短暫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第二針屬補充劑,會再刺激免疫系統,反應會較厲害,出現副作用的比例會較第一針高,但整體反應輕微及短暫。
許又稱,接種者可按個人情况或需要,決定打第二針後需否請半日假。他說,如市民接種第一針後出現風癩、呼吸困難或嘴唇腫等嚴重副作用,不宜打第二針,建議可諮詢過敏科醫生,了解清楚對什麼過敏及可否改接種其他疫苗。
何栢良籲勿太緊張 免惹身體反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說,近日不適送院個案中,部分人出現血壓高、呼吸急速及手腳麻痺等,他呼籲市民接種時不要太緊張,平常心對待,若變得情緒化,容易引起身體的反應。
- 春天潮濕易攰?木棉花袪濕清熱解毒?中醫提醒3類人士不適宜食用木棉花
- 新咳?舊咳?咳嗽成因多 咳不停元兇 支氣管擴張(醫學滿東華)
- 【新冠疫苗】牛津-阿斯利康、強生疫苗同採用腺病毒載體技術 許樹昌:不排除血栓同樣出現 附:6款新冠疫苗比較
- 本港胃癌存活率僅四至五成 7個胃癌高危因素 注意幽門螺旋桿菌致胃部長期發炎
- 【骨折】手腕「舟骨」骨折病徵不明顯 手腕僵硬難活動
-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 生、熟蛋白哪種易被人體吸收?雞蛋可以減肥?蛋黃顏色愈深愈有營養?營養師拆解4個關於雞蛋迷思
-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肆虐 加上抗疫疲勞 亞洲多國疫情反彈 印度菲律賓孟加拉確診急升
- 嬰兒出生後感染新冠病毒 醫生:身體免疫反應可製造抗體 中大:3歲下患者逾四成無病徵 倡幼兒驗糞截隱形傳播
- 戶外運動 背着烈日保平衡(運動處方)
【明報專訊】科興新冠病毒疫苗於上月26日開打,相隔28日後,首批市民可於本周接種第二劑,而BioNTech疫苗最快下月起可打第二劑。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表示,長者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的免疫反應較第一劑強,其中56歲或以上的人接種第二劑BioNTech疫苗後,有約11%出現發燒,比率較第一劑的1.4%高近7倍(見表)。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決定接種新冠疫苗前要知道的7個問題 保護性、副作用?孕婦、濕疹、哮喘患者不宜接種?
56歲或以上打第二劑BioNTech 發燒率高首劑7倍
崔俊明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稱,18至59歲的人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後,肌肉痛、頭痛等全身的免疫反應較少;60歲或以上的人,接種第二劑後不論是局部還是全身的免疫反應,都比接種第一劑時多。
接種BioNTech方面,崔俊明指年長的人會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其中56歲或以上者,接種第二劑後感到疲倦、頭痛及肌肉痛的比例較高,例如接種首劑時有34%的人感疲倦,至第二劑時比例增至51%;出現發燒的比率升幅最高,由打第一劑時有1.4%的人發燒,升至第二劑的近11%,即增加近7倍。16至55歲的人接種兩劑後,發燒比率由4%增加3倍至16%。
崔又稱,如接種者本身有免疫系統疾病,相信其接種後免疫反應不及健康的人般強烈。不過,他提醒即使是相對年輕的群組,發燒比率最高達16%,並非人人接種後都會發燒,未必全部接種者都要請假休息。
許樹昌:整體副作用輕微短暫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第二針屬補充劑,會再刺激免疫系統,反應會較厲害,出現副作用的比例會較第一針高,但整體反應輕微及短暫。
許又稱,接種者可按個人情况或需要,決定打第二針後需否請半日假。他說,如市民接種第一針後出現風癩、呼吸困難或嘴唇腫等嚴重副作用,不宜打第二針,建議可諮詢過敏科醫生,了解清楚對什麼過敏及可否改接種其他疫苗。
何栢良籲勿太緊張 免惹身體反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說,近日不適送院個案中,部分人出現血壓高、呼吸急速及手腳麻痺等,他呼籲市民接種時不要太緊張,平常心對待,若變得情緒化,容易引起身體的反應。
- 春天潮濕易攰?木棉花袪濕清熱解毒?中醫提醒3類人士不適宜食用木棉花
- 新咳?舊咳?咳嗽成因多 咳不停元兇 支氣管擴張(醫學滿東華)
- 【新冠疫苗】牛津-阿斯利康、強生疫苗同採用腺病毒載體技術 許樹昌:不排除血栓同樣出現 附:6款新冠疫苗比較
- 本港胃癌存活率僅四至五成 7個胃癌高危因素 注意幽門螺旋桿菌致胃部長期發炎
- 【骨折】手腕「舟骨」骨折病徵不明顯 手腕僵硬難活動
-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 生、熟蛋白哪種易被人體吸收?雞蛋可以減肥?蛋黃顏色愈深愈有營養?營養師拆解4個關於雞蛋迷思
-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肆虐 加上抗疫疲勞 亞洲多國疫情反彈 印度菲律賓孟加拉確診急升
- 嬰兒出生後感染新冠病毒 醫生:身體免疫反應可製造抗體 中大:3歲下患者逾四成無病徵 倡幼兒驗糞截隱形傳播
- 戶外運動 背着烈日保平衡(運動處方)